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國建設重點工程,對于提高人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水利工程建設中往往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如何將消極影響降到最低,是每一位水利工程施工人員需要探索解決的問題。加強水利工程的生態環境建設是推動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在新時代持續發展觀下,加強對水利工程生態效應的重視程度,保證在施工中不破壞生態環境,是當前水利工程建設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本文探討我國水利工程的生態效應和生態調度,旨在加強施工人員的重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效應;生態調度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水利工程和人們生活的聯系愈發緊密,農業自動化、工業生產等領域都離不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設對于提高我國經濟水平和人們生活質量有重要作用。水利工程中的生態效應是指工程建成之后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水質、水量、河流生態系統等幾方面的影響。水利工程的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影響,但是施工人員不能因噎廢食,認識到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產生的消極影響,并在施工中進行有效的生態調度,減少水利工程施工隊生態環境的消極影響,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積極作用。
1 水利工程的生態效應分析
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產生的消極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影響河流生態環境、影響水質、影響水生生物多樣性,這幾級影響逐級加深,如圖1所示,對河流資源產生復雜長期的影響。
1.1 水利工程造成河流生態環境惡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業用水、工業用水量激增,人們對生活用水用量和用水質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導致水利工程建設中對我國水資源的開發力度不斷加大,水利工程的負面影響也日益增大。水利工程對水資源的開發逐漸從河流支流向河流干流蔓延,過度開發對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生態環境都產生不可逆的影響。黃河干流和斷流現象的出現,說明水利工程建設對河流生態環境的影響非常巨大,造成河流生態環境惡化,河道減少萎縮。
1.2 水利工程對水質產生消極影響
水利工程對水質產生的消極影響主要包括水體富營養化和對水污染量方面的影響。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對水溫產生消極影響,改變當地的水文條件,成為水體富營養化的誘發因素,水溫的異常為水中藻類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條件,加劇水體富營養化。水質的惡化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不良影響,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顯而易見。
1.3 水利工程影響水生生物多樣性
水壩的建設對魚類的洄游形成物理障礙,切斷魚類洄游通道,影響魚類的洄游產卵,造成很多魚類的滅絕。此外,人類在水利工程施工工作中,水輪機、船槳會傷害到部分魚類,水庫放出的冷水對水溫產生影響,影響到魚卵的成活率。水利工程的建設改變了原有水系的生物生活環境,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甚至滅絕,進而影響食物鏈,對整個水流生態環境產生影響。
2 水利工程的生態調度研究
2.1 保護河流生態環境調度
為保護河流生態環境,確保生態基流是最基本的生態調度策略。水利工程施工人員要對河流的生態基流有全面掌握,根據生態基流控制下泄水量,維持河流的基本生態用水。除此之外,還需要進行輸沙調度,及時根據河道情況開展汛期排沙、分期排沙等工作,減少河道中的泥沙淤積,保證河道不斷流、不萎縮。水利工程建設對河流濕地產生較大影響,為減少水利工程對河流濕地的影響,對河流濕地開展濕地水資源調度是有效的調度策略,根據河流流量、含沙量的季節性變化,及時調整相應措施,達到保護河流濕地的目的。
2.2 保護水環境調度
水環境調度的目的是改善水質,減少水污染,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采取一定措施減少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控制河道水體水質達標。水環境調度工作方式如下:第一,控制水體富營養化。定期降低水壩蓄水位,增大水流流經河道的速度,減少緩流區域面積,通過高速的水流破壞水體富營養化的形成條件,破壞藻類生物的繁殖條件,一定程度上改善水體富營養效應。第二,增加河道的水流量,采取引水等方式,加快河流的水流動性,加快水資源的更新換代,避免水體惡化。
2.3 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
為減少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生物生活環境的影響,最大程度上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施工人員需要控制低溫水下泄,采取分層取水方式,調整下泄方式,提高下泄水溫,為魚類的產卵繁殖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魚類的繁殖繁衍,避免水生生物的滅絕。施工人員在施工之前要制定高效的工作計劃,減少無效施工,降低施工頻率和施工范圍,最大程度上減少施工過程中水輪機、船槳對魚類的傷害程度。控制下泄水體氣體過飽和,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過延長溢流時間,降低水體飽和程度。同時還可以采用多層泄洪設備,減少水體過飽和現象,減輕對水體生物的影響。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實施對于提高我國國民生活質量有積極作用,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施工工程項目。施工人員要認識到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產生的生態效應,采取一系列措施規避消極的生態效應,減少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施工人員在施工中要加強對生態調度的重視程度,從河流生態環境調度、水資源水質調度、水生物多樣性調度幾方面入手,采取積極的措施規避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保護河流生態環境,避免水資源富營養化、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促進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優化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果。
參考文獻:
[1] 魯春霞,劉銘,曹學章,等.中國水利工程的生態效應與生態調度研究[J].資源科學,2011(08).
[2] 陳劍明,陳錠.中國水利工程的生態效應與生態調度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0).
作者簡介:張冰(1986—),男,山東省棗莊市人,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作者單位:棗莊市鴻運水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