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生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單一計劃經濟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經營管理需求。因此,供銷社企業在其日常經營中將統計、會計、業務三種核算進行系統化管理,以科學計量方式,充分挖掘三者內在職能,進而以有效方式開展各項經濟活動,提高供銷社企業的服務質量。
關鍵詞:供銷社企業;統計會計業務;三種核算;結合問題
供銷社企業中統計、會計、業務各部門作為實行核算的職能性管理部門,能夠以其勞動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因此,在完成常規工作同時,要以現代化管理手段協助供銷社企業合理聚集調配閑散人員,有效調整相關工作,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獲取較高的社會價值奠定一定基礎。
一、供銷社企業統計會計業務三種核算結合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統計、會計、業務部門在供銷社企業中“畫地為牢”,僅以自身職責開展相關工作。以專業性勞動落實各項職責,但在現階段已經無法滿足供銷社企業現代化戰略發展的實際需求,其主要表現為:
(一)缺乏完善的統計與會計基礎性工作
現階段統計、會計、業務部門的主要問題是因指標口徑不同,使得在處理同類指標與需求時無法采用統一含義開展相關工作。例如,在統計報表與財會報表中,針對“商品購進總值”與“財會購進總值”其在應用中就存在較大差異。主要區別在于,商品購進總值在統計報表中體現為其自身的金額,而在財會報表中則需要加入后續費用而構成總額,除此之外,通過整理統計報表與財會報表發現,針對購進數量而言也有一定差異,商品購進量在統計報表中所體現的即是其在購進時的原始數量,而在財會報表中體現的是企業確定實收數額。不僅如此,在實際商品銷售過程中統計、會計、業務三者核算名詞所包含與表達的內容也各不相同,而這也加大企業工作難度。
(二)工作形式過于傳統固化
在供銷社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統計、會計、業務部門仍沿用傳統報表進行事后反映,而針對戰略目標制定缺乏前瞻性。現階段,供銷社企業沒有正確認知的科學計量的實際價值,在其經營決策中未重視現代化技術應用,僅憑原有經驗積累開展相關工作,使得統計會計部門的職能潛力無法得到充分發揮,而缺乏正確認知不僅局限企業的發展,還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三)在日常經營中忽略企業經營管理核心
在缺乏目的、無序步驟的工作中,無法充分發揮三種核算的總體效能,而這也局限企業的經營與發展。現階段,供銷社企業僅以匯總資料、登錄報表等方式開展相關工作,而過于淺顯的工作無法發揮三種核算的實際效能,也無法對現階段企業的經濟活動做出有效分析。
二、供銷社企業統計會計業務三種核算結合的實施方式
(一)充分發揮統計作用結合會計業務記錄事實
將統計、會計、業務三種核算進行協調和統一,其中充分發揮統計的實際作用,以協調方式開展各項工作,而這也是企業在其日常工作中三種核算的實際意義。統計工作的特點在于其所涉獵范圍較廣、積累內容較多,能夠綜合實際事實進行記錄與分析。通過深入研究探索經濟活動中相關數據所展現的規律性,為企業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反饋內容。而會計與業務主要以輔助統計工作的開展為前提,三者結合能夠充分發揮職能,改變原有“各自為政”的固化情況,充分發揮統計作用結合會計業務記錄事實,以監督、核算總體現象為主,統籌謀劃開展各項工作。而會計與業務工作則監督與核算單項事件,通過三者結合進行深入研究,以匯總性方法分析供銷社企業的經濟活動。計劃經濟的開展與準確的統計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因此,做好統計工作能夠發揮其總體監督作用,不僅能夠真切反映企業發展的總體情況,還能夠通過會計與業務監督與細化各項工作。
(二)共用經濟核算指標提高信息數據準確性
三種核算結合不僅能夠統一經濟指標還能夠提升供銷社企業在其日常經營中所開展經濟活動的信息交流數據的精確性與實效性,保證經濟效益。統計、會計、業務在實質上都是對“量”的核算,而核算指標即是直接反饋在企業戰略目標經濟核算中,通過各項報表展現。為提高三種核算準確性,應當在實際指導工作中進行實質要求,通過統一內容對客觀現象進行直接反饋。例如,為保證在經營活動中各項商品的用途,改變財會報表中原有“商品購進總量”指標,展現實際購入量,應當計算商品損耗,通過統一口徑對其實際流向進行確定,為供銷社企業日后制定發展目標及戰略規劃提供準確參考。其次,還應當統一商品金額,以“商品購進總值”口徑為主單列運費,在財務報表中反映商品購進總值,提高準確性。除此之外,重點圈注以自營為主的商品流轉指標,通過對其范圍的確定與限定,在附表中單列代替經營指標,使得各部門在掌握相關渠道時能夠對自身情況做出系統性認知。最后,統計、會計、業務三種核算的結合應當以統一商品所有權為主要工作,以共用經濟核算指標提高信息數據準確性,以有效備注方式標注未付款或未提貨商品,滿足其在實際經營過程中的分配問題。
(三)提高同期會計業務核算水平適應新需求
三種核算的協調與統一能推動供銷社企業提升自身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以有效戰略方案的規劃與經營開展任務性指導工作,提升經營戰略決策的可靠性與可操作性。除此之外,在執行供銷社企業的經營計劃措施時,以實現“提速增效”為發展目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只有不斷提高統計、會計、業務三種核算專業能力與技術水平,才能保證其適應現代化管理及經濟活動。社會活動的復雜性充分體現在經濟活動中,而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經濟管理與技術已經發生較大變化,而三種核算協調統一也是大勢所趨,只有不斷提高統計、會計、業務水平,才能以良好的管理方式適應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以提高同期會計業務核算水平適應新需求,將其滲透到經濟領域的各個層面,以信息技術為操作平臺提高三種核算的工作效率。
三、結束語
以現代化、規范化、系統化制定協調與發展的總目標,以供銷社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為前提開展各項工作。三種核算的協調與統一能夠為供銷社企業管理者決策提供合理參考,以有效的協調方法提高供銷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耿國輝.對基層出版單位統計、會計、業務核算結合問題的探討[J].出版經濟,2001(05):24-26.
[2]楊繼紅.論供銷社企業統計會計業務三種核算結合問題[J].商業研究,1991(12):31-33.
[3]吳士勇.統計核算與業務核算[J].統計與決策,1985(0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