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欣雨
摘要: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一個和諧美好的家庭對任何家庭成員都有極大的幫助,但并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和睦相處的。為什么家庭不再和諧?和諧家庭對長輩、后輩以及平輩有什么影響?我們該如何經營一個和諧的家庭?以下是筆者的見解。
關鍵詞:和諧家庭;家庭矛盾;尊重
一、前言
家庭和諧才會促進社會和諧,目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大量的矛盾出現在家庭中,想要家庭和諧相處,就要杜絕一些不必要的矛盾。過多的爭吵、矛盾會將親情消失殆盡,離家庭和諧共處越來越遠。
二、不和諧家庭的形成原因
(一)不良習慣
大部分的男人都喜歡抽煙、喝酒、打游戲。且不說抽煙有害健康,很多女人和孩子甚至都不喜歡煙的氣味。其次喝酒可以適量,但過度的飲酒會使人精神亢奮,往往也會造成夫妻矛盾。一些年輕人貪圖享受,游手好閑不工作,甚至做個啃老族,整天衣來張手飯來張口,不聽家人的勸阻,樂享其成。還有的年輕人“嫌棄”老人不注意衛生,太不拘小節,而舊觀念的老人對一些新鮮事物無法接受,對年輕人的生活狀態也感到不滿。年輕人易急躁,秉著尊重老人的心理會默默忍受,但矛盾一天天積累,一觸即發。
(二)性格差異
男子受到古代傳統影響,認為作為一家之主,渴望領導一切,喜歡大男子主義的形式作風。但任何人都不喜歡被支配,就算此人是她的丈夫或者父親。在現代社會的新興時期,女子在這種被支配下,渴望打破、逃脫這一切,更激發沖突,矛盾。
(三)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古語云:“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作為母親,孩子就是“心頭肉”,血濃于水的母愛情懷將孩子保護在臂膀之下。父親的嚴厲,母親的強硬,孩子成了矛盾的激發點。又有太多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把孩子送到老人身邊,而隔代親的老人對孩子的縱容行為,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看來就是毀了孩子的前途,想將孩子帶回身邊,老人不舍得,爭吵不斷。
(四)經濟問題
現在社會競爭力太大,出人頭地越來越難。事業上的不如意造成了經濟壓力,衣食住行的條件在原地踏步,便有了種種挫敗感,把所有的壞情緒都積壓在心里。回到家中,面對車貸、房貸以及孩子的教育基金、老人的贍養費等等,讓其不堪重負。家人不斷的嘮叨、埋怨,又感到無助,矛盾增加。
三、對家庭成員的影響
(一)對長輩的影響
老人都喜歡家里其樂融融的,發生爭吵,他們往往會想得多,甚至會認為是自己的過錯。因此,長輩的身心健康就會受到影響。如果在一個和諧的家庭中,不僅會促進老人的身心健康,還會使他們延年益壽。
每一位父母都是偉大的,年輕時為了孩子放棄太多太多。在長輩眼里,兒女無論多少歲都還是個孩子,他們還會將好吃的偷偷給孩子帶回來。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孩子夫妻和睦,兒孫滿堂,無疑是最大的幸福。
(二)對平輩的影響
1、夫妻感情
夫妻關系是所有關系的第一位,夫妻不和睦,就會影響其他一切關系。只有夫妻恩愛,長輩才會放心,孩子才會幸福。筆者認為,作為妻子一定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經濟獨立了,花錢也不會有任何負擔。若總依靠丈夫,甘當一個家庭主婦,久而久之,丈夫的心里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妻子的價值和地位就會下降,同時矛盾也會上升。作為丈夫,要鼓勵妻子有自己的追求,要尊重妻子的選擇,給彼此一個空間。
2、兄弟姐妹情誼
對于家里的兄弟發生矛盾,造成不和諧,往往是利益的關系。在面對切身相關的利益下,兄弟姐妹就僅剩表面的和諧。其次,還有來自父母的偏心。小的時候可能只是爭風行為,長大后,不受寵的孩子心理會經過長時間的發酵,來次大爆發,與受寵的孩子,甚至與父母進行更大的沖突。
(三)對后輩的影響
1、未來發展
和諧的家庭帶來好的家庭教育,形成好的家風。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一代影響一代,家人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他得到的家庭教育和所處的生活環境雖然不會決定他的未來,但一定會影響他的未來。無論發生什么,父母的矛盾一定不要波及到孩子,孩子總是無辜的。
2、性格特點
父母要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影響。現在就會有一些孩子因為父母的爭吵,變得沉默寡言,封閉自我,甚至造成性格扭曲。從而對親情十分淡漠。
四、如何經營和諧家庭
(一)家人之間多溝通,多交流
不要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壓力,即便沒有知心的朋友,但還有家人。家是溫暖的港灣,是心靈的慰藉。將工作、生活上的煩惱都說出來,一家人一起面對,即便不能解決問題,但是多個人就多一份力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個人的思想都有了改變,多溝通、多交流,你才能知道對方在想什么,才能理解對方的想法。一個和睦的家庭,并不意味著沒有爭吵,而是遇到矛盾能夠及時化解。
(二)將心比心
一家人一起生活難免遇到磕磕絆絆,退一步海闊天空,要設身處地思考,將心比心。不要計較付出多少,經營一個家庭,在于每個人的努力。一家人在一起,房、車、錢都不重要,如果家里充斥著爭吵和暴力,即使生活條件再好,家終究有散的那一天。要學會尊重家人,關愛家人,相信家人。
(三)尋求幫助,及時調解
雖然古語說“家丑不可外揚”,但家里的矛盾達到一個程度時,為了挽回和諧的家庭,仍然需要讓外人介入。俗話說,“旁觀者清”。一般家庭矛盾身處中心之人,是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的。矛盾到最后,就變成了“我一定不能輸的”信念,就只是雙方單純的爭吵,把矛盾的本身忽略掉,這時就要尋求幫助,找社區服務進行調解。
五、結語
構建和諧家庭,信任為先。人無完人,不要糾結一點小矛盾,用心對待每一件事,用愛與包容對待每一個人。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孩子是一個家庭的中心,家人說的每句話,做的每件事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百善孝為先”,老人是一個家庭的開始,他們一輩子的付出都是為了這個家。妻子(丈夫)是一個家里的中流砥柱,為家里帶來好的生活,為家里好的條件竭盡全力。這其中,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熱愛生活,家人團結,構建和諧家庭,社會也就團結。
參考文獻:
[1]黨志強.顏之推家訓思想對構建現代和諧家庭的啟示[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10):287-288.
[2]潘陽.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和諧家庭建設內涵分析[J].智庫時代,2020(05):182-183.
[3]黃桂霞. 讓和諧家庭成為夢想啟航的地方[N].中國婦女報,2018-10-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