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銘章 王昱兒
摘要:運動損傷在運動場上是極為常見的,但是由于運動方式不同,所以造成的運動損傷的原因不同。運動損傷后的護理保健工作對于運動者的康復非常重要,因此運動損傷后護理的策略就成為現階段研究的重點。本文主要通過分析運動損傷的原因,提出運動損傷護理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運動者更快康復。
關鍵詞:運動損傷;護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運動成為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形式。但是在運動中很容易造成損傷,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我們要了解一些關于運動損傷后的護理方法,減少損傷后的痛苦并快速的恢復。
1 運動損傷原因的分析
1.1 運動前準備活動不充足
任何運動都需要肌肉預熱并達到一定的溫度,很多運動因為其簡單易上手的特性,誘使著人們一接觸就直接開始運動,往往會忽視掉準備活動。如果準備活動不充分或者不做準備活動,全身肌肉就會處于緊張狀態,肌肉粘滯性高對機體的遲滯性會很大,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程度,機體動作跟不上思維頻率就會出現一些運動者在運動中肌肉拉傷或者關節損傷的情況。
1.2 運動量過大
對于很多運動者來說,運動會使他們感覺到興奮,所以在運動的時間上,運動量就不能很好的控制,會出現長時間的運動和超過自身能承受的運動量,所以身體在透支情況下,機體的部分功能由于缺少氧和必要的能量會出現反應遲鈍,動作不協調發力不均衡等情況,所以運動量過大也是造成隱性運動損傷的一一個因素。此外,由于部分運動場地不具備充分的條件,運動者不能更好的放松和休息,因此受傷的情況屢屢發生。
1.3 運動后缺乏放松
很多運動者在運動完后感覺到非常的累,想要及時休息而忽略了運動后對身體肌肉的放松。運動后機體會產生大量的乳酸乳酸堆積在肌肉組織中如果不把乳酸排泄出去就會造成肌肉酸痛。乳酸堆積過多會造成肌肉反應慢,整體不協調等。所以我們要運動后及時的對肌肉進行拉伸放松,可以采用揉捏、敲打、按壓等方法,促使乳酸通過血管釋放出來。
2 運動損傷的預防
2.1 運動前的準備活動要做的充分
運動前機體肌肉溫度相對較低,肌肉粘滯性高,機體被激活不夠充分,運動是不能達到最好效果。所以要先進行一般性熱身活動,把身體體溫升高,降低機體肌肉粘滯性,使關節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對頸肩背腰等部位進行針對性熱身使這些部位的肌肉溫度升高減輕肌肉粘滯性,使關節囊分泌更多的關節滑液,增加關節的靈活性,減少關節摩擦,就減小了受傷的可能。
2.2 運動的強度要自己把握合適的度
在運動中由于強度過大經常會導致身體疲勞,所以在運動中要大強度摻雜小強度、高速度配合慢速度、運動的次與次之間要有一定的休息時間??刂坪眠\動量能給跟我們的機體帶來更好訓練的同時也能給我們帶來舒適的感覺。
3 運動損傷后的護理
3.1 及時進行身體護理
肌肉拉傷或者關節扭傷。對于這類損傷,一般不需要打針,而是依靠按摩進行治療。在實際運動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扭傷或者拉傷,在對損傷進行護理之前,要先將按摩的地方消毒,并做好撫慰工作,減少傷者的緊張感。隨后利用拍、擦、揉等方式將淤血打散,消除損傷部位的腫脹感和疼痛感。當然,這一保健是需要多次進行的,通常要連續完成2次,如果能夠輔助以酒火,效果會更好。
3.2 加強心理護理
對于運動者而言,養成安全護理意識是保證自身身體健康的一個關鍵因素?,F在很多鍛煉者都盲目地認為高強度的運動能夠保證自身的身體健康,但是他們卻忽視了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提高護理意識。對于個人而言,護理不僅僅是對身體中的各個器官,還涉及到個人心理護理。經實踐研究發現,在運動中,人的心理對運動效果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保持一個強大的心理是運動的前提。這一因素可以有效減少運動過程中出現的損傷,讓運動者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在培養運動意識的時候需要注意幾個問題,分別為:第一,由于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個性存在差異,因此,在運動過程中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保證運動過程的安全,減少運動損傷。第二,心理保健對于個人而言非常重要,甚至和生理保健具有相同的地位。由于很多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并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因此,一旦出現心理上的困惑就要及時解決,為心理健康做好保障。第三,在經歷過運動損傷后,尤其是面對較為嚴重的損傷,一些人可能會對某項運動產生抵觸心理,這不利于個人的發展。因此,在針對身體損傷保健的過程中還要重視對人的心理保健。
預防損傷和損傷后的護理對于運動損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對各種運動產生的損傷,我們要提高自我預防能力護理保護能力。增強平時的護理預防意識,規范運動中的各種行為技能,才能夠有效降低運動損傷,增強損傷保健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董利升.運動損傷的中醫保健療法[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01).
[2] 馮愛云.舞蹈運動損傷與運動保健[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04(09).
[3] 尹偉娜.預防青少年運動損傷之我見--加強自我保健[J].保健文匯,2016 (06).
指導老師:王昱兒,女,回族,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運動康復。
(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