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文 張建軍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水路管控是交通管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易被忽視。水路疫情傳播有其自身特點,與航道、船舶、船員、船閘等密切相關,全面管控難度較大;水路疫情管控策略中重要管控點是船閘,關鍵環節是確認船舶航行軌跡,難點在于監測船員的陸上活動軌跡以及執行來自疫區的船舶和人員的衛生防疫措施;對船員活動軌跡的監測缺失有待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水路疫情傳播特征;水路疫情管控措施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國,確診人數不斷攀升,疫情防控形勢陡然嚴峻起來。自2020年1月23日起,全國31個?。▍^、市)相繼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全面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中一項重要工作是實施交通衛生檢疫,在公路、水路、鐵路、航空等交通站點設置臨時交通檢疫站,對來往人員進行檢疫查驗,目的是及時切斷新冠肺炎通過交通工具及其運送人員進行傳播的路徑。從交通疫情管控的實踐中看,公路、鐵路、航空等站點的管控工作受到了足夠重視,各項政策措施研究較多且被落實到位。但水路交通的疫情管控因其自身的特點,相較于其他的交通運輸方式,其受關注度低,且在實際疫情管控工作中研究相對較少,政策措施研究亟待加強。
1 新冠肺炎疫情交通管控實踐現狀
1.1新冠肺炎疫情發生過程
新冠肺炎全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世衛組織將其命名為“COVID-19”。2019年12月武漢開始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武漢市隨即對病例進行統計。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及其他省份出現蔓延傳播趨勢,廣東、浙江、湖南于1月23日率先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其他省份隨即相繼啟動一級響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各級政府均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疫情防控工作,研究制訂疫情防控政策、部署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1.2交通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新冠肺炎顯示出極強的人與人之間的傳染性,對其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就是控制人群流動。人群進行大范圍的流動主要依靠交通工具來實現,因此進行交通疫情管控顯得尤為重要。突發公共衛生實踐一級響應要求設置交通站點對人員進行檢疫和查驗,發現新冠肺炎感染人員或疑似人員要及時移交衛健部門進行處置。從交通運輸方式上劃分,公路、水路、鐵路、航空都有人群流動所需要的交通工具,不同運輸方式各具有自身的特點??傮w上說,交通疫情管控要根據不同交通工具的工作特點來制定管控策略,來實現對因感染人群流動而發生的疫情擴散傳播的管控。
1.3交通疫情管控實踐反思
各級政府成立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都專門下設了交通管控工作組,來統籌研究政策措施和安排交通管控工作。從一個多月工作實踐中,交通管控對全國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取得實效起到了關鍵作用,它最大限度地有效切斷了新冠肺炎的傳播路徑。從宏觀上以?。ㄊ小^)為單位進行總體交通管控,省級交通管控工作組根據疫情變化及時作出交通管控應對策略,對全省交通疫情管控既要原則性的指導,也有對具體工作的要求。從出臺的相關交通管控措施看,對公路、鐵路、航空的場站、交通出入口以及交通工具都作出了詳細地安排。但是,相比較而言水路疫情防控相關措施較少,有時僅加以描述,未做出詳細規定。近年來,我國水路客運占總體客運量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水路疫情防控極容易不受重視。但我國重點疫情地區湖北省及武漢市水運都極為發達,疫情通過水路向外的傳播可能性很大,疫情防控風險隨之增大。
2 新冠肺炎疫情水路傳播特征
2.1重點疫區疫情水路傳播可能性
新冠肺炎疫情重點區域為湖北省,其中武漢市是疫情最嚴重地區。湖北省有“千湖之省”之美譽,航道里程達8600多公里。武漢是位于長江中游的特大城市,經濟貿易活動非常活躍,人口達1千萬以上。同時,長江是我國干線航道,年貨運量達27億噸以上,武漢港口與沿海、內地港口貨運聯系密切。因此,基于湖北省及武漢市水運四通八達,疫情防控措施若不到位,新冠肺炎感染人群很容易通過水路貨運的方式,沿著長江航道傳播到長江上下游沿海城市,并且通過京杭大運河等干支航道進入內陸城市。綜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通過水路由湖北省尤其是武漢市等重點疫情地區傳播至其他城市不但存在可能性,而且有一定必然性。
2.2水路疫情傳播的鮮明特點
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是通過人群流動、人與人之間相互感染而傳播的。水路疫情傳播其實就是通過船舶這種載運工具實現了人群的流動,繼而發生受感染人群將新冠肺炎病毒傳播到其他地方。其特點:
(1)傳播路徑與航道密切相關。水路運輸的重要基礎設施是航道,船舶運載貨物及船員沿航道活動,途徑沿線城市。因此,水路疫情傳播對水運發達的地區或城市影響最大,且傳播路徑長、距離遠。
(2)港口、船閘是關鍵節點。港口是船舶裝卸貨物的場所,同時船員會在港口登陸,并在岸上進行活動。如果船員是病毒感染者,在岸上活動期間會存在感染其他人群的風險。船舶在通過船閘時,也會存在船員在船閘管理區域活動,從而產生病毒人傳人的可能性。
(3)船員若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更不易排查。陸上疫情防控措施嚴格落實到位后,以生活小區為網格進行排查,通過設置交通管控點而控制交通出入,比較容易實現靜態管理。但是水路船舶在水上航行,屬于動態疫情控制。對于流動性較強的船舶及船員完全排查到位,困難相對較大。
(4)交通管控點設置較難實現全覆蓋。除了港口、船閘、水上固定檢查點外,航道沿線是開放的,無法做到全封閉。船員很容易在航道沿線登陸上岸活動,而且航道線長點多,僅靠水上執法船舶流動巡查無法做到完全禁止。
3 新冠肺炎疫情水路防控策略
3.1科學設置水上管控點
根據水路運輸的特點,船閘和港口是設置水路疫情管控點的最佳場所,其中船閘是防止疫情外來輸入的主要關口,尤為顯得重要。宿遷位于江蘇省北部,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且有航道與連云港市港口相連,水運較為發達,航道近1000公里,船閘10余座。宿遷水路疫情管控點設置原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體布置方案如下:北部皂河船閘管控來自山東、徐州方向的船舶,南部泗陽船閘、成子河船閘管控來自長江、淮安、揚州的船舶,東部古泊河船閘管控來自連云港方向的船舶,西部大柳巷船閘管控來自安徽方向的船舶,劉老澗船閘位于中心城區附近,在此設置停泊區,用于船舶隔離停泊。
3.2水路疫情管控措施
(1)疫情防控宣傳。利用微信平臺、船訊通、甚高頻、電子顯示屏、橫幅、通告等,在水上執法站點、船閘登記處、港口碼頭、水上風景旅游區等處開展宣傳。印發疫情防控知識手冊向過往船舶散發,讓船舶經營人掌握疫情防控知識。
(2)船舶分類管控。對進入宿遷境內的由湖北省港口始發或者經停的船舶進行分類管理,一是目的港為宿遷境內港口,引導船舶至劉老澗船閘停泊區,在衛健部門指導下進行14天衛生防疫隔離,隔離完成后到達目的港口進行裝卸作業;二是目的港為非宿遷境內港口,在核實船舶相關信息后,沿線船閘要優先予以放行,沿線海事部門按照執法船只及時護送出宿遷水域。如船舶確需臨時??康?,嚴禁船員上下船,急需的補給與醫療需求,由屬地政府負責保障。
(3)船閘管控要求。船閘要充分利用便捷過閘系統進行離岸登記、收費,通過船員微信群和其他方式收集過閘船舶船員信息,船員原則上不離船、不上岸。一是船閘部門每天定時向疫情管控點反饋過閘船舶登記表,并負責通知船舶到指定安全水域停泊接收管控點的登記測溫檢查;二是管控點配合衛生部門的醫務人員登船實施登記測溫;三是管控點將檢查登記過的船舶反饋給船閘部門登記放行;四是發現船員體溫異常,隨即將船舶及船員移交給醫務部門實施留置留驗觀察,疑似疫情排除后方可放行。
(4)港口管控要求。一是通過app實施船舶電子報港和進出港申報;二是港口企業根據裝卸調度,安排專業人員對船員實施測溫登記檢查,未發現船員體溫異常,方可進行裝卸作業;三是對發現體溫異常的船舶,應啟動疫情防控預案,通知衛生部門處置,解除疑似疫情后,方可從事裝卸作業;四是對體溫異常或疑似疫情的船員船舶垃圾要提請防疫部門作專門處置。
3.3船舶航行信息的確認
水路疫情管控最重要的是對船舶的航行軌跡進行確認,僅靠人工登記無法完成,必須借助船舶信息系統、定位系統等科技手段。人工登記不但效率低、耗時長,還無法確保信息的真實性,而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證信息真實性,還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目前,涉及船舶航行信息可以依托以下系統進行查詢和確認。
(1)AIS[1]。即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在船舶交通流信息采集、船舶軌跡異常分析、海事管理等領域廣泛使用。目前,由國家海事局要求船舶必須安裝的系統,基本上所有運輸船舶都安裝了該系統。該系統可以確定船舶原始信息,且具有唯一性,通過該系統可以查詢船舶航線以及停泊點信息。
(2)VITS[2]。該系統利用北斗、GPS獲取衛星定位數據,通過3G將這些數據發送到基站服務接收器中進行數據分析,解析完成后存儲在數據庫中,來獲取目標船舶的靜態和動態信息,實現船舶身份自動識別的信息服務。該系統優點之一是人為不能隨意關閉設備,可避免因惡意關閉設備無法識別船舶身份信息的情況。VITS和AIS配合使用,更高效地對船舶信息進行監測。
(3)船訊通[3]。蘇北航務管理處2014年開始基于蘇北運河船閘智能運行系統,在國內內河率先啟動蘇北運河船訊通手機APP軟件開發,在智能手機上實現船員與智能系統的人機對話,實現船員由被動接收運調信息向主動查詢轉變。目前已經基本覆蓋蘇北運河常年在航的船舶。通過船訊通中信息也可以查詢船舶相關信息。
(4)船舶報港系統[4]。船舶報港系統就是利用AIS大數據與語音呼叫中心相結合,能夠為用戶提供電話自動報港和船舶報港信息查詢等服務。它和AIS配合使用可以查詢船舶相關航行信息。
(5)船舶污染物送交信息系統[5]。通過查詢船舶污染物的接受與處置信息來確定船舶的航行軌跡信息。
4 新冠肺炎疫情水路管控工作思考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啟動一個多月以后,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均降低響應等級。因水路傳播而出現疫情擴散的事件暫未發生,但這并不代表水路疫情管控工作并不重要,反而應該得到更高的重視,以切斷新冠肺炎疫情通過水路傳播的路徑,消除其傳播擴散可能性。目前,對水路疫情管控主要還是對船舶管控,但是船員是否在航線沿線有登陸活動,以及人員在港口、船閘等處活動信息仍無法實現查詢和共享,造成水路疫情仍無法全面管控。因此,在對船舶實現精細化管控的基礎上,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對船舶駕乘人員活動軌跡實現可查、可控。
參考文獻:
[1]吳建華,郭俊維,劉文等.內河船舶AIS網絡通信性能研究[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7,3:59-67.
[2]張衛中.基于VITS和AIS融合數據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功能設計與應用[J].中國水運,2019,7:82-83.
[3]黃巖,劉軍,盛黎.基于智能運行系統的船閘人機對話在智能手機上的實現[J].現代交通技術,2017,12:84-87.
[4]姜光榮.淺談地方海事船舶自動報港系統設計與應用[J].中國水運,2107,7:76-77.
[5]吳海寧.關于改善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的思考[J].世界海運,2019,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