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陽



原來二進院子的東廂房被規劃成了客廳的區域,沿墻一組極簡現代的布藝沙發讓來客能迅速感到輕松自在,庭院中的灰磚地延續到這個空間,似乎把庭院也延伸進了客廳。花器和靠墊均來自野獸派T-B-H,墻上的畫作為藝術家陳曦的作品《危機02》(布面丙烯145x230cm2014),來自非凡仕藝術空間。
“游廊”一直是傳統建筑中的基本要素,建筑師引入“游廊”作為本次改造中最為可見的附加物,將原本相互分離的七間房屋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它既是路徑通道,又重新劃分了庭院層次,并制造出觀賞與游走的樂趣。地毯來自Zamani Collection。
二進院子的正房是主餐廳區域。完全保留了老房頂結構,院里的大樹也都保存下來,繼續著“古意”。設計師把這一進院子的地基做了提升,之間的主庭院就產生了一個緩坡,視覺上形成一個層次的變化。

1.茶室空間對望著后院的庭院,靠墻到頂的鐵架上整齊地排列著主人收藏的各種新老茶葉。茶葉罐是景德鎮定制的,罐上的墨寶是主人親筆。

2.臥室在最后一進院子,為了增加舒適感,設計師采用了竹木地板和原木木欄的墻面,平衡了老木柱帶來的陳舊感。黑色花器和橙色靠墊來自野獸派T-B-H。
韓文強,出生于遼寧大連,中央美院建筑學院室內教研室副教授,中央美院建筑學院碩士。于2010年創立建筑營設計工作室(Arch Studio),任主持建筑師,在北京老胡同改建中進行過很多創作和實踐。www.archstudio.cn


3.書房空間,可以清晰地看出設計師所說的新舊木質的對比,混凝土水泥墻和磚地之間不同的灰的層次。

雙手交握放在身前,或者身后,或行或坐,是古今中外人體的常態,中國古人稱之為“抄手”。以抄手的閉環形式加之于中國古建筑的廊檐結構,就形成了“抄手游廊”。設計師韓文強把這一優美而實用的建筑形式運用在北京這座宅院之中。
改建前這里是七戶人家共用的大雜院,年久失修,破敗不堪。但是整體院落的三進四合院的結構還是完整地保留了下來,為之后的營建提供了一個基礎藍圖。“其實古人是很有智慧的,在北方是四合院這種院落原型,到南方就比如是天井的形式,創造出這種室內跟室外相伴而生的空間狀態,并且認為這種室內外空間的轉換是實際生活使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設計師認為,對于古建筑的保護和鑒賞,不是一定要借助博物館這種媒介,在生活中能夠維護和居住在老建筑中才更是對老建筑的敬意。“我覺得要遵循原來房子的邏輯,去做恰當的改變就可以了。并不一定非要把它變成一個非常奇怪的東西,如果太奇怪了,跟周圍的環境也無法相容。”
在保留了老宅院的門樓和一些老建筑部件后,設計師在老四合院中加入了一種新的建筑材料——竹鋼。這種用天然竹纖維壓制的材料,為老院子搭建出一套全新的骨骼架構,如果仔細觀看,竹纖維結構并沒有混淆在老房子的木質結構中,而是與老木質結構并立,形成一種輕盈的流動性。曾經在北京舊胡同改造中設計出著名的“疊院”和“扭院”的韓文強,這次追求的是另一種設計的內涵:“結合度”。“扭院是一個非常小的單進四合院,疊院比較特殊,后面有民國時候的二層樓房,所以各個老房子的特點都不太一樣。這個房子老結構十分完整,我們在設計上讓新的設計結合到舊的環境里面去,盡量追求新跟舊之間是一個相對模糊的界限。”竹的輕和木的沉在材質和顏色上的不同是界限模糊的,還兼有一些灰意色彩的模糊,混凝土水泥墻面的灰,青磚墻的灰,地面還有各種不同舊磚的灰,這些都是層疊模糊的。猛一看混為一體,但是靜下來仔細琢磨,會漸漸分清各自的層次明暗。
在結構的改善方面,設計師還在二三進院子之間,做了一個地基的提升,不僅在視覺上產生層次感,在功能方面也讓整體院落更加有流動性,同時完全避免了后院積水的后顧之憂。“能把這樣一個完整的傳統四合院保留下來,才是這個院子最牛的地方,新的添加物只是解決確實存在的對現代人生活上不太舒適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也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如果房子永遠都只是保持原來傳統的結構,不符合現代人居住的需求和習慣也是不行的。所以老房子的改建,需要適當調整,讓居住在這里的人可以住得舒服。”
冬去春來,北方這個時節的風貌,是一種完全亮出骨骼的“干花”狀態,這也是北京胡同老宅子一種典型的樣貌,冬末初春的陽光從遙遠的南方投來悠長溫暖的光線,一絲不茍地照亮庭院深處。竹鋼輕盈的蜿蜒曲折加之游廊的延伸,讓人仿佛置身一個巨型的莫比烏斯環上。庭院和室內也是一種境界的兩面,相依而生,生生不息。

二三進院間的正房是主餐廳,這個區域好比莫比烏斯環中兩環相接的地方,是樞紐,更是中心。這個區域包含了餐廚的功能,也連接著前后兩個院子,是會客休閑區域到私人空間的過度。遠處的畫作是藝術家章燕紫的作品《紅蕊》,來自非凡仕藝術空間。

1.竹纖維材料的輕盈骨架由頂到墻面,四兩撥千斤地加固著老房子的結構。地毯來自Zamani Collection。

2.院子還經歷過民國時期的改造,所以會出現拱形的門洞,這在北京的老四合院里也是一種特色。餐廳一旁是廚房。

3.混凝土灰墻和老木頭家具以及老房子的木質共同形成了這個家的色彩體系。畫作來自藝術家吳笛笛,《向后傾斜13.3°》(布面油畫120×60cm2018)。

浴室窗外還有一個獨立的私密小庭院。整個空間的綠植盆栽來自荒野植物園。

主臥室里,整片的木欄窗欞在老房子里形成了全新的落地窗,把室內外的連接降低了一個層次,增加了臥室和洗浴空間的私密性。床背板后面的墻壁上隱藏著厚實的窗簾,同時,這個區域采用了竹木地板,增加空間的暖意和舒適性。花器、蓋毯及靠墊均來自野獸派T-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