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摘 要: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不僅僅只體現在物質層面,精神層面的追求也同樣重要。因此,現今園林綠化的覆蓋率越來越廣的原因就是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性。園林綠化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能夠美化周圍的環境,更能在給人以美的享受之外,延伸出環保的綠色理念內涵。對此,此文分析了園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園林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關鍵詞:園林植物配置;園林綠化;應用
引言
園林植物是園林規劃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其配置的合理性關乎園林整體的美感和功能性的發揮,所以配置植物的選擇就成了園林綠化工程的關鍵因素。園林綠化講求的是其整體性、和諧性與可持續發展性,故而園林植物的配置也不能偏離園林綠化的中心。因此,在園林綠化工程越來越重要的今天,在明確綠化重要性的基礎之上,對綠化中的園林植物配置方法進行細致分析,希望能為園林綠化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1園林配置的原則性
1.1因地制宜原則
園林綠化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改善人們生活的環境,因此在園林設計規劃時,大多數設計師都是依靠原本的地勢來進行相關的設計。因為若強行改變原有的地形,不但要花費巨大的精力,而且不利于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因地制宜原則就讓園林的植物配置有例可循,規劃地點原有的植物種類可以作為綠化工程的主體[1]。
1.2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應當在園林綠化工程的植物配置中得以真正體現。園林綠化是為了結合城市快速發展而出現的生態環保理念,這個理念的出現大大削弱了因經濟發展而帶來的環境問題。因為綠化面積的不斷增加,讓各區域的生態環境都達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因此,在園林綠化中合理進行植物配置,不但能夠讓園林綠化程度更廣,還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植物配置的可持續發展作用。因為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考慮的不只是當下的環境需求,還有未來的發展需求,只有合理地把握植物配置的原則界限,才能確保其配置是科學的、進步的。
1.3歷史人文原則
這個原則的把握主要在兩個方面值得設計者注意:一方面是配置植物的自身因素是否適合該區域或者園林的風格,因為每個植物的形態、色彩和生長習性都是不同的,所以要綜合考慮到植物原本的生長環境和自身形態能否與整體的設計達成和諧統一;另一方面,不同植物的內涵也都不盡相同,如松柏是四季常青的代表性植物,其內涵文化也是表現松柏的品性,若是園林整體的人文風格是藝術的、繽紛的,那么松柏就不適合在這個園林中栽植[2]。
2園林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2.1因地制宜開展園林綠化
在園林綠化過程中,不同的地域其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選擇園林植物時,要綜合分析城市所在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同時做好記錄。盡可能選擇適合城市氣候的植物,因地制宜加以配置。除此之外,還要充分考慮城市所在地區的土地資源,在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基礎上,提高城市的園林綠化水平。要充分考慮城市所屬地區的特色文化,將當地文化元素融入園林植物配置中,從整體上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蘊,促進園林綠化文化效益及生態效益之間的融合發展,并且凸顯園林綠化地域特色。
2.2從全局出發,保證園林綠化的整體性
設計園林綠化時,植物配置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立足全局,多方面考慮,保證植物配置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例如,植物配置要注意不同種類植物之間的種植密度,疏密得當,確保植物成活率及綠化效果。綜合考慮植物的體量、觀賞距離、數量,利用藝術手法合理配置植物的明暗色彩。植物的背光面、向光面之間的明暗對比存在差異,同一植株的不同面可以表現出不同的明暗變化。除此之外,植物配置應充分考慮植物的形態、體量大小及植株高低,提高植物配置結構的合理性[3]。
2.3根據花期分層配置植物
根據花期分層配置植物,保證園林綠化在每個季節都具有較強的審美特色,例如,北方地區風大,可以考慮層次搭配法。園林植物搭配除了要考慮到植物的抗風、抗旱特點外,還要表現出植物的色彩層次,豐富園林景觀的層次感。北方地區植物配置可以分為上中下層次:上層選擇白玉蘭、白蠟、銀杏、國槐、楝樹、楓樹、欒樹、雪松等植物;中層可以選擇紅葉石楠、石榴、龍柏、金銀木、海棠、紅櫨、黃櫨等植物;下層可以選擇八角金盤、扶芳藤、麥冬草、鳶尾、蔥蘭等植物。這樣就可在不同的季節欣賞到不同的景色。根據花期分層配置,能夠在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園林景觀,避免園林在冬季顯得蕭條,保證園林的美觀性。園林植物配置最好使用觀花植物,可以增添園林色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紅楓的葉片為紫紅色,銀杏葉片為黃色,可以搭配紅潤木的鮮紅枝條,形成比較美觀的層次景色。在園林綠化過程中,綠色樹木是最常使用,也是最常見的植物配置類型。根據不同的樹種進行搭配,在保證園林綠化效果的基礎上,提高園林綠化的觀賞效果,例如,淡綠的柳樹、深綠的國槐、暗綠的油松。不同植物之間的搭配可以形成不同層次的綠色,具有良好的觀賞性。植物搭配必須要根據植物的不同色彩關系,提高園林綠化的色彩立體感。除此之外,還可以將不同的植物類型搭配在一起,呈現出黃、綠、紫等多種色彩的園林景觀,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4]。
2.4根據季節變化配置植物
植物配置要根據季節變化選擇合適的配置方法,可以根據多個季節進行分層配置,保證植物景觀的層次性。注意對季節性變化的控制,通過季節性配置維持園林的美觀性,保證在不同的季節都有景可賞。很多植物的花期都在春季,因而春季配置植物要以花期為配置條件,保證春季園林的觀賞性,同時,結合開花植物的特點,利用分層法,確保園林綠化的層次性。除了開花植物,還可以利用植物的葉色,豐富植物配置層次。在選擇植物時,注意葉子的形狀及花色方面的差異性,保證分層配置的適用性,充分考慮植物的差異性及配置之間的協調性,才能夠保證園林綠化的整體效果。我國大部分地區夏季炎熱干燥,為園林綠化帶來了難度。為了保證園林綠化效果,要考慮涼爽性、舒適性特點,利用植物提供蔽日、乘涼場所,才能夠發揮其生態效益。為了保證園林綠化的美觀性,夏季植物配置應避免選擇高大的杉木、灌木,最好選擇枝葉繁茂的植物種植在主干道,減少炎熱夏季帶來的干燥感和不舒適感[5]。
3結語
綜上所述,園林綠化要重視生態、美學雙重特性,為居民帶來宜居環境的基礎上,提高植物配置質量。選擇草木種類時,根據植物的形狀、色彩、繁茂程度及與當地氣候條件、地理環境之間的適應性進行科學選擇,保證植物成活率。園林布置要根據高低相間、遠近分明、錯落有致的原則,形成較好的視覺美感,同時,遵循因地制宜的植物配置原則,保證植物配置的藝術觀賞性。
參考文獻
[1]齊楠,盧娜.植物化感作用機理及其在園林植物配置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園藝,2018(22):111-112.
[2]羅鏡,楊冰,王克,張毅.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初探[J].現代園藝,2018(22):162.
[3]金巍峰,金海松,阮佳燕.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8(19):113-114.
[4]李艷敏.園林植物配置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J].鄉村科技,2018(20):69-70.
[5]許火龍.植物配置在浦江高科技園工業廠房三期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26):59-60.
[6]李鴻儒.園林植物配置在西北園林綠化中的應用與分析[J].甘肅科技,2018,34(05):137-13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