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誠
摘要:成人監護制度在國際上已有多年發展,我國在《民法總則》上第一次確立了成人監護制度,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這項制度反映了現實需求,采納眾家所長。對原有規定有一定突破,標志著我國監護制度邁向成熟。
關鍵詞:民法總則;成人監護;制度
1 引言
隨著經濟的進步和發展,基本人權保護的觀念不斷強化,也伴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老齡化,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已經變成一個廣泛的社會問題。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已于 2017年10月1日起實施?!睹穹倓t》是以《民法通則》為基礎,借鑒國內外的立法經驗,以完善我國監護制度。本文將介紹《民法總則》中成人監護的特點。
2 各國成人監護制度的發展
在英國普通法上關于成年監護制度最早的記載為中世紀英格蘭的《國王權利法》;在大陸法系的《拿破侖法典》中,也規定了相似的全面監護制度——禁治產人制度。對英國成人監護制度的確切成文法記載開始于愛德華二世時期,在愛德華二世時期頒布的《國王權利法》中,昭示了英格蘭第一次確認監護為國王的義務,國王有義務去保護和管照行為能力有欠缺的成年人的人身和財產。當然在《國王權利法》中,行為能力有欠缺的成年人只包括白癡和瘋子兩類,他們被認為等同于未成年人,從屬于家父。
3 《民法總則》的修改
所謂監護,是指對非于親權照護之下的未成年人以及喪失或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成年人,為其人身、財產權益而設置的民事法律制度。所謂成年監護,是指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因智力、精神障礙或年老、疾病等原因導致不能辨認或不能完全辨認自己的行為,從而需要他人對其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保護的制度。
3.1 被監護人的范圍得到擴大
在《民法通則》中只是規定了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的監護制度,其中,成年監護制度的適用對象只限于精神病人(包括癡呆癥患者),但并沒有規定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的監護。在《民法總則》中,失能老人的監護、空巢老人的監護得到了監護制度的保護。
3.2 確定了意定監護的法律效力
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第26條指出,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睹穹倓t》將《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并入了監護制度中,并新增了成年法定監護和意定監護制度。第35條中指出“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第38條中指出:“……經其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監護人真實意愿的前提下,視情況恢復其監護人資格,……”。
3.3 增加了確定監護人的新方式
根據民法總則第29條、第30條和第33條的規定,被監護人的父母、具有監護人資格的人和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分別采用遺囑指定、協議確定和書面確定方式來確定監護人。
3.4 完善了取消監護人的規定
第36條指出“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3.5 明確成年子女對父母的監護義務
第26條指出:“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初步建立了我國的成年監護制度。
3.6 明確政府托底的監護制度
第32條指出:“沒有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監護人由民政部門擔任,也可以由具備履行監護職責條件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擔任?!霸诘?2條中明確指出在沒有監護人的時候,政府部門是第一順序人,這體現了國家兜底的監護制度,同時將之前的監護人所在單位解脫出來。《民法總則》完善監護制度,明確了父母子女間的撫養、贍養等義務,擴大了被監護人的范圍,強化了政府的監護職能,并就監護人的確定、監護職責的履行、撤銷監護等制度作出明確規定。
4 成年監護制度的變化
4.1 發展了新的理念
在《民法通則》中,被監護人被視為一種被管理的對象,與傳統上的禁治產人類似,無法體現被監護人的獨立意愿。在《民法總則》之中,不同程度地強調了被監護人自己的真實意愿,要保護被監護人的利益等要求。這是我國民法的一大進步,充分尊重被監護人的意愿和利益,彰顯了人文關懷的精神。
4.2 規定了成年監護制度
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規定了成人監護制度,我國《民法總則》借鑒了比較法的經驗。同時適應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充分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社會目標?!睹穹倓t》規定了成年人的意定監護,被監護人對監護人的選擇范圍是非常廣泛的,突破了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充分考慮被監護人自身的意愿,這也為空巢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等老人監護人的選擇上更加可以為老人本身考慮,避免了法律規則的僵化,違背立法的初衷。
4.3 確立了被監護人利益最大化和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原則
如何判斷適當履行了監護職責,會有很多的因素來考慮,難以規定出準確的判斷規則,而適應明確被監護人利益最大化原則來進行判斷,是功利主義法理內核的體現,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明確具體的指示。
5 結語
“民法是權力的宣言。它肯定人的尊嚴和價值,肯定人的主體地位,肯定人與人的自由與平等,這種人文精神是民法文明內在的深層的精神與內核,是現代民法文明的終極價值追求。”《民法總則》在監護制度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吸納多方之所長,切實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當前成人監護制度的確立將為未來的監護制度的發展奠定基礎,為我國民法典的早日制定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 孟強.《民法總則》中的成年監護制度[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7(.4).
[2] 李霞.成年人監護制度的日本法觀察[J].法學論壇,2003(05).
(作者單位:上海海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