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泓 顧沛雯 張龍



摘 要:為了解植保無人機在防治葡萄霜霉病方面的應用效果及前景,開展了極飛2017P20型無人機田間藥劑防效試驗。結果表明,在極飛2017P20型無人機參數為v=5m/s、噴量為710mL時防治效果最佳,且生物藥劑比化學藥劑的防治效果好。其中,小檗堿的田間防效在80%以上,最高可達97.92%;哈茨木霉的防治效果比較穩定,達90%以上。
關鍵詞:植保無人機;葡萄霜霉病;生物藥劑;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7-0082-03
我國關于葡萄霜霉病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1899年,目前該病害已經遍布全國各個葡萄產區。霜霉病的發生會嚴重影響葡萄的產量和品質,已引起了植物病理學專家的廣泛關注[1]。目前,關于病原菌的生態學和霜霉病流行學與病害控制的報道已屢見不鮮[2]。寧夏賀蘭山東麓地區葡萄霜霉病一般于7月中下旬開始發病,8月下旬至9月初達到高峰期[3]。近年來,隨著賀蘭山東麓地區葡萄栽培年限和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葡萄霜霉病的發生與危害也日益嚴重。
目前,常規的人工施藥已無法滿足現有病害防治的需求,而植保無人機施藥具有噴灑效果好,無人駕駛,噴灑效率高,操作人員安全系數高等特點,現已廣泛應用于小麥、水稻、油菜等作物上,正逐步替代人工施藥,成為藥劑施用的主流方式。但是植保無人機作為一項新型施藥技術,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還受到霧滴均勻度、霧滴粒徑、霧滴沉積密度、氣象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直接決定著田間防治效果是否能達到防治標準[4]。高圓圓[5]等研究發現,小型無人機Af-811在超低容量噴霧時,對小麥吸漿蟲的防治效果達86.1%。但目前還尚未有關于植保無人機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報道。為此,筆者開展了極飛2017P20型植保無人機施藥方式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試驗,以期為植保無人機田間施藥作業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區位于寧夏西夏區鎮北堡鎮蘭某酒莊葡萄園,海拔1180m,晝夜溫差12~15℃,全年日照時數在2851~3106h,有效積溫1534.9℃。試驗區占地3hm2,地勢平坦,沙礫結合型土質,土壤疏松。
1.2 供試材料 供試植保無人機為極飛2017P20型植保無人機,供試葡萄品種為赤霞珠。
1.3 試驗方法
1.3.1 飛行參數設置處理 防治藥劑為烯酰嗎啉,具體處理設置見表1。
1.3.2 常規施藥與極飛2017P20型植保無人機施藥設計 常規施藥采用佑康3WBD-18型的農用電動噴霧器,防治藥劑均選用5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試驗地面積0.67hm2。常規施藥和極飛2017P20型植保無人機施藥試驗地面積各3335m2,2種施藥方式均采用1667.5m2作為藥劑防治,1667.5m2噴灑清水作為對照,通過調查葡萄霜霉病的發病情況,計算防效。
1.3.3 極飛2017P20型植保無人機田間施藥設計
1.3.3.1 供試藥劑 試驗選用2種化學藥劑和2種生物藥劑,藥劑是從寧夏銀川市金鳳區農資商貿城購買,試驗時按照藥劑推薦濃度配置。供試藥劑信息見表2。
1.3.3.2 田間施藥方法 每種藥劑的處理為1組,設置對照組為清水噴灑,共5組處理,每組處理占地面積4002m2,采用隨機區組的方式,重復3次的方法。調查時間為每次施藥當天和施藥后3d,調查葡萄霜霉病的發病情況,計算防效。
1.4 數據處理 使用軟件SPSS 19.0和Excel 2010軟件處理數據。計算病情指數和各濃度藥劑對葡萄霜霉病菌的防治效果。葡萄霜霉病葉片分級標準如下: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6%~25%;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26%~50%;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51%~75%;9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76%以上。
2 結果與分析
2.1 極飛2017P20型植保無人機飛行數據 極飛2017P20型植保無人機具體參數見表3。由表3可知,無人機作業高度(桿上距)為1.5m,噴幅為3m,藥箱容量為8L。
2.2 極飛2017P20型植保無人機不同飛行參數設置的防效 由表4可知,當植保無人機選取V=3m/s,噴量800mL時,最高防效87.25%,最低防效62.96%;當V=5m/s,噴量600mL時,最高防效68.52%,最低防效59.62%;當V=5m/s,噴量710mL時,最高防效88.89%,最低防效71.21%;當V=7m/s,噴量510mL時,最高防效67.61%,而最低的只有34.26%。因此,選取V=5m/s,噴量710mL的規格進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2.3 極飛2017P20型植保無人機與常規施藥的防效 由表5可知,第1次噴藥后3d,常規施藥的防效低于植保無人機施藥的;第2次噴藥后3d,常規施藥防效高于植保無人機施藥的。
2.4 極飛2017P20植保無人機田間施藥效果 由表6可知,殺毒礬和烯酰嗎啉的防治效果均低于70%,小檗堿的防治效果最高達97.92%,最低84.77%,而哈茨木霉的防治效果比較穩定,2次均達到了90%以上。表明這2種生物藥劑整體的防治效果優于殺毒礬和烯酰嗎啉,可用于葡萄霜霉病的高效防治。
3 結論
本研究采用極飛2017P20植保無人機施藥和常規施藥對葡萄霜霉病進行了防治,結果表明,植保無人機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較好,作業效率高于常規施藥,能夠解決葡萄霜霉病防治困難或延誤防治時間等問題。常規施藥作業雖然效率低,工作量大,但防治效果最好,達83.63%。植保無人機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低于常規施藥,但不可否認的是,植保無人機仍是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植保無人機作業時,處于葡萄植株的上方,不能確保藥劑有效覆蓋葡萄植株側面和葉幕下,使得藥劑無法有效的作用于整株葡萄,導致防治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今后應研發一種適用于葡萄行間作業的植保無人機,可以兼顧整株葡萄植株,解決目前人力施藥的困難,并且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姚瀟.葡萄病害防治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6(6):85,87.
[2]沈瑞.防治葡萄霜霉病五關鍵[J].果農之友,2011(06):36.
[3]王國珍,樊仲化,麻冬梅,等.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霜霉病流行規律及測報技術[J].植物保護,2004,30(4):54-56.
[4]呂中偉,王鵬,劉德順,等.葡萄霜霉病癥狀及綜合防治技術[J].落葉果樹,2010,42(03):35-36.
[5]高圓圓,張玉濤,張寧,等.小型無人機低空噴灑在小麥田的霧滴沉積分布及對小麥吸漿蟲的防治效果初探[J].作物雜志,2013,(02):139-142.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