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救死扶傷的任務總是由醫院承擔,隨著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醫療體制改革的過程不斷被推進。而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則加速了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當前醫院的建設過程之中,如何有效地管理好醫院的固定資產,是能夠對醫院醫療資源進行有效節約并提高其社會影響力的重要舉措。當前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在新醫改的背景下成效較小,因此本文將詳細闡述為什么要對醫院的固定資產進行加強管理,并對新醫療體制改革背景下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情況以及如何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措施進行有效分析。
關鍵詞:新醫改;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探討
2009年,有關醫療深化體制改革的意見就被國務院正式向全社會公布。這就是新醫改的來歷。在新醫改當中,要對過去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進行解決,在減輕居民看病的負擔的同時,還要對醫療衛生建設和相關的制度建設進行有效地加強和覆蓋,為居民能夠提供更為方便、安全、價廉和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而在醫院開展業務活動的過程之中,必須要保證固定資產能夠被管理的很好,因為一個醫院能夠正常運行的關鍵基礎就是固定資產。只要對醫院的固定資產的管理進行有效加強,醫院衛生體系就能得到正常運轉,醫院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會得到很大提高。不過,在當前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過程當中,依然有一些問題值得注意。比如相關人員意識薄弱,管理制度有缺陷,或是在增加醫院固定資產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等等。這些問題的產生使得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進程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因此筆者認為,有效研究醫院資產管理方面的現實問題。是能夠對醫院的整體發展帶來好處的。
一、為什么要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
固定資產是醫院運行的根基,是一個醫院的立身之本,是推動醫院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長遠的關鍵所在。新醫療改革提出之后,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開始要求當地醫院對固定資產的管理進行有效改革。換句話說,對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進行有效改革是整個新醫改過程當中必然要完成的任務,只有這一任務得到完成,才能讓醫院實現有效發展。除此之外,對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進行加強,還能夠節約病人的醫療費用,也能夠間接地打破居民看病難和貴的問題,同時提升病人對于醫療服務的滿意度,而滿意度的提升又能夠間接緩解醫患關系緊張的情況,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二、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現狀
醫院作為一種兼有公共服務設施和企事業單位兩重屬性的特殊建筑,其具有更多的特殊和復雜性。而醫院的固定資產除了具有復雜性以外,還具有設備種類繁多,藥用及其他用品的需求量大以及價格極其昂貴等特性,而由于醫院各個科室之間的分布較廣,范圍較大,因此容易出現管理效率不高和監管不到位的情形,這些都對醫院固定資產總體的管理質量提升造成了負面影響。
舉例來說,固定資產當中的醫療儀器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兩大特點。大部分醫院都會有一些價格高昂的醫療設備。而這些醫療設備本身科技含量很高,因此在對它們進行管理和使用的時候,如果要是相關的操作者和管理者沒有專業水平,還會影響醫院工作的效率。而相關的操作者若對于良好的成本意識有所欠缺,不對醫療設備進行愛護,那么醫療設備的損耗就會大大增加,這同樣會對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最后結果產生負面影響。
在進行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過程中,其使用率和使用過程中的維護和保養頻率有很大的關系。部分醫院科室在進行新的醫療設施和設備的采購之后,未能對其進行有效管理和維護,這就導致了部分醫院科室設施和設備的使用率下降之類的問題的發生,這一類問題的發生嚴重影響了醫院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而在其他部分醫院當中,也出現了一些存在于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漏洞:比如說沒有對固定資產的投入和產出效益進行有效分析,或者是對于醫院的技術評估等。
針對部分醫院當中依然存在廢舊的固定資產,筆者認為,這類廢舊固定資產的存在十分容易造成醫院總資產的貶值和流失,另外,部分醫院的部分設備往往會在各個部門之間交替使用,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醫院缺乏對于這些設備的有效管理的話,那么就很容易在辦理這些設備的交接手續的時候影響到醫院總體的固定資產管理質量。因此,在面對醫院固定資產當中的廢棄部分的時候,應該讓醫院的相關資產部門能夠對廢棄資產的處理進行有效確認,接著按照正常順序展開下一步的處理工作。
三、相應的管理措施
有效地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在當前新醫療體制改革的大趨勢下是十分關鍵的,其不僅能夠推動醫院服務水平的提升,更能夠加強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列舉一些措施來詳細講述如何提升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
(一)完備制度
通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或是對當前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能夠對醫院各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有效規范。醫院工作人員的有效行為得到規范,那么他們對于醫院固定財產保護的思想重視程度就會得到提高,最終達到對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效率進行全面提升的結果。不僅如此,還要對內部的部門控制和監督工作進行加強,最重要的是要對醫院各個崗位,尤其是接近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崗位的相應責任意識進行提升,在最開始建立管理制度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這一管理制度是不是能夠將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全過程進行覆蓋,在這一基礎上制定相應而科學的管理制度,這樣才能夠有效推動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
(二)加強責任制建設和分工
在進行醫院工作的過程當中,總會出現部分工作人員因為思想懈怠而導致責任意識的缺失,而這些工作人員思想意識的缺失往往又很容易對醫院的整體管理工作造成負面影響。再加上醫院內部監管機制的漏洞以及監管責任人的不負責,就會在最后會發展成為對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效率的侵害,而其重要原因就在于醫院的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或是監管責任制出現了漏洞,這些是當前部分醫院在進行固定資產管理時普遍存在的問題。對此本文認為,醫院內部還是要努力對這一方面的問題對責任建制進行有效加強,對責任的劃分進行不斷明確,對于重要崗位和監察機構的相關人員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提高自身崗位的重視程度和負責意識,最終達到提升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的目標。
(三)完善資產管理制度
要想對醫院的資產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就必須要求每一位相關的人員從小事做起。比如,在對醫院的醫療設備進行操作之前,操作者必須要對相應的操作規范進行詳細了解,同時在詳細了解操作規范的基礎上對醫療設備進行規范操作。在對醫療儀器或工具的操作和使用結束之后,要做好相應的記錄。而在動用部分使用頻率較低的醫療設備時,相關操作人員必須要先向醫院的資產管理部門上報,讓資產管理部門對這些儀器進行合理的調度,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儀器的使用率,最終達到提升醫院利益的目的。
在固定資產的維護方面,相關人員如果發現某儀器出現問題,必須要及時匯報,邀請專業維修者對其進行修復。但在平時的使用過程中要做好對醫院中大型儀器的日常管理。
部分醫院總會因為一些原因而出現閑置或報廢的固定資產。對于已經確定為報廢的固定資產,要將其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處理。如果是閑置資產,那么要將其進行集中管理,以避免對它們的重復投資,也可以考慮對它們的用途進行有效改變,這樣能夠讓它們重新提升使用率,避免對醫院總體固定資產的浪費。
結語
新醫改為醫院帶來的是一條充滿挑戰和發展的道路,而在這條道路上,各大醫院要想能夠真正地走下去,那么就必須先從自身的管理痛點入手,有效改善自身內部的管理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新醫改達到其正向目標。
參考文獻:
[1]袁芳.新醫改背景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7,67(8):45-47.
[2]江婷婷.新醫改背景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應用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56(5):56-57.
[3]李雅雪.新醫改下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經貿實踐,2018,12(2):23-24.
[4]周云.試論新醫改政策下醫院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J].知識經濟,2019,78(24):78-79.
作者簡介:
陳學蘭(1972.3-? ),女,回族,寧夏平羅人,本科,財政經濟師,研究方向:醫院經濟管理與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