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躍躍
摘要:中職教育是培養職業人才的重要教育體系,在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職課程教育需要在課程教學中大力弘揚并踐行“工匠精神”,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為“中國制造”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含義
一般意義上認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極致的態度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也包括精湛的技藝和技能,嚴謹細致、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以及對職業的認同與責任等方面。但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隨著當今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為促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工匠精神”除了具有一般意義上工匠這個職業本身的精神內涵,還被賦予了新的責任與內涵。
(一)追求卓越的精益求精精神
“工匠精神”的最基礎原則要求是對待工作追求精益求精的態度。簡單來說,精益求精就是追求完美,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為工作理念,從本質上來講精益求精也是基礎的職業道德品質。
(二)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基石,是推動國家繁榮進步的動力源泉。世界經濟國際化的深入發展與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加劇了各民族思想和文化交流與碰撞。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個行業的從業者都要勇于打破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慣性思維,具備勇于創新的工匠精神。
(三)奉行愛崗敬業奉獻精神
只有熱愛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高度認同自身的工作和職業價值,才會將精力與熱情投放到工作崗位上,才能打造出所處行業最優質的產品與服務。縱覽古今,卓越的工匠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都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他們在工作時專心研究、心無旁騖、嚴謹細致,追求精益求精、勇于創新,因此才創造出別人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
二、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工匠精神”的培養路徑
(一)重視融入“工匠精神”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計算機課程比較枯燥、乏味,尤其是計算機理論知識內容專業且抽象,如果不注意教學方法,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中職學生學習基礎相對比較弱,因此中職教師更需要重視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工匠精神”的產生,多出于工匠對某一項職業的興趣與熱愛,有了這個前提,工匠才會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地研究,堅持精益求精、刻苦鉆研的態度,創造出無與倫比的卓越產品。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如果對工作崗位缺乏熱情與興趣,就不會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也就很難做出顯著的成就。因此,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理念,以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為目的,利用計算機學科優勢,引進先進的、新穎的教學方法。
(二)革新中職計算機教學理念,融入工匠精神
培養中職學生的“工匠精神”對學生的學習與未來的就業,以及就業后的職業生涯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意義。但目前中職計算機課程教育仍遵循傳統的教學理念,在課程教學中,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仍是課程的教授重點,缺乏對學生“工匠精神”的教育與培養。因此,為加強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中職計算機教師應革新教學理念,在計算機課程教學過程中,改變以教授專業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將“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學活動,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嚴謹細致、精益求精、專注負責的態度。
(三)完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滲透“工匠精神”
為了在教學過程中持續滲透“工匠精神”,加強對中職學生“工匠精神”的教育與培養,中職計算機教師應重視教學方法的完善與創新,不斷引入新穎的、先進的教學模式,優化和充實現有的計算機課程教學方法。例如,可采用合作教學方式,自1994年斯蒂芬·羅賓斯首次提出了“團隊”的概念,在這之后十年里,“團隊合作”的理念影響全球。團隊合作能力被眾多公司、企業認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現在很多暢銷產品都是以項目的形式通過項目團隊成員合作完成的。因此,中職課程教學應重視團隊合作教學方式,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中職計算機教師可以利用團隊合作,設置各種計算機教學活動。可以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組成任務小組,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完成教師設置的工作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訓練學生認識自己在團隊中承擔的任務與責任,明白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單打獨斗”是無法完成整個工作任務的。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也可以嘗試運用任務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新穎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工匠精神”。
(四)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增強溝通與交流
中職學校的課程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技術崗位。所以,教學過程不僅需要依靠課堂理論知識教學,還要重視實踐教學,“工匠精神”的培養也是如此。在這一點上,可以采用校企聯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走進企業進行參觀學習,從中觀察企業的實際工作情況,直觀地感受“工匠精神”在實際工作場景中的重要性;或是定期聘請企業的專業人才走進學校,結合企業的實際工作情況,向學生分析、講解“工匠精神”對工作質量的重要作用。也可以進一步加大校企的合作力度,讓學生能夠提前走入企業進行實習,提前了解未來的工作環境與工作內容,在實際工作中培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愛崗敬業的“工匠精神”。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培養,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專業技術能力,還能促進學生自身軟技能的發展,對學生未來的就業與職業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職計算機教師需要在計算機課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教學理念,完善課程教學方法,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為學生未來的就業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任華昌.淺談校園網絡的安全問題及防御思路[J].數碼世界,2019(29).
[2]鄭良辰.基于校園網的網絡安全構建研究[J].科學與信息化,2018(83).
[3]韓日鵬.學校網絡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措施探討[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