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里,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2020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不斷地努力與創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堅定信心決心,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不動搖。
4月20日下午,正在陜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金米村地處秦嶺深處,近年來依靠發展木耳等產業擺脫了貧困。村培訓中心,幾位村民正在做網上直播賣貨的準備工作,總書記走到直播平臺前,同他們親切交談起來。他表示,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并點贊金米村是“小木耳,大產業”。
脫貧攻堅是總書記心里最牽掛的一件大事。而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新挑戰,這是一場硬仗。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直播“帶貨”很火,農產品尤其受關注。特別是在電商“愛心助農”的帶動下,各地政府官員紛紛變身“主播”,在電商平臺為本地農產品直播“帶貨”,許多農產品迅速被搶購一空。4月6日晚,淘寶直播和央視新聞合作,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主播朱廣權和網紅李佳琦搭檔,向網友推薦香菇、蓮藕、茶葉等湖北待銷農副產品,累計觀看人次達到1億2千多萬,直播共售出總價值約4014萬元的湖北商品。通過農業數字化新場景打通供應鏈,不僅有效解決疫情引起的農產品滯銷難題,也是新興業態助力產業精準扶貧的有益探索。
打這場硬仗,要善用新技術新模式。農民借平臺賣出滯銷貨品,平臺借豐富的農產品吸引流量,平臺達人通過推薦物美價廉的好產品聚攏粉絲。疫情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消費方式,促成特殊時期直播“帶貨”的多贏模式。從公共關系角度來看,直播電商集齊了傳播效果、品牌推廣、精準營銷、產品美譽度等關鍵詞,豐富了消費的落地場景,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一套生產端和消費端數據流通的新零售體系有望建立,可極大程度服務于鄉村振興。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持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產業支撐可持續扶貧。扶貧產業是穩定脫貧的試金石,有產業帶動,脫貧人口才能獲得持續性的財產收益,才能有保障、穩得住。
當前,面臨“攻堅戰”疊加“抗疫戰”,必須繃緊弦、加把勁。這需要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深挖科技創新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探索以新興業態促產業扶貧的多元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