郭躍宏 崔英春
抓好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是各級黨組織的重要責任。近年來,大慶油田第三采油廠黨委積極探索黨員干部“八小時之外”管理監督新途徑,拿出新舉措,取得新效果。
一、落實五大責任,形成“八小時之外”監督合力
廠黨委把推進“八小時之外”監督,作為落實“兩個責任”的一項重要舉措,著力探索構建黨委、紀委、支部、社會、個人“五位一體”的立體監督網絡。
強化黨委主體監督責任。2017年12月廠黨委出臺《黨員干部“八小時之外”活動監督實施意見及細則》。把“八小時之外”監督列入表單化管理和廠礦隊三級日常監督,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考核,推動落實責任。
完善紀委專責監督責任。2017年在廠全面恢復設立紀檢委員209人,開展“四清三查兩提升”基本功訓練,梳理成8大類20項內容27條標準的日常監督程序,對涉紀涉法重點風險人防控“包保”,關口前移,增加覆蓋面,增強防控力。
靠實黨支部日常監督責任。建立黨支部防控“責任制”,開展支部書記、支委、黨小組長三級交叉防控和跨支部聯合防控,將工作“八小時之外”違規違紀風險降到最低。2019年以來,共核查解決各類“八小時之外”事項400余次。開設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總結157篇優秀監督案例。
履行家庭社區跟進監督責任。與社區聯合開展廉潔教育活動,建立一張家庭聯系卡、寫給家屬一封信、幫助家庭算好經濟、政治、名譽、家庭、親情、自由、健康等“七筆賬”。1100余名員工家屬簽訂監督承諾,消除“監督空當”。
落實個人自我監督責任。組織開展“八小時之外”志愿服務、健康運動、讀書征文、五日進軍營等十余類正面行為指引,整理20方面73條不當言行,編制《圖誡黨員干部負面言行》手冊,下發基層宣傳學習。
二、完善五項機制,優化“八小時之外”監督環境
完善學習教育機制,發揮警示作用。組織紀檢委員送廉潔教育下基層,宣講酒駕醉駕和黃賭毒危害,共82場次,受教育達3309人。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參觀警示教育基地、推出“薩北清風”“薩北微媒”公眾號平臺等形式,開展經常性提醒教育,力求通過“八小時之內”教育影響約束“八小時之外”行為。
完善個人報告機制,發揮防范作用。黨員干部對婚喪喜慶、因私外出等個人重要事項要及時報告,主動接受監督。單位就事假、病假等情況及時確認,就苗頭傾向問題及時家訪溝通。開發黨員干部個人信息平臺,對重點對象和科級以上干部建庫、立檔,全面掌握。
完善談心談話機制,發揮“助推器”作用。探索形成“五清楚、五必談”談話機制。即:家庭情況清、性格愛好清、主要訴求清、社會關系清、健康狀況清;“五必談”,即人員調入集中談、情緒波動立即談、考核處分深入談、家庭變動酌情談、苗頭傾向及時談,對“八小時之外”風險打好“預防針”。2019年以來,各級組織開展談話1972人次,苗頭傾向性問題得到及時防控。
完善監督運行機制,發揮“過篩子”作用。在采取“四不兩直”、明察暗訪等傳統監督手段基礎上,創新“互聯網+監督”方式,探索建立問題信息電子檔案、網絡監督舉報、曝光欄,構建“線上+線下”監督平臺。針對酒駕醉駕、勞動紀律問題上升趨勢,先后修訂《廠交通安全管理規定》《廠員工考勤管理辦法》《廠員工請銷假管理辦法》等制度,推廣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電子考勤,配備酒精測試儀對駕駛員出車前進行酒精含量測試,全廠減存遏增效果初步顯現。
完善考核追責機制,發揮震懾作用。廠黨委將“八小時之外”行為與日常考核、年度兌現、評先選優等真掛鉤、硬考核。2019年對“八小時之外”相關問題進行季度過程考核9次,對11名黨員干部進行了責任追究,扣減2個單位班子成員的年度兌現,對“八小時之外”發案較多的11個礦大隊取消年度評優資格。特別是2019年對近3年來開展違法違紀員工涉法涉訴期間管理情況專項調查,對39名黨員干部追究責任,整治“不為癥”,治療“拖延癥”。
三、把握好四種關系,確保“八小時之外”監督實效
把握好點與面的關系。“八小時之外”監督,作為對黨員干部的全天候體檢,要點面結合,以點帶面,既要瞄得準,又要掃得全。要抓住重要節點、緊盯關鍵少數、聚焦突出問題,找準病灶痛點精準落點、重點盯防,努力提高監督的“穿透性”,形成突破性經驗。與此同時,還要把“八小時內外”聯系起來、黨內黨外結合起來、工作圈和社會圈銜接起來,注重教育預防、談心談話、規范流程,廣“撒網”做全科式“掃描”,通過點的突破,帶動面上整體推進。
把握好冷與熱的關系。“八小時之外”監督,是新時代新課題,既要“冷”下來,做理性長遠的謀劃,又要“熱”起來,以正能量、主旋律占領黨員干部思想“主陣地”。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理性的深度與可行的角度,設計“八小時之外”監督制度、方法流程、配套措施等機制體系,并嚴格按照黨員干部風險等級分類管理,潑涼水、急剎車、亮紅燈、出紅牌,以嚴格的監督形成不敢的震懾力。要通過嚴格的組織生活、健康向上的個人業余生活及社會活動,占領八小時以外的陣地。
把握好度與界的關系。“八小時之外”監督,監督的是黨員干部的社會生活行為。在實施監督的著力程度上、問題線索的衡量尺度上,要仔細斟酌比量,以防操之過度,觸犯法律邊界,對個人正常生活造成困擾。要綜合考量公權力和私權利、監督對象和監督事項、當前形勢和現實危害等因素,因人而異、因事施策,既不能對違紀苗頭或現象視而不見、姑息放縱,也不能簡單搞“一刀切”“一邊兒齊”。
把握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八小時之外”監督,是“八小時之內”監督的延伸,對實踐中已經積累的很多好傳統、好經驗,要注意傳承應用,同時,作為當前黨員干部監督的新課題,這項工作又具有復雜性、隱蔽性和分散性強,需要借助互聯網、大數據、自媒體等新手段,研究新方法,開發新平臺,凝聚新力量,與新時代接軌,確保監督取得實效。
(作者單位:大慶油田第三采油廠)
責任編輯/劉淑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