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全
摘要:“三農”問題引起國家越來越廣泛的重視,而農民職業技術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環。湖南作為農業大省,不斷開展農民職業技術教育,提高農民文化科技素質,必將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本文對湖南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歷程與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希望進一步促進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湖南;農民;職業技術;教育
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多年關注“三農”問題,而“三農”問題的解決,離不開農民素質的提升。按照人力資本理論,我們需要不斷增加對農民的職業技術培訓,增強農民自身能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湖南在農民的職業技術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改進提高,促進湖南農村更好更快發展。
一、湖南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歷程與現狀
建國以來,黨和國家就重視農民的職業技術教育。建國之初,農村文盲很多,我們通過多種途徑教農民讀書識字,降低文盲率;后來,我們又創辦農民技術學校,提高農民技術水平;上世紀80-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我們通過職工大學、電視大學、中專、技術學校等不斷提高農民文化技術水平;我們實施了義務教育法,不斷提高國民文化素質;2000年后,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城市對農村的影響越來越大,農村經濟不斷發展,各級各類農民培訓學校也如雨后春筍不斷發展,新農民、新農業、新農村不斷出現,“三農”處于蓬勃發展之中。
1、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培訓體系逐步建立
我們逐步建立了縣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廣播電視大學、農村職業院校、職業中專、農業大學、科研院所等等組成的農民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湖南農業大學在農業技術研究和農業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績,農業科研院所在農業技術研究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我們的袁隆平院士,一直是我國農業科研技術推廣的一面旗幟。2019年,湖南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850.2億元,比上年增長3.5%。
2、農民職業技術教育投入增加,規模不斷擴大
湖南各地州不斷加大對農民的職業技術培訓,投入陽光工程和農民技術培訓工程的資金不斷增長,培訓規模不斷擴大。例如桂陽縣近年來充分發揮黨校、職校、農校的職能作用,全方位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每年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人員達3萬余人次,有效促進了農民技術提高和相關產業不斷發展。
3、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2017年,永州市啟動農村人才培訓戰略,計劃用4年時間免費培育5萬名新型職業農民。當年5月,該市以永州工貿學校為載體,創建永州市農村黨員和青年農民培訓中心,通過學生自主選擇課程,積極對農民進行技能培訓,解決農民關切問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二、湖南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1、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管理體制問題
目前,全省和各市州并沒有一個專門機構對農民技術培訓進行管轄,其中涉及農業部門、教育部門、科技部門、人事部門等眾多部門,如何發揮各個部門的協同作用取得最大效益,便成為一個關切的問題。另外,學員培訓的事前、事中、事后的過程管理,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否對農民的培訓效果進行持續追蹤并不斷改進?值得管理部門深入思考。當前,新生代農民工越來越多,如何對這一特殊群體進行有效的培訓,也是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組織者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2、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經費投入問題
政府財政不斷增加了對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的支出,并通過各項工程予以保障。但顯然面對農民日益增加的培訓需求,經費是緊張的。并且,農民一般需要犧牲工作和休息時間來進行培訓,是否能給予農民相應的補償,以調動農民技術培訓的積極性?
3、農民職業技術教育模式問題
哪些學員參加培訓?課程如何安排?如何銜接理論與實踐問題?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能接受這些技術課程嗎?培訓后農民實踐操作怎樣?存在哪些問題?課程開設、培訓班的開展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了嗎?這是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組織者和參與者都必須關心和解決的問題。
4、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師資問題
從省內眾多案例來看,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的師資大多是臨時抽調的。如果能有部分專家教授,能長期關注農民培訓問題,并常年下到田頭和山頭,對農民進行現場教學,并與農民長期保持聯系,這對促進科學技術在農村的推廣,無疑是一件好事。現在,扣扣、微信、網絡教學等等都很方便,這也是專家教授與農民溝通的有效方式。而在一些鄉鎮,農民職業技術培訓人員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這也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
三、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的國際經驗
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都比較重視農民的職業技術教育。在美國,農民享有很高的地位,農民的兒子也必須經過嚴格的農業技術培訓才能成為農場主,國家對農民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予以立法保障。在德國,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都非常重視職業技術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在德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德國的“學徒制”非常有名,農民在從事農業前必須接受三年時間的專門培訓,而進入農業部門后還有三年時間的學徒時間,之后通過考試合格拿到資格證書,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農民。在英國,一向對職業技術培訓非常重視,正是因為如此,才鑄就了發達的英國經濟。
在日本,建立了各個層級的農業技術培訓學校,對各個層次的農民進行專門培訓,如本科、一般大學、高等學校和準入學校等等,不同學校培訓對象和要求都不一樣。在韓國,從對農民多方素質的培訓到農漁民培訓再到更高級別農民的培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體系。
總之,國外的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具有較高地位,具有長期性,注重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農民的不同層次進行專門培訓,并予以立法和充足經費保障,這是值得國內借鑒的。
四、促進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對策
1、充分調研,合理設置課程
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的組織者要對當地的經濟和產業情況細致調研,詳細了解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技術培訓要求,合理設置相關課程,采用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授課,合理分班,注重教學效果,加強培訓后期管理,真正做到解決當地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題,促進農民增收和區域經濟發展。
2、加強新生代農民培訓
隨著時代的發展,老一輩農民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取代他們的是新一代農民工。不同于老一代農民,新生代農民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他們思維活躍,見識開闊,如何對他們進行職業技術培訓,夯實農村的新生代力量,是政府主管部門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3、不斷增加經費投入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農民職業技術培訓的經費不斷增加,但相比農民的需求和相應支出的增加,經費還需不斷增加。除了政府投入之外,可引導成功企業家、農村合作社等社會資本進行投入,不斷加強農民職業技術培訓,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4、注重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
當前各地政府部門組織的農民職業技術教育更多是短期培訓形式,缺乏長期教育,對于知識渴望強烈的部分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他們在接受職業培訓的同時,可能更需要長時期的學歷教育,以更好提升自己,這在國外是比較常見的。所以,我們可以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注重發展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的多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
5、采用在線教育等網絡教學方式
現在網絡發展越來越快,在2020年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得到飛速發展,其實這可能也是今后教育的一種趨勢。在這之前,教育部門和相關院校已經制作了大量的網絡課程,這是一種共享教育資源的良好方式。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師資是個問題,但是在線教育可以讓農民接觸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名師,采用活潑的視頻方式,名師與農民一起探討共同關心的技術問題,這必將有力促進農民技術提高和農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祝禮胤.我國城鄉子女教育投資理財策略分析[J].時代金融,2017(08):249+254
[2] 白乃心.農村中等職業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研究——以湖南省為例[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7
[3] 李正忠.農戶對子女高等職業教育投資研究——基于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的調查[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7
[4] 歐陽妍俞.現代農民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研究——以湖南省為例[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