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峰
摘 要:我國傳統支柱經濟產業之一即農業,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及進步,人們在農業產品上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溫飽的水平,人們需要高品質的農業產品才能滿足其更高層次的需求。在這個社會發展形勢下出現了有機農業種植理念。本文主要是分析有機農業種植以及傳統種植的區別,探討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方法以及相關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關鍵詞: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方法;措施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肥、農藥、轉基因種子、添加劑等,主要依賴先進的種植方式,肥料也選擇綠肥、有機肥,并且會應用生物、物理原理來對雜草和蟲害進行控制,即先進的農業技術。相比于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有機農業技術能夠形成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保證生物以及物質循環的同時也能夠提升農產品的品質,提高其中的營養元素的豐富性,也能夠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有機農業技術和傳統農業技術的區別以及有機農業技術發展情況
相比于傳統技術,有機農業技術的優勢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有機農業技術進行種植時選擇的方式為輪流作業、間隔作業,能夠有利于農業生態體系多樣性的發展;二是有機農業來可以選擇作物秸稈還田的方法來種植,有助于農業養分的循環;三是有機農業會將生態體系周邊的有機物質充分利用;四是有機農業加強了在養分方面的管理,有機結合養殖業以及種植業。且在有機種植技術中選擇的肥料包含四種品種:達到有機農業生產標準,經過高溫發酵不具有害處的肥料;成分天然的礦物質肥;包含微生物的生物菌肥;葉面施肥。以上均是和傳統農業技術的差別,可以保證生態系統的循環,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擴展國內外市場是必然的方向,在食品行業更應發揮其有機技術的優勢,不斷創新~改革傳統模式,同時有機食品屬于治理農業污染最好的方法,目前我國有機產品已經得到大眾的認同,如大米、蔬菜、茶葉等,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二、有機農業種植技術的方法
(一)具備基礎的農業產品種植環境及條件
目前,種植有機農業產品都需要針對基礎條件例如種植環境、應用水源等進行有機環境檢測,在經過相關單位科學檢測之后才能確保在種植環境和基礎條件當中不殘留有農藥或是出現化學物質污染等情況,以防在種植過程中會因生物正常循環降低有機農業產品的品質。
(二)選取高品質的有機農業產品種子、種苗
在開展有機農業產品種植時需要確保品種的品質,在種植環境當中才能有更好地適應能力,選擇品種時應當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氣候特征來選擇,有機種植的前提時降低生物制劑的使用率,則要求其種子或是種苗在病蟲害方面具備自身的抵抗能力,才能夠保證其自愈性以及活性。在有機農業種植中進行播種前都先篩選種子,減少不合格種子的應用,必要時提前育苗,確保種子的成活率,
(三)有機農業技術種植方式多樣化
農業種植方法種植方式包括輪作、立體種植等,有機農業種植在土壤方面具有較高的要求,部分種植區域的土壤環境在開始階段無法滿足有機產品的條件,因此對土壤環境進行改良會選擇作物輪種的方式,才能夠提升土壤的肥力以及通透性,再進行土壤監測,評估有機種植條件是否達到要求在進行產品種植。完成種植后及時移除作物殘莖、根等物質,盡可能減少次年種植過程中引起病蟲害的機率。有機種植方式和傳統種植的產品產量不同,還可以選擇作物套種的方法來展開立體種植,對種植收益具有提升的效果,還可以降低病蟲害的機率,目前立體養殖技術在多個領域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
(四)有機農業種植中的施肥技術
有機農業種植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就是施肥環節,選取的肥料包含生物菌肥、各類有機肥料其中禁止使用人工化學合成肥料,因此通常會選擇人畜糞便、秸稈肥料、制作微生物酵素等,可以提升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利于作物生長的需求,其中生物有機肥料應用最為廣泛。在種植產品前進行土壤翻耕需要保證底肥的使用,才能夠滿足在生長初期產品對肥料的需求,在生長到一定階段后需要進行追肥、有機葉面肥。
三、在有機農業種植技術中應用病蟲害防治技術
(一)物理防治技術
有機農業種植需要達到作物自然生長規律的要求,種植過程中需要控制好種植的密度,才能讓生長的環境符合作物實際生長的需求,結束作物種植周期之后需要及時整理種植區域,以免殘莖出現腐敗,滋生病蟲害蟲卵。進行作物種植過程中,針對病蟲害的防治,種植人員可以選擇防蟲網覆蓋技術,通過人工方法來切斷病蟲害的傳播途徑,也可以應用燈光誘殺技術,大多數害蟲的趨光性都比較明顯,在夜間可通過誘蟲燈來滅殺害蟲,能夠降低種植環境中害蟲的數量。
(二)生物防治技術
目前在有機農業中應用比較廣泛地病蟲害防治技術之一即生物防治,在自然界中害蟲也有天敵,一些害蟲會危害到農作物的生長,而它的天敵能夠捕殺害蟲,還不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例如在對玉米螟蟲進行生物防治時可以應用赤眼蜂。
(三)農業防治技術
農業防治技術主要是利用作物自身的抵抗性選擇相關措施來對病蟲害的發展進行控制,其具有三種具體措施,一是結合種植條件、購買者的習慣來選擇防治種類,選擇抗性強的且能夠預防多種病蟲害的作物,但轉基因蔬菜種類除外。二是為了增加蔬菜本身的抗性,采用能夠破壞害蟲生活作息的防治技術,例如,嫁接、間作等。三是進行深挖松土,在冬天進行松土能夠有效殺死害蟲。
四、結束語
有機農業的發展對我國農業經濟效益具有提升的作用,還能夠提升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但是,在目前的形勢下想要更好地發展有機農業需要在維持好生態平衡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有機農業種植技術,保護好生態資源的同時,將有機農業思想理念以及生產方式相結合,才能夠實現有機農業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愛東.淺談有機農業蔬菜的種植技術ul新農村,2013,(10).
[2]馮偉瑞.有機農業蔬菜的種植技術u1l魅力中國,2013,(23).[3]蘇慧俠.淺析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方法和措施[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8):70.
[4]李學岐.有機農業種植技術體系對生產技術的要求[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7(1):74.
[5]施鴻鑫,黃燕.淺析政府在有機農業發展中的作用[C]//“杭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品牌建設論壇”論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