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娟 王玲 王潔
腹腔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具有創口小、出血少、預后好的特點,目前其在各種疾病臨床治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推廣能夠減少手術對患者身體機能的損傷,更加符合現代醫療改革的要求。但是及時是微創手術也會存在一定的手術風險,需要患者配合臨床診療工作,這就需要通過加強臨床護理干預措施[2]。文章主要針對手術室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100例醫院婦科收治行擇期腹腔鏡手術患者。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3~75歲,平均為(46.8±9.2)歲。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1~72歲,平均為(45.6±8.7)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腔鏡手術適用證且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常規手術室護理模式,觀察組則采取手術室護理路徑模式,具體措施為:①術前評估:術前確定患者的一般資料和臨床資料,同時到病房與患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進一步確定各方面的信息無誤之后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首先擬定臨床路徑表,并由護士長對量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調整;術前協助患者做好各種檢查,并介紹腹腔鏡技術的優勢,提高患者的信心;②術中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首先做好患者的安撫工作,同時建立靜脈通道注射阿托品,確定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且麻醉起效之后即可開始手術;術中做好保暖措施,輸血輸液前進行加溫處理,避免術中低體溫;遮蓋好不必要暴露的部位,保護患者的隱私權;手術結束后幫助患者整理衣服并擦拭污染物;將患者送往病房時并做好交接工作;③術后護理:術后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警惕有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排氣之后可以食用流質食物,并逐漸過渡到半流質食物和普食。為患者和家屬講解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注意事項,協助患者調整體位。術后密切觀察引流液顏色與性質。盡早開展康復訓練,定期更換敷料,加強衛生管理。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手術室護理滿意度的差異。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手術室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手術室護理滿意度差異 (n,%)
微創手術雖然能夠減小手術帶來的損傷,但并不是完全沒有風險的,因此還需要加強臨床護理干預[3]。手術室護理路徑是通過貫徹落實以人為本思想,以患者需求為主,通過給予患者全面的護理措施,在護理過程中加強心理護理和隱私保護,為患者提供更加鐵心的服務。術前需要做好臨床護理路徑表,并進一步分析表中的問題,提高護理的針對性[4]。術中需要做好保暖措施,減少術中風險的發生。術后則需要加強疼痛管理、衛生管理和飲食指導,促使患者盡早下床活動,能夠減少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促使患者早期出院[5-6]。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通過手術室護理路徑的實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路徑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有助于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
[1]石妍妍.手術室護理路徑在婦科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0):226-227.
[2]鄧美珍.手術室護理路徑在婦科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8,(16):82-84.
[3]馮志君,鄭永紅.手術室護理路徑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6):162-163.
[4]張忠蘭.手術室護理路徑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7,4(31):136-137.
[5]秦瑩.研究手術室護理路徑在婦科腹腔鏡手術護理中應用的臨床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2):90.
[6]王小靜.手術室護理配合路徑在婦科腔鏡手術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21(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