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燈具Sanctuary,名字取義精神之所,引申為光的避難所,靈感源于法國建筑理論家Etienne-Louis Boullée在1783年為牛頓設計的不可實現的紀念碑。
關鍵詞:治愈、安全
劉瀟,2017年創立個人工作室和設計品牌THESHAW,旨在運用日常的材料和極致工藝,以現代視角,在設計、構思中塑造新風格,以自由、極簡為主旨敘述產品的精神性和藝術性。www.theshawstudio.com
全球設計師、藝術家們針對疫情推出的作品當中有沒有印象深刻的,或是對你創作有所啟發的作品?
藝術領域是發現有藝術家在用AR作畫,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很新奇。如果是拋開藝術領域,大眾中所出現的印象深刻的作品是一個大學生用一個玩具車來接收外賣,這種智能化的普及應用,給我很欣喜的感覺。
對于新的材料和色彩,你有哪些觀察和研究?中國原創設計中有哪些關于色彩、材料的突出表現?
我其實不太關注趨勢,我是更傾向自我表達。其實我感覺目前的新材料研究已經夠多,但是能把新材料運用到普及民用的設計上很少,新材料始終還是大眾不太能接受的價格,比如環保材料。由于這次疫情,對于材料的突破我個人感覺會更加受影響,但是個人認為環保材料普及民用一定是近兩年的走向。
中國原創設計在國際市場上有哪些突出的設計特色?
中國這些年興起了很多以東方為主線的設計,我個人認為“東方”這個詞有一種非常玄幻的感覺,它和哲學思想脫離不了關系,但年輕設計師已經不拘泥于傳統意義上的東方了,所以新的中國設計應是一種不追隨國際潮流的,一種特有的氣場,它不拘泥于特定材質和工藝,而是一種切身體會,更加偏向純粹性的一種特色。對于中國設計師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不是一個人的努力,是整個行業的努力。
當下的全球困境對未來的產品設計會有哪些影響?未來的產品/工業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和條件?
我覺得也許現在是設計師和工廠可以更好磨合的時候,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工廠大的訂單受影響,會去接受一些小的訂單,那在這樣的時候,我們這些年輕設計師就無形中有了很多機會。關于設計師的素質其實我認為,每個人有不同的直覺,這些直覺會帶你走向你自己的道路,在融合當下的環境去做一些直覺上的判斷,并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