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李殿錄
摘 要: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發展。林業產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國生態環境得以改善。然而,目前,在林木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方面尚存在些許問題。在本文中,首先對林木良種基地建設的效果和林木種質資源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做好林木種質資源與強化良種基地建設和管理的措施進行了研究與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林木種質資源;良種基地;建設與管理
所謂林木種質資源,實際上就是說林木可以被繁殖的部位在實驗室內,通過采取先進技術對其遺傳材料進行創造,其具有良好的遺傳多樣性,對于林業發展的促進有著重要作用。在對人工林進行培育的時候,采取林木良種措施能夠使林木的成活率及其成材率得以有效提升。在本文中,重點研究與探討了林木種質資源與良種基地建設和管理的相關措施,以期能夠促進林業后期良好的發展。
一、林木良種基地建設的效果和林木種質資源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林木良種的選育和基地建設
從我國總體上來看,林木良種發展時間大致是從20世紀50年代起步的,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起步階段,時間是20世紀50年代,在選育樹種的時候主要是松樹、核桃樹以及楊樹等為經濟林與造林的樹種,其中,效果最好的當屬楊樹;全面發展階段,時間是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產生了一些優秀的林木種質資源;林木種質資源收集與保存時期,時間為20世紀90年代開始,此時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對林木種質資源的保存中心庫進行了建設。
(二)林木種質資源存在的問題
通常來說,林業建設有著較長的周期,經濟效益也不是立即就能產生的,如果在林業發展期間,政府宣傳力度不足,就會使得很多民眾對于林木種質資源缺乏有力的保護,甚至存在亂砍濫發的問題。除此之外,國家在資源保護平臺方面尚不完善,公眾對于生物多樣性缺乏正確地認識與了解,也缺乏完善的標準。同時,在林木種質資源的保護方面,缺乏足夠的資金與人才,各項制度等也不夠先進,再加上一些瀕臨滅絕的物種,其有著較差的繁殖能力,假設相關專業工作人員缺乏,保護力度不夠,會致使物種滅絕加速的問題產生。
二、做好林木種植資源與強化良種基地建設和管理的措施
(一)針對林木良種方面增加相應的補貼
林木良種的經濟價值主要是通過木材來對經濟效益進行獲取。并且,林業良種所產生的生態效益相比于經濟效益來說,是更高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良種基地的建設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是比較低的,不管是何種個體或者是企業憑自身力量是難以對其建設進行有效支撐的,需要借助政府宏觀調節來使良種基地的持續健康發展得以保證。現階段,在我國,已有部分省份在良種生產差價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出資,這對于我國林業發展的推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并且也是市場經濟規律要求地體現。
(二)對相關的政策法規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
良種能夠在經濟、生態與社會效益上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因此,需要對良種苗類進行明確的規定,對于生態造林與工程造林方面,均需要對良種壯苗進行科學合理選取,反之就需要做出相對應的懲罰。還需要對良種生產、研究與推廣相關的政策進行研究與制定,對于良種的價格方面應該適當放開,從而使良種基地建設能夠富有生命活力,同時,需要對良種的控制力度進行加大,從而使良種生產與買賣通道的合法化得以真正保證。
(三)對良種基地建設機制進行加強
采取有效措施,對資金的浪費情況進行避免,對資金進行科學合理地應用與管理,并對林木種苗的管理工作進行切實規范;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對基礎設施進行一定的建設,并對建設面積進行適當擴大,使其能夠與造林規劃以及良種改良水平相符合;對科學技術與先進的設備進行應用來對林木良種化發展進行加快,對抗逆性品種進行一定的研究,對綜合評定指標進行合理確定,與林木生長狀態相結合來對具有抗逆性的品種進行培育;通過對信息技術進行應用來使種子發芽率得以有效提升,促使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得以提高,避免成本增加問題產生;對于林木良種基地來說,需要對技術優勢進行充分發揮,充分把省級、市級、縣級基地相融合,使其能夠成為一個共同體,從而使利益能夠實現最大限度的提升。
(四)對市場進行有效規范
需要對種苗管理與行政執法管理及監督工作進行切實加強,實際工作開展期間要遵法守法,對管理力度進行加大,做好種苗生產到經營所涉及到的各個環節的質量管控工作。林木的種苗生產工作應該由各級林業部門進行安排,經營應該是具備經營許可證的相關部門來承擔,從而使種子的遺傳品質及其質量得以真正確保。通常來說,普通苗木的生產與經營可以由具有生產、經營資質的個體或者是企業來承擔。通過對苗木的質量進行不斷提升,使個體或者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能力得以不斷提高,從而實現資源合理優化配置,實現林業發展的有效促進。
(五)對林木良種的培育技術與推廣進行不斷完善
對各個不同的林木樹種特點進行切實的掌握與了解,科學合理地安排其培育工作,適時開展灌溉,并對枝葉進行適當的修剪,從而使良種能夠得以更好地生長。同時,需要對良種的營養補給工作進行安排,科學合理地進行施肥,在林木快速生長的階段中應該對相關配料的施加工作進行做好。并且,對于林木還需要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進行做好,對樹木整體的生長情況進行定期地檢查,如果發現其存在問題應該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對其進行有效處理。
(六)將林木良種培育基地的管理工作做好
與培育基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科學分析管理好林木良種,對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統進行建設,與林木良種基地的位置、培育目的、使用范圍等因素相結合來劃分良種,并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應用來做好良種檔案的管理工作。對林木良種培育基地的建設要不斷地強化,促使林木良種生產繁育能力得以不斷提升,對于生產繁育供應銷售一系列的體系應該不斷加強,對于林木良種的采集、加工、驗收以及儲存等各方面的工作進行加強。此外,為了能夠使一些重點項目以及建林擴林的需要得以滿足,還需要對保障性苗園進行一定的建設。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我國在林木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采取各方面的措施來實現林木種質資源與良種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不斷促進林業生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濱,姜志輝.淺談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的保障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7):194.
[2]王玉玲,解孝滿,韓彪,等.林木種質資源設施保護中的問題與思考[J].山東林業科技,2013,43(3):107-109.
[3]徐鳴.淺議我國林木良種發展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J].種子科技,2018(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