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西作為我國蠶桑產業發展較大的區域之一,在蠶繭產量以及生絲產量上一直位列全國前茅。隨著對蠶桑產業布局的不斷優化和調整,蠶桑產業的發展已經不斷步入正軌,并且更加具備合理性。但若是想在蠶桑產業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就更應當對目前的蠶桑技術進行更新和完善,并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推廣范圍。在實際推廣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推廣蠶桑技術時還存在著較多問題亟待解決,針對這些問題分析并找出有效的改善對策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蠶桑;技術推廣;對策
蠶桑產業作為農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展開技術推廣也是各級部門重點研究內容。在進行技術推廣的過程中難免需要示范或者對蠶桑技術進行簡單的培訓,這樣才能確保蠶桑技術能夠得到快速且有效的傳播。而在2019廣西蠶桑產業創新團隊在柳州召開了關于高效蠶桑生產技術培訓班。在這之中有較多專家對高效省力的蠶桑生產技術進行了培訓,并且對后續工作展開了詳細部署。這正是為蠶桑技術的推廣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蠶桑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技服務體系不夠完善
從長遠的農業發展以及技術角度來看,在蠶桑技術推廣工作中必須具備完善且健全的農技服務體系。在蠶桑養殖過程中是否具備完善的農技服務會直接影響到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以及養殖效果。但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還是有部分地區由于農技服務不到位并且缺乏資金與技術支持。這就會造成養殖戶在蠶桑養殖的過程中投入大量成本,但在高成本且經濟收益不明的情況下,養殖戶是很難對這項全新的養殖技術表露出較高的興趣的。
(二)蠶桑養殖技術仍有提升空間
養殖技術的高低決定了蠶桑技術推廣的難易程度。如果要做到將蠶桑技術進行全面推廣,就必須要有完善的蠶桑養殖體系和專業的團隊作為基本保障。在不斷對本地的蠶桑養殖技術進行創新和完善的同時還要確保養殖技術的專業性。在許多地區開展蠶桑技術推廣的過程中,會出現養殖技術不具備較強的權威性,導致養殖戶無法認同此種養殖技術,從而導致推廣工作難以開展。
除此之外許多傳統的桑蠶養殖戶由于過分依賴自身養殖經驗,所以在接受到新的養殖方式時并無法順利接受并對養殖技術進行改善,也導致了桑蠶養殖技術無法得到較好的推廣。
(三)缺少專業型人才
在蠶桑養殖技術推廣的過程中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缺少專業人才以及資金,缺少這兩項核心內容會嚴重影響到桑蠶技術的創新與完善,進而影響桑蠶技術的推廣工作。所以為了蠶桑養殖技術研究能夠長期開展下去,則需要從各地引進專業型人才以及建設研究團隊,確保能夠在以往的養殖技術基礎上進行創新。
例如在廣西地區就專門建立了廣西桑蠶產業創新團隊,并且建立了相應的蠶桑生產技術培訓班,這些方式都有利于蠶桑技術的推廣。
二、如果針對性解決蠶桑技術推廣中的問題
(一)為專業性人才提供基本保障
若要想蠶桑技術推廣達到較好的效果,必須要讓蠶桑技術通過相關的權威認證。廣西在蠶桑養殖技術方面已經卓有成效,并且整套養殖技術較為完善。所以除了要做到將養殖技術進行全方位的推廣,更應當注重完善當前的技術體系,并對團隊內的專業人員給予相應的保障。
近年來廣西地區主要是針對桑蠶養殖技術進行推廣,隨著桑蠶養殖技術團隊的擴大對于專業性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加。可以通過加強與各研究所和學校之間的聯系,進行針對性地人才培養和輸出。
(二)推廣手段多樣化
多數地區在進行桑蠶養殖時都是使用單一的飼養方式,這種方式雖然能夠使養殖戶獲得一定的收益,但是無法將桑蠶養殖的經濟效益達到最大。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就需要打破養殖戶原有的、較為單一的養殖技術。
而為了達成上述突破單一的養殖技術的目的,就需要采用多樣化的蠶桑養殖技術。首先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快速傳播特性,建立相應的技術推廣網站,例如廣西地區所建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站網站”,通過提供專門的推廣宣傳渠道,確保技術推廣覆蓋面積進一步擴大。
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將最新的養殖技術傳播給群眾,還可以組織線下活動,鼓勵養殖戶參與技術培訓會、多咨詢蠶桑養殖相關的技術,避免因為養殖不當而產生經濟損失。
(三)增加資金投入
蠶桑養殖技術從研發創新、創新再到投入使用,其中每一個步驟都無法離開金錢的支撐,更何況農業技術創新本就是一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才能創造成效的項目。正因如此,進行技術推廣更是無法離開對資金的投入和利用。相關部門以及推廣團隊要合理運用資金以及對各項環節的投入,確保增加資金投入之后能夠獲得較好的推廣效果。同時要與桑蠶養殖戶之間構建良好的關系,定期開展技術交流培訓會,通過增強彼此之間對于桑蠶養殖技術的交流來完成技術創新,同時又能夠獲得較好的技術推廣效果。
除了借助政府部門的幫助之外,還應當注重企業所蘊含的力量。通過與企業和學校之間建立合作關系,讓企業為校內專業性人才提供實驗場地及資金;又或者可以讓學校在接受了資金幫助的基礎上為企業傳輸專業性人才,同時做好蠶桑技術推廣工作。這樣不但能夠讓養殖戶了解到新型養殖技術的優勢,還能夠讓群眾自發投入進技術推廣中來。
例如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總站與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總站,與河池學院、廣西時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部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搭建“廣西蠶桑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和“廣西現代蠶桑高質量發展試驗示范基地”平臺,只有結合多方資源優勢,才能夠有效提高蠶桑養殖的經濟效益,從而為蠶桑養殖技術的推廣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經濟結構與企業競爭都較為復雜和激烈。為了適應這種發展形勢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對蠶桑技術推廣進行創新,才能夠提高蠶桑產業在當前環境中的經濟效應。蠶桑產業作為傳統經濟項目之一,發展歷史較為悠久,若是想在技術創新以及推廣方面進行突破,就必須加強資金以及人力的投入。只有找出當前蠶桑技術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才能使蠶桑技術推廣工作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羅正宏.蠶桑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02):34-35.
[2]周啟仙.蠶桑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南方農業,2019,13(08):121-122.
[3]王仁信.蠶桑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0,32(01):24-25.
[4]黃其耀.蠶桑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技服務,2017,34(07):183-184.
作者簡介:黎成肯(1969-)男,廣西柳州市人,大專學歷,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新技術試驗示范和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