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旺 張曉雅
加拿大前駐華大使馬大維日前對媒體宣稱,鑒于新冠肺炎疫情和中國政府的一貫行為,加拿大和其他西方盟友有必要開始與中國“脫鉤”。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中國如今與西方國家間的緊密聯系意味著“脫鉤”是不可能的事。
馬大維24日接受加拿大“環球新聞網”采訪時表示,“當我們戰勝疫情、事情開始恢復正常時,應該重新評估如何與中國打交道。澳大利亞一直在推進有關議程,加拿大則有一點落后了。我們必須扮演一個更加積極的角色,且要理解事情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必須讓加拿大的體系跟上這些變化。其中就涉及所謂的‘脫鉤。(這樣)與中國的全面接觸可能會少一些,但可以轉而關注核心利益,沒有義務對中國提出的每一件事都表示同意。”馬大維還聲稱,“雖然中國人對加拿大感興趣,但中國把加拿大看作可以擺布的小國。”
無獨有偶,美國福克斯網站24日也援引英國亨利·杰克遜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美國戰略上依賴中國提供414種進口商品,其中114種為關鍵的國家基礎設施服務。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構成國家安全風險。要扭轉這一局面,美國需要和中國經濟“脫鉤”,并在印太地區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
李海東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如今與加拿大或其他西方國家之間的緊密聯系,意味著“脫鉤”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關于所謂“脫鉤”論調,李海東表示這只是西方極端勢力的極端意愿,不能反映眾多西方國家與中國關系的本質,現實是雙方“脫鉤”相當困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在談到“脫鉤”論調時也曾表示,與中國“脫鉤”既不理智,也不現實。與中國“脫鉤”就是與機遇脫鉤,與未來脫鉤。開放融合才是正確方向。
此外,馬大維還談及涉港國安立法,誣稱中國利用全球對疫情的關注進一步“削弱‘一國兩制方針”。對此,李海東批評說,馬大維的言論是對中國涉港國安立法“扭曲式解讀”的典型例子。“一方面,涉港國安立法并非像他們所說的要取消‘一國兩制,而是使我們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更有效率,更具可持續性;另一方面,疫情是全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議題,中國現在也在抗疫。”他強調,中國并不是躲著誰,避著誰,有意瞞著誰,實際上整個過程都被廣泛密集報道,沒什么偷偷摸摸的事。
近來,個別加拿大政客及媒體試圖跟風追責中國抗疫努力。中國駐卡爾加里總領館近日在駁斥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省長涉華不當言論時曾表示,中方所追求的是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共同抗疫,實現共贏。請不要亂扣帽子。▲
環球時報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