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森林可持續經營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基本途徑,是保障和促進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推進現代林業體系建設,是在可持續經營基礎上建立的科學管理體系,是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有力保障。
關鍵詞:現代林業體系;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
一、推進現代林業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探索新的森林經營模式,調整林區經濟結構,促進后備資源快速增長,增加林業職工和農民收入,生態環境出現好轉,全面建設生態林業,推進現代林業體系建設意義重大。
(一)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
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是現今人類的共同主題。習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曾講到;“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時下建設生態文明已成為林業建設的迫切要求。
(二)加快新農村生產發展的重要內容
森林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改善農村生產環境,發揮著獨特效能。積極推進現代林業體系建設,改變以生產木材為主的傳統林業經營,加強森林培育與保護,不斷發展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林地經濟等新興林業產業,是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村生產發展的重要內容。
(三)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必然選擇
森林具有調節氣候、凈化大氣、保持水土、吸附塵埃、減輕噪音、防災減災等功能,是最大的“碳儲庫”,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發揮著獨一無二、首當其沖的作用。隨著三北防護林建設的不斷推進、黑龍江、大興安嶺等林區全面禁伐、中幼林撫育力度不斷加大等,都是充分發揮森林效能的良好舉措。科學定位林業主體功能,全面加強林業體系建設,是可持續經營的必然選擇。
二、現代林業體系建設與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內在聯系
森林可持續經營是指通過現實和潛在森林生態系統的科學管理、合理經營、維持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和活力,維護生物多樣性及其生態過程,以此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森林產品及其環境服務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進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推進現代林業體系建設,正是在此基礎上建立的科學管理體系,以此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經營。
依據森林資源狀況和社會、經濟、自然條件以及現行的林業政策、現實經營措施,使森林達到結構合理、生態良好、功能完備、物種豐富、健康穩定,使森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得到充分發揮,是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提高森林經營效果的有效途徑和手段,是實現林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堅實基礎。推進現代林業體系建設正是實現這一堅實基礎的有力保障。
三、確保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有效舉措
(一)建立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工作體系
一是制定完善的管理規劃。將全縣國有林場及林業站的資源現狀按照江河源頭、公路、鐵路兩側、水庫周圍、生態脆弱帶等不同區位劃分保護等級及管理類型區,按照發揮生態系統整體功能的原則,分類經營,重在生態建設,圍繞生態建設這一主線,開展森林經營活動,確保可持續經營的貫徹落實。二是建立高效的管理隊伍。建立一支素質高、作風硬、技術精的森林資源經營管理隊伍;廣泛開展技能培訓,使每名職工都能全面掌握經營要領,獲得技術支撐;實施正確科學管理,將全新的經營方略正確推廣,科學實施,切實實現可持續經營的目的。三是政府應加大投資力度。對森林實施有效培育與保護,加強生態建設,政府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以解決林業自身面臨資金不足的困境。
(二)建立林地經濟發展管理工作體系
根據清原縣林地經濟目前發展現狀,應著重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一是合理規劃林下經濟。按照一溝一坡集中規劃發展項目,統一經營管理;按照不同立地條件側重規劃發展項目,重點經營管理。二是科學規劃職工發展項目。根據職工不同意愿,大力支持職工發展的自營經濟項目,拿出專項資金用于扶持,聘請專業人才給予指導,打通銷售渠道,切實使職工受益。三是強化機構建設。加強部門職能,細化工作內容,充實部門力量,配備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全面加強管理、技術及銷售服務,形成林地經濟發展的堅實保障。
(三)建立森林認證管理工作體系
國有清原滿族自治縣是全國森林認證制度試點縣,開展森林認證制度試點工作,對保護森林生態環境、發揮森林綜合效益、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是調整林業產業結構,轉變林業發展方式,合理利用生態資源,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目前,國有清原滿族自治縣在國有林場范圍內推進森林經營認證及非木質林產品認證,建立森林認證管理體系已迫在眉睫。一是建立完善的森林認證工作制度。應設立森林認證管理機構,加強領導與監督,規范管理參與認證的經營單位,推進森林認證高效開展。二是加強能力建設。應全面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引領認證工作科學發展。應采用不同的宣傳載體進行廣泛宣傳,提高林業職工及社會民眾的認識,提高全民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三是建立完善的標識管理制度。應建立專門的標識管理機構,負責標識的申請、發放與管理。建議由政府制定嚴格地地方法規,對認證單位及認證產品實施有效保護。
四、結束語
推進現代林業體系建設,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最終將使后備森林資源快速增長,生態環境出現良性循環,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得到有效加強,林產品的有效供給、林業職工和農民的收入均得到增加。群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得到加強,林業管理措施得到完善,林區群眾得以安居樂業。
作者簡介:畢金忠(1973-)女,本科,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人,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可持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