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鳳
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一種機械波來進行腎臟或輸尿管結石的破碎,從而幫助人體更好的順利排出結石。體外沖擊手術中所采用的一種機械波具有光學、聲學以及力學一些性質。比如在生活中,人們比較的沖擊波有雷暴、鞭稍甩出的脆響、超音速飛行的戰斗機等。實施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比較類似于利用沖擊波進行“隔山打牛”,先利用X線或者超聲在體外定位結石,從而確保發出的沖擊波能夠精準定位在結石之上,通常利用沖擊波來對結石不斷進行打擊,使得結石能夠層層剝離,破碎成更小塊,最終能夠變成細微的粉末狀物質,從而更有利于腎結石或者輸尿管結石的排出。
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有著非常多的優勢,比如手術操作方便,造成的創傷小,不需要進行麻醉,患者恢復比較快,手術費用也比較低。但這一手術本身也有著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只適合0.4至0.8cm的結石破碎治療,如果結石比較大,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很難將其完全破碎,即使能夠破碎,剩余的結石碎塊也比較大,在排出過程中,經過輸尿管,容易造成輸尿管急性梗阻,嚴重損傷患者腎功能。并且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不能多次使用,在國際醫學界,針對于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實施有一個規范,即針對于同一部位的結石,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治療不能超過三次,并且在兩次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之間,需要至少間隔一周以上的實踐。患者在接受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治療時,不應僅僅關注手術碎石的效果,更要關注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對腎臟的影響,一旦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不規范,那么對于腎臟帶來的傷害遠遠要大于結石對身體的傷害。比如如果頻繁的接受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治療,將會導致人體組織受損,腎臟小血管會破裂出血,容易引發腎破裂和腎衰竭,嚴重時還會導致整個腎臟“報廢掉”。二是由于實施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對技術與經驗有著較高要求,一旦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操作不規范,患者很容易患上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疾病,其中患上糖尿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4倍,患有高血壓的風險會增加50%。這是因為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在實際進行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沖擊波很有可能對分泌胰島素的胰島造成一定的沖擊損傷,因此更容易誘發糖尿病,劇烈的沖擊波震動對腎臟的傷害,則是誘發高血壓重要因素。與此同時,頻繁的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還會導致輸尿管出現僵硬和瘢痕,在碎石受沖擊的部位及鄰近組織,在手術早期,會出現腫脹、血腫等問題,并且接受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的次數越多,這種傷害也就越深,到了后期,還會出現組織粘連、輸尿管僵硬及瘢痕形成,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除此之外,值得說明的一點是,實施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后并不代表結石馬上就能破碎排出,還需要做好術后的全面輔助護理,才能順利將結石排出體外。很多時候,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只能利用沖擊波移動一下結石的位置,方便結石更好的排出,或者是改變石頭的整體性,將結石破碎成更小塊,化整為零,便于患者自己向外排出結石。并且有時僅僅進行一次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無法將結石破碎干凈,后續還需要經過第二次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該手術只是削減結石的體積,將體積大的結石粉碎成體積小的顆粒狀結石,但這些碎石顆粒仍可能停留在原來部位,或者是從比較危險的從梗阻位置轉移到其他相對寬敞的位置,因此在手術后,仍需要加強手術護理,配合輔助排石方法,才能夠使得結石能夠順利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并且整個排石的過程也有著一定的不確定性,時間有長有短,因人而異,大多數患者一般在2周以內就可以將體內的結石排出,但也有少部分患者需要在3周左右的時間才能將體內破碎的結石排出體外。
一是注意觀察患者術后狀態,一些患者在接受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后仍會感到疼痛,這是因此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產生的沖擊波對泌尿系統造成了一定的輕微損傷,也有可能是碎石邊緣尖銳的形狀在排出過程中帶來的剮蹭導致患者感到腎臟或輸尿管絞痛,因此需要密切觀察患者是否有血尿問題,如果必要可遵循醫囑為患者服用一些止疼藥物,減輕患者痛苦。
二是要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靜養的環境,保持病室內通風順暢,溫度濕度適宜,更有助于患者術后康復。
三是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后最重要的就是排石,因此要引導患者多飲水、多排尿,并且還可以口服一些排石藥物,能夠促進輸尿管蠕動,有效增強尿流產生的沖刷力,從而在尿液的推動下順利的排石。
四是在排石過程中,患者通常會感到輸尿管疼痛,因此可以引導患者服用一些解痙藥物,從而減少碎石顆粒對輸尿管管壁的摩擦與阻力,幫助患者更好的進行排石。
五是注意引導患者作一些適當的跳躍運動,利用碎石顆粒的自身重力作用讓結石更好的剝離排除,比如爬樓梯,跳繩,打羽毛球等等。
六是做好飲食護理,患者飲食應選擇清淡易消化事物為主,不宜吃高脂肪、油膩、過咸、過甜食物,以免增加腎臟負擔,更容易患上高血壓與糖尿病。要多吃蔬菜水果,但注意少吃富含草酸的水果蔬菜,比如菠菜、芹菜、甜菜、橘子等,少吃容易增加尿酸鹽、黃嘌呤的食物,比如花生、豆角、動物內臟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