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是在加快發展學前教育事業,達成“幼有所育”目標的新形勢下,提高幼兒園教師專業化水平,保證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關鍵性文件。《專業標準》從基本理念、基本內容以及實施建議三個維度,為幼兒園教師的培養、準入、發展提供指導。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幼兒園教師;教師專業化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是在《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十條”)的指導下出臺的學前教育重要文件,也是在加快普及學前教育的新形勢下保證師資隊伍質量和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關鍵性文件,深刻學習解讀《專業標準》,對于幼兒園教師的培養、準入和考核有重要意義。
1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出臺背景解析
1.1 大力推進學前事業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國家為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實現“幼有所育”目標,不斷推進學前教育的發展,多項政策并舉,加快建設普惠性幼兒園。以河南省為例,近6年間,河南省全省新增幼兒園達8000所以上。與此同時,各地出臺《學前教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各地加大對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財政投入,各地幼兒園的場地和硬件設施得以更新換代,有了質的改變。由此迎來學前教育發展的春天。專家學者也將研究目光聚焦于幼兒園的軟環境,教師專業化發展之上。因此,《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在在《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十條”)的指導下出臺。
1.2 保證學前教育質量的需要
園所數量的增加、園所環境的提高仍未能保證學前教育質量。近年來,幼兒園教師虐童案件在新聞媒體上屢見不鮮。暴露出幼兒園教師準入門檻低,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等制約學前教育質量提高的種種因素。幼兒園的師資力量是幼兒園教學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水平也關乎幼兒的健康成長。因此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師德師風,保證教學知識和技能成為保證學前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幼兒園教師缺乏培養、考核、準入等的專業標準,由此,《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應運而生。
1.3 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要
1966年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召開的“教師地位之政府間特別會議”,一致通過了《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至此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認定了教師“專業”的工作性質。由此,掀起了全球“教師專業化”熱潮,以此來保證教師工作的地位,提出對勝任教師工作的專業要求。目前我國,幼兒園教師的構成復雜。既有不同學歷層次的專門院校培養的科班學生,也有來源于社會各個階層和受教育水平的從業者。表現出職業準入門檻低,師德修養、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除此之外,社會對幼兒園教師的認知也存在錯位,認為“只要生養過孩子就可以做幼兒園老師”、“幼兒園的是看孩子的阿姨,不是老師”。由此帶來的對幼兒園教師工作性質的輕視以及專業性的不認可,直接影響了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薪資待遇,造成了優質幼兒園教師從業人員的大量流失。同時,教育具有一貫性,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又是基礎教育的開端,因此,在我國肯定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性地位,明確準入、考核標準,確立清晰的培養目標,對于推進我國教師專業化發展有重要意義。《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出臺正式以文件的形式肯定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地位,滿足了我國教師專業化發展需要。
2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內容解析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結構上分為基本理念、基本內容以及實施建議三個部分,相互支撐,為幼兒園教師的培養、選拔和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標準和依據。
2.1 基本理念: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
基本理念是《專業標準》秉承的指路明燈,專業標準的編訂以及對教師的具體指導時刻秉承著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以及終身學習的指導思想。幼兒為本要求幼兒園教師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需求,并能夠及時提供給幼兒需要的幫助和指導,以幼兒為中心。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師德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因,直接影響教師工作時的教育觀、學生觀。因為幼兒身心稚嫩,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教師工作時的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等師德水平直接影響專業水平。因此以提高教師師德水平作為專業發展的內驅力和原動力。能力為重強調幼兒園教師應具有一定水平的專業能力。因為教育對象身心發展的特殊性,要求教師要以恰當的方式、選擇恰當的時機對幼兒進行指導和幫助,這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出了挑戰。同時,為了滿足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教師必須堅持終身學習。通過國培、省培、園本培訓等形式,“請進來,走出去”不斷的做好職前教育和之后培訓,樹立終身學習意識。
2.2 基本內容: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
《專業標準》中對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的具體操作層面,細化為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并提出具體的14個領域,62個基本要求。縱觀整個專業標準的基本內容,從德、才、能三方面對老師提出系統要求。以德為首,首重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培養教師正確的兒童觀、教師觀,才能在教育過程中秉承科學的教育觀、發展觀。以才為輔,要求教師掌握幼兒發展知識和幼兒保育教育知識以外,還需要具有通識性知識。重在能力,幼兒園教師的能力結構圍繞幼兒的身心特點和教育需求展開,重在環境創設和一日生活的組織和保育,以此來創造適合幼兒健康快樂發展的平臺。
2.3 實施建議全面
《專業標準》從政府、學校、幼兒園和教師四個角度,應用《專業標準》提出具體的操作指導。首先從行政機構出發,為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營造重視發展的大環境。其次,學校作為幼兒園教師從業者的職前培養和職后教育的執行機構,通過《專業標準》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考核教學質量,為提高從業者素質能力提供保證。再次,幼兒園做為用人單位,以《專業標準》作為入職前的選拔考核標準,把好入門關。最后,教師個人應以《專業標準》作為衡量自身專業水平的指標以及下一步專家型教師發展的行動指南,堅持終身學習、專業自主發展。
3 結語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從國家文件的角度肯定了教師專業的職業性質,并對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具體的行動指南,是教師培養、考核、準入的基本指標。幼兒園教師是幼兒發展的專業者、使幼兒游戲的伙伴、知心朋友更是幼兒的研究者,認真研讀《專業標準》,學習領悟《專業標準》精神對教師專業發展意義非凡。
作者簡介:陳希(1989—),女,四川廣安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
(作者單位:鄭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