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羅靜?魏忠科
摘 要: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工作對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其重視程度。本文從分析林業生態環境的發展現狀入手,提出了當前我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幾點改善策略,希望對我國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森林資源;環境保護
林業是我國重要的生態資源之一,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林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現如今,我國雖已開始逐漸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但仍然有部分不利條件限制著生態環境的優化發展,因此,林業部門需從實際出發,結合當今林業生態環境發展現狀,對其采取改善措施。
一、林業生態環境發展現狀
(一)森林資源貧乏
根據我國當前林業資源發展的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著森林資源貧乏的特點,由于我國的人口基數大,而森林資源又嚴重不足,使得我國人均森林資源面積僅僅是全球人均面積的1/4,由此可見,森林資源的貧乏,嚴重制約了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的開展。
(二)缺少制度保障
現階段,我國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中嚴重缺乏制度保障,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森林資源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犧牲,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而社會各方面對其重視程度不高,使林業在近些年一直在遭受著某種程度上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從實際情況出發,相關部門應完善其制度保障,否則,仍然會有亂砍亂發的現象再次發生。
(三)缺乏環保意識
在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林業部門仍然不具備環保意識,這使得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的開展十分艱難,我國的生態建設具有起步晚、發展慢的特點,和歐美國家比起來仍缺少環保體系和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使得具體工作的開展缺乏保障,工作效率低下。
(四)建設工作不足
建設工作不足是我國現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重要問題,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部分地區的人民過分注重經濟建設而忽略了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導致我國森林資源大幅度減少,人們普遍缺乏環保意識還嚴重影響了森林中的生物多樣性,不利于生態環境的和諧穩定。另外,在對森林造成嚴重的傷害后,人們并沒有建立起責任感,及時對森林進行修復,使得森林受到了人為因素永久性的嚴重破壞,打破了當地林業的生態平衡,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對策
(一)擴大林業建設投資
當前,我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水平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足夠的資金和技術支持。與發達國家的林業建設和養護技術相比,我國林業技術和管理經驗還存在一些不足,影響了實際的森林保護和建設效果。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重點加強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增加資金投入,加快林業建設技術的發展,幫助林業資源得到保護和恢復。還要根據各地森林破壞的實際情況確定投資重點,將破壞程度較大的地區一并列入重點修復范圍。森林生態環境建設包括多種影響因素和多個環節,為了今后可持續建設與可持續恢復的順利開展,需要工作人員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以便更有效的維護當地的生態環境。
(二)完善林業生態保護體系
客觀地說,在現階段,我國在林業生態保護體系的方面仍然沒有做到進一步完善,因此,林業部門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各地林業發展的特殊情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規范人們的行為。法律是對所有集體和個人利益與財產的保護,它是所有集體和個人行為的準繩,當前,我國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必須進一步滲透到法律層面,應在各個地區實現全面的普及,并嚴格執行。尤其是對破壞嚴重的區域,要多部門聯動,嚴厲打擊各類森林資源破壞行為,還要進行廣泛宣傳教育工作,使其充分地認識到林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同時,還有必要完善監督制度,林業資源保護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落實責任到個人。從領導到各級工作人員,必須明確各自的職責,從而保障林業資源的健康發展。另外,肆意破壞林業資源的背后是市場經濟的巨大推動力,政府應結合林業資源分配的特點,在不同地區實施不同程度的政策抵制,增加對木材資源技術研發的投入,并強化其輔助價值。進一步加強引導市場開發各種對于木材新材料的替代品,從客觀上減少市場對于林業資源的過度依賴。
(三)樹立正確地生態環境意識
跟以往相比,我國的部分群眾已經開始加強對生態環境方面保護的意識,一些年輕人也在逐漸投身到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工作當中來,對于森林資源亂砍亂伐和肆意破壞的現象已經明顯減少。可是在一部分經濟水平不高、信息技術不發達的地方,人們仍然對環境保護認識的不夠。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深入到人民群眾當中去,加強對林業生態保護的宣傳教育,普及群眾的生態環境意識,提高群眾的參與度。除此之外,也可以引進國內外先進經驗,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使其與當地林業發展相適應,從而提高我國對于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水平。
(四)加強對林業的建設管理
在加強對林業建設與管理方面,各地林業部門可采取設立自然保護區,將當地珍貴的野生動植物保護起來,維護當地的生態平衡。這種方法能夠將森林有效的保護起來,既能豐富森林中的生物多樣性,還能保證森林資源不再受到亂砍亂伐、亂捕亂獵的破壞行為發生。因此各級政府需大力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對其進行專門的培訓,讓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自然保護區進行科學的維護,確保生態環境與建設工作的高效開展,為我國的林業資源進一步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落實生態發展觀,加強開展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工作已迫在眉睫,政府部門也需進一步加強對其重視程度,加大資金方面的投入,并建立完善的保護制度,林業部門也需加強對外的環保宣傳,呼吁大家投身環境保護與建設事業,從而使得我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得到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關月,韓雨絲,王斌.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問題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4,26(22):72-73.
[2]王玉萍.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策略的探討[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9,(9):195.
作者簡介:張羅靜(1977—)女,本科學歷,工程師,現從事林業規劃、設計、專項調查及林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