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怡
“新龍縣原農牧科技和供銷合作局局長巴根多吉在實施國家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項目中,伙同他人貪污網圍欄物資款共計324萬余元……”這是不久前,甘孜州紀委監委公開曝光的4起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典型案例中的一起。
四川是全國扶貧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而四川藏區因為貧困程度深、基礎條件差、致貧原因復雜,是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在全省脫貧攻堅大局中有著特殊重要地位。
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四川省委將2019年確定為“脫貧攻堅紀律作風保障年”,建立“黨委統一領導、紀委督促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全省紀檢監察機關以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為抓手,聚焦侵害群眾利益的“微腐敗”,把紀檢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做實做細末梢監督,確保精準脫貧“一個不落下”,精準監督“一處不放過”。
“作為監督專責機關,我們一手抓全省藏區面上統籌協調、一手抓點上督促指導,協助職責和監督責任貫通協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一貫到底,推動保障年活動見真章出實效。”省紀委監委第九紀檢監察室有關同志介紹,為了壓實藏區各貧困縣脫貧責任,省紀委監委組建5個督導組,采取隨機抽查、查閱案卷、現場查看、入戶走訪等方式,不定期深入藏區開展調研督導。對發現的職能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不到位、基層執紀監督不規范、工作“留痕”思想未根除等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跟蹤督辦。
“我們州面積和山東省差不多,有的縣城到鄉鎮要300多公里。”甘孜州紀委監委黨風室主任曠偉介紹,針對當地人口超八成為藏民、住所偏遠不固定的特點,州紀委監委通過‘馬背執紀到牧場等方式,全面了解群眾困難,精準發現問題線索。在該州開展的“雪域清風·攻堅2019”專項行動中,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311件416人,黨紀政務處分218人。
近年來,為了支持藏區脫貧攻堅,國家投入了大量的扶貧資金,由此帶來的項目資金管理部門多、使用鏈條長、涉及面廣、監管難度大等問題更加凸顯,對干部的作風、紀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保證黨的好政策一貫到底、精準落地,這是四川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政治監督的重要任務。
牟建斌是成都市新津縣永商鎮紀委副書記,他的另一個身份是阿壩州小金縣墨龍村駐村干部。在帶領群眾脫貧摘帽的同時,他時刻不忘紀檢監察老本行,村里的資金監管、工程項目驗收、黨務村務財務公開等,都是他的日常工作范圍。日子一久,當地村民給他起了個親切的藏族名字——“牟扎西”。
甘孜州石渠縣新榮鄉召開“一卡通”清理退賠會議,退賠資金52292.5元
像牟建斌這樣投身于藏區扶貧一線的紀檢監察干部還有不少,他們在脫貧攻堅中,既是戰斗員也是監督員,用扎實的工作、嚴謹的紀律保障扶貧政策落地落實。2019年,阿壩州結合日常監督執紀、扶貧一線干部反饋以及群眾舉報等情況,開展專項清理和專項審計,發現建設管理、資金管理、項目效益三個方面問題15個,給予紀律處分15人、組織處理10人。
在對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從嚴查處的同時,省紀委監委每月梳理選取一批扶貧領域典型問題,采取發函督辦、當面交辦、現場督辦等方式,督促市、縣紀委監委嚴查快處。在問題選擇上,將貫徹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到位、主體責任和職能部門監管職責不落實問題作為重點,既對職能部門履職情況強化監督,又通過精準問責來引導、教育廣大黨員干部。2019年,全省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5340起、處分4347人,省級層面扶貧領域督查檢查考核事項減少74%、填表事項減少56%、留痕事項減少48%。
一手抓案件查辦,一手抓源頭治理。針對藏區及廣大貧困地區群眾普遍關注的各類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發放情況,四川在推行“一卡通”基礎上,在全省推動建立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發放數據平臺。截至目前,中央和省市確定的587項惠民惠農補貼項目全部納入新版社保卡,通過大數據平臺“陽光發放”。“目前,我們正在加快建設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審批系統,在‘陽光發放的基礎上推進‘陽光審批,確保每一筆扶貧資金、每一個扶貧項目都真正用到扶貧上。”四川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王雁飛表示。
日前,四川省政府批準甘孜州、阿壩州、涼山州的16個藏區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加上此前已經退出貧困縣序列的16個藏區縣,四川藏區實現了全域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