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華
摘要:城市綠化建設在城市的發展中能夠起到重要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反季節綠化施工和養護能夠不受時間限制,提高城市綠化植物配植,優化空間結構,已經成為現代園林城市布置和綠化建設經常采用的重要手段和技術措施。本文簡要介紹反季節綠化施工和養護的技術要點,并針對主要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反季節;綠化;施工;養護;技術研究
綠化植物的健康生長需要一定的外部條件相配合,如合適的溫度、光照、水分、養料等,在適宜的外部條件下植株根部能夠以一定的節奏吸收水、肥,葉面進行光合作用、呼吸和蒸騰作用達到平衡。綠化施工以及養護的重點內容要針對不同植物的生長特點,有針對性地改善其生長的外部環境條件,促進植物的健康生長。而反季節施工和養護是在植物非休眠期進行的,相比于植物休眠期的施工和養護,在操作上難度更高,植物的成活率更低。因此需要注意的事項更多。
1 反季節綠化施工和養護的影響因素
1.1 苗木生長特性
苗木本身的生長特性不同,所需要采取的施工和養護措施也不同。針對適宜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生存的闊葉植物,在種植前往往需要對其枝葉進行部分修剪來防止蒸騰作用損失太多水分,同時在養護期內,定期噴灑水分,保持葉片生長。對于更加耐寒耐旱的針葉植物,養護周期內要采取不同的澆水措施。
1.2 苗木立地狀態
苗木當前的生長狀態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施工和養護。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我們需要根據植物的狀態對各種養護措施進行動態的調整,根據植物狀態選擇合適的澆水、施肥、保溫、防曬措施。
1.3 天氣因素
天氣因素相對較為綜合,往往決定著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基本條件。例如水、溫度、風、光照等等。養護工作大多數時間是對天氣變化中的不利因素進行修正,從而使外部環境達到植物生長的有利條件。
1.4 土壤因素
土壤是植物賴以生根的基礎環境,土壤中的水分、無機鹽等營養成分、透氣性、酸堿適宜度等均會對植物的生長造成很大影響,在因地制宜的同時,我們應該加強對土壤理化特性的研究,進而采取科學的養護措施。
2 反季節養護的技術問題
針對我國氣候特征,常規的綠化施工和養護時間,通常集中在3月份的中下旬以及10月份的中下旬,在這兩個時間段內,植物芽孢萌動開始,并最后形成冬芽而進入休眠期終止。因為植株的枝葉尚未形成規模化,因此地上部分蒸騰作用小,所需水分少。
反季節綠化施工,新栽的植物地下根系受傷后尚未恢復,新根尚未產生,而地上部分的枝葉由于處在生長繁茂期,莖葉的蒸騰量大,需要大量的水分和無機養分。根系供應往往得不到保證,因此面臨生理干旱的技術問題。
除此之外,反季節的施工和養護還面臨著需要防治病蟲害等正常季節所采用的措施。
3 反季節養護技術要點
植物的養護是改善植物生長外界環境的重要手段,對提高植物成活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反季節施工后的植物尤為重要。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3.1 科學澆水
水分是反季節種植能否成活的關鍵,通常要向植物提供充分的水分才能確保植物維持水分平衡。做到科學澆水,要注意四點:澆水的時間、澆水量、水中養分、澆水方式的控制。
(1)澆水時間。反季節養護往往是在高溫季節,這時間段內,白天的溫度高、光照強、蒸騰作用強,葉面水分和養分的蒸發迅速,對于正常栽植的樹木,澆水的時機最好能控制在清晨或晚上,避免在晴天中午高溫時段澆水。
(2)澆水量。澆水是為了滿足植物水分的供應,在實際中應該結合氣候特點以及植物自身的需水特性進行操作。氣溫較低的陰雨天氣時,少澆水。高溫的晴天適當多澆水。在澆水時一方面要保證植物的水分需求,也要防止排水不暢造成供應水分太多引發爛根。
(3)水中養分。對于新移栽的植物,其根系發育受損,往往需要補充一些生根促進劑和根腐靈殺菌劑,防止根部腐敗、誘發新根,促進其根系恢復。對于一些鹽堿土質,在澆水的同時輔以適量的磷酸二氫鉀、尿素、氮肥等肥料能夠加速植物的生長,促進植物進入正常生長期。
(4)澆水方式。結合植物種植方式以及澆水設施條件,選擇采用葉面噴灑還是根部灌溉的方式。根部灌溉時,樹穴的排水要保持通常,可以通過設置一定直徑的PVC管,并在管壁上鉆密集小孔來保持較好的排水透氣性。必要時,可以在種植穴旁開挖排水溝,鋪排水管、填加珍珠巖來防止灌溉后積水。葉面噴灑水分能夠給植物整體提供一個高濕環境,但是要防止高溫炎熱的天氣下,水分蒸發造成葉面損傷。
3.2 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高溫高濕季節往往是植物生長的旺盛期,但同時也使細菌和病蟲害的高發期,尤其對于新移栽的植物,其抗病能力較弱,在移栽后的5—7天內要根據實際情況噴施殺菌劑。并定期查看枝葉有無蟲害,必要時進行除蟲操作。
3.3 適當修剪枝葉
在綠化施工前,植物往往已經經過一定的修剪來保持水分的均衡。但是在植物落地生根后,依然要對其進行枝葉的修剪,一方面去除少數病枝和枯枝,保持植物的健壯。另一方面,對長勢旺盛的枝條進行一定的糾正,能夠使樹木保持完整美觀的造型。
3.4 搭建遮蔭防護裝置
在炎熱的夏季,反季節養護的難度主要集中在如何讓植株在生根期根部水分吸收速率滿足葉片的蒸騰作用。單單依靠澆水可能會造成根部浸潤在水中進而引發爛根病害,因此,可以從地面上的枝葉入手,考慮采用遮蔭網的方式減緩葉片的受光受熱作用。遮蔭網并非密封不透明的物體,而是具有一定透光透氣性能的網狀物。安裝搭建遮蔭網一般要高于植株1.2米至1.5米為宜。當植物度過生根期時可以撤除防曬遮蔭裝置。
4 結合植物自身生長特點
養護工作并非一套一成不變的程序,而是根據不同的植物特點,制定出不同的養護方法。針對出芽發根慢的植物,要在施工階段對根系進行重點保護。在移栽坑深進行適當抬高。養護時為防止植物損傷造成的生命力減弱,即使采用根動力或生根粉進行澆灌,加強誘發新根。同時用施它活和樹動力來激活樹體細胞活力,促進樹體發芽,提高存活率。
5 綠化養護存在的主要誤區
綠化養護是一項細致的工作,需要我們多總結有益經驗,防止出現一些技術性失誤。綠化養護存在的主要誤區有樹木假死或假活后不加養護、觀察到土表干或樹萎蔫就大量澆水、疏于修剪或不修剪、過分依賴藥物對植物的作用等幾個方面。
5.1 “假死假活”現象
植物的假死現象是指植物養分比較充足,但從外觀看,植物既沒有發芽也沒有走根,此時的人們便誤以為植物已經死亡的現象。出現假死現象的植物,只要在后期補充正常的養分和水分,并保持土壤的透氣性,輔以促成活技術或養護品,如生根粉、樹動力,吊針輸液等,樹木就可能出芽生根。
植物的假活現象是指植物靠自身枝干的養分發了芽,但沒有走根,過段時間后,樹體養分消耗殆盡,芽枯縮死亡的現象。因此人們不能以出新芽來作為樹木成活的依據。
5.2 土表干或樹萎蔫就多澆水
在大型綠植的養護過程中,經常遇到土壤表面干燥或者樹木葉子受到風吹日曬萎蔫的現象,如果此時就以為根部缺水,進而大量澆水,很容易造成水分過多,根系呼吸不暢,活性變差,嚴重者會造成爛根。
表土干燥不一定表明根部缺水,有可能是在施工移栽過程中土壤粘重,底部濕熱難以散發,土壤中的水分實際含量還比較高,此時應做的是及時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的透氣性。
樹木萎蔫的原因有很多,并非全部都是因為土壤干燥根部缺水所致。當根部大量積水或者在移栽時深度過深,土壤過于緊實或者樹冠過大、消耗過多等也會引起樹木萎蔫,因此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看到萎蔫就大量澆水。
5.3 疏于修剪或不修剪
適當的修剪能夠刺激發芽,促進成活。樹木在移植施工時根系的損傷最為嚴重,需要進行一定的枝葉修剪。在養護階段,不能為了快速達到綠化景觀效果就不修剪或少修剪。因為修剪是調節樹勢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有效、合理的修剪,樹木的地上部分枝葉消耗于地下部分根系吸收達到平衡。不同的樹木要根據樹種的萌芽力和成枝力來進行修剪,不同的栽植季節、不同的氣候條件,不同的樹體規格大小以及立地狀況來進行修剪,杜絕不剪或盲目修剪。對于成枝力、萌芽力較強的樹種如樟樹、桂花、榆樹等采用截枝修剪,保留I級主枝,其余細弱枝剪掉;對于楊柳和梧桐等樹種,采用“抹頭”的方式重修剪;對于萌芽力和成枝力較弱的松柏等樹種,采用全株式的修剪,主要剪去細弱枝、病蟲枝、老枝老葉。
5.4 依賴藥物
反季節綠化養護工作比常規的綠化養護更加困難,其主要意義在于防患于未然,當植物出現生長問題前發現不利因素,并將其遏制。通常在施工移栽后就采取綜合的用藥預防措施,例如促進生根的生長物質,利用吊袋輸液的方式向植物提供生長的平衡營養成分,促進根系、芽孢的生長,提前采取抑制蒸騰的措施減弱蒸騰效應。不提前預防,出現問題后就大量依賴各種生長藥物不僅不利于植物的成活,反而會造成工作浪費。
6 總結
反季節綠化施工和養護的影響因素眾多,存在著蒸騰作用明顯、病蟲害較多的技術問題。在反季節綠化養護過程中,應結合植物自身生長特點,做到科學澆水、加強病蟲害的防治、適當修剪枝葉,著力改善植物生長外界環境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假死假活和盲目澆水等誤區,真正提高植物成活率。
參考文獻:
[1] 王立強.淺析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種植技術[J].環球市場,2014(04).
[2] 王志軍.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技術的分析[J].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技術的分析,2017(17).
(作者單位:上海上農園林環境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