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敬偉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信息技術以新型教學工具的形式開始與教育領域進行融合。而信息化教學課堂的構建在提升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氛圍,簡化課堂難點問題,豐富教學內容。所以,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增加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與突破。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合理運用
小學階段是學生數學啟蒙的階段,但是數學學科中又有一些抽象性的概念,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吃力。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得小學數學課堂越來越生動,顯著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一、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優勢
(一)活躍課堂氛圍
傳統教學方式,不僅課堂教學質量低、課堂教學效果差,課堂氛圍也很壓抑。而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將其放置在壓抑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不僅會影響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也會對其他課程的學習產生影響。信息技術運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將數學內容以圖片或者動畫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使得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躍起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也越來越高。
(二)簡化課堂難點問題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信息技術的運用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簡化課堂教學難點問題。因為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大多數學生又是剛開始接觸數學知識,如果單純依靠教師的課堂講解,一些較難知識點學生很難得到及時透徹的理解。而且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少數教師只是一味地說教,并沒有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這樣不僅使得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越來越高,還增加了學生對數學難點問題的理解難度。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就可以使這些數學難點問題得到簡化。
(三)豐富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內容相對有限,而教師一般會通過延長課時或者增加習題訓練的形式來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完善與延伸。但是對于數學知識理解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延長課時或者增加習題訓練的方式就不大適用,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這部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而此時如果數學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就可以實現課內教學知識與課外知識的結合[1]。
二、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運用關鍵點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合理運用,應當注意以下三大關鍵點。第一,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到年齡的限制,對于數學問題的思考一般都會帶有自己的感性思維。所以,他們在理解抽象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采取各種方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成為具體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第二,小學生對周圍新鮮的事物往往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欲,但是其注意力也很難長時間集中。而且數學學科的邏輯性又強,教學內容比較枯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采取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主動性。第三,傳統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教師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數學知識的分析與講解,并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增加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因此,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提高課堂效率[2]。
三、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運用
(一)教學情境的創設
分析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發現其對圖形以及視頻的學習興趣要遠高于對文字以及字符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這一點利用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多數的教室已經完善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為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創造了基礎條件。那么,在正式開始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播放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或者視頻,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正式開始課堂教學之后,教師還可以通過圖片或者視頻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難點。
(二)增加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學生家長也因為工作的關系,沒有足夠的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而這也會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學習成績。而運用信息技術就可以增加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頻率,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針對班級學生的所有家長創建一個微信群,在微信群中定期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及時告知學生家長學生近期的學習表現情況、作業完成情況以及考試成績,督促家長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孩子身上。而且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邏輯性更強,學生理解起來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只有家長與教師聯合起來,才能給予學生最大的幫助與輔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3]。
(三)加強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
要想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必須要保證一定的課堂互動。尤其在小學課堂中,互動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乘法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乘法與加法的知識點結合在一起,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運用電子設備進行討論,明白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和區別。再針對學生的疑難點進行引導和點撥,深化學生的理解。而在課堂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將課堂教學重點與難點上傳到校園網絡學習平臺上,讓學生在線進行數學知識的回顧與交流。
(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與突破
小學數學的知識點都有著層層遞進的聯系,每一個知識點都是一個獨立的存在,但是又與其他知識點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就是學生思維發散與突破的過程。運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搜集學習資源,構建數學知識框架,鞏固課堂所學,實現思維的發散與突破,進而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4]。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合理運用可以活躍課堂氛圍,簡化課堂難點問題,豐富教學內容。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增加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與突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合理運用,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靜霞.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合理運用[J].學周刊,2019,(21):160.
[2]李蘇蘭.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1):139-140.
[3]董春霞.如何發揮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輔助作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4):84-85.
[4]王永貴.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