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多地有關食品安全問題新聞的曝出,人們更加關注食品的衛生和安全檢查,對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在當前的食品生產中,工廠生產各環節所帶來的污染的情況屢見不鮮,還存在少許食品生產商家在沒有取得衛生許可證的前提下進行食品加工,導致食品的衛生和安全受到影響,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大食品的安全檢驗力度。本文通過介紹食品加工中存在的污染,探索有效實現食品安全檢驗的途徑。
關鍵詞:食品加工;污染;安全檢驗
食品加工過程對衛生的要求極高,衛生不達標的食品由于缺少相應的殺菌步驟和真空環境,導致大量細菌附著在食品中,導致食品中可能存在破壞人體機能的病毒。避免食品加工污染,不僅能有效防止疾病傳播,更能保障社會穩定發展。食品生產者應當規范生產,食品檢測者和監督者也應當履行職責,有效監管食品安全,保障食品的衛生和質量。
1 食品加工污染帶來的嚴重危害
食品作為人在日常生活中攝入能量的主要來源,對人的營養和健康都會產生直接影響。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受到污染,會導致污染物隨著食品進入到人體內,從而破壞人的身體機能,疾病也隨之而來。同時,社會中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就會降低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各類食材價格的變動將會對市場造成嚴重影響,影響社會穩定性。
2 食品加工污染的種類及具體表現
食品在加工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多方的污染。①物理污染,在食品生產過程中食品原料中混入雜質,無害的雜質將會降低食品的營養性,而有害的雜質嚴重時會造成食物中毒,影響食用者的身體健康[1]。②化學性污染,化學合成物進入食品中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響,食品生產企業為了保證食品加工完成后的色、香、味以及食品的保質期,添加了大量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劑等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這些都屬于化學污染。③生物污染,生產車間內存在衛生問題會導致微生物與食品相互發生一些反應,直接導致食品受到污染。④食品加工機械設備沒有達到衛生檢測標準,在生產時也會有設備的重金屬進入到食品之中,造成食品污染。
3 進行食品安全檢測的途徑
食品生產者和食品安全檢測者應當通過多種途徑有效檢測食品的安全性,保證流入市場的食品都能夠被放心食用,有效檢測食品中的成分、細菌含量以及各項元素指標,防止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
3.1 儀器檢測法檢驗食品加工中的物理污染
使用專業的食品安全檢測儀器,對食品中的各項指標進行數據化呈現,從而直觀的表現出食品安全檢測結果。儀器檢測法又稱為物理檢測法,通過利用專業設備對食品物理性能的拆解精準分析食品的成分,從而實現安全檢測。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生產標準,同時也具有明確的成分組成標準,某項指標的偏高或偏低都預示著食品質量的不合格,通過對食品質量的整體檢驗,可分析企業加工過程是否存在污染[2]。此外食品加工過程中如果出現污染,那么相關的細菌會和食品中的成分進行化學反應,從而產生新的物質。將檢測出的成分與食品的標注成分進行對比就可以看出生產流程是否符合標準,從而達到食品安全檢測的目的。
3.2 化學檢測法檢驗食品加工中的化學污染
此外還可以采用化學分析法對食品進行化學分析,檢測其中是否含有化學污染物。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偽裝蛋白質,商家在生產時加入化學原料會對食品的安全性造成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通過化學分析法來檢測食品的化學成分,避免化學原料對人體造成危害[3]。目前常用的化學分析法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是通過化學反應對生成物和分解物的質量進行對比,經過化學公式計算出原本成分的含量,檢測是否混入其他化學原料。
3.3 電極檢測法檢驗食品加工中的金屬污染
最后還可以通過電極檢測法對食品安全進行檢測,防止金屬污染物對人體造成危害。攝入過量的金屬以及重金屬會對人體的神經結構造成破壞,產生金屬中毒的現象,此類疾病極難治愈,危害較大,因此對于金屬的檢測是不可獲取的。電極檢測通過電極對離子的吸引原理,分析檢測的離子活度,從而進行金屬檢測分析。離子檢測法同樣可以提供詳盡的數據支持,對于生產者改進生產方式也能夠提供有效建議,保障食品安全。
4 結語
食品安全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探討食品加工污染,有效避免相關污染,是保障食品安全和衛生的有效途徑,通過食品安全檢測提升對于食品的認知和公信力。生產者應當嚴格控制生產衛生標準,避免出現加工污染造成食品安全問題,檢測部門也要通過多種途徑對食品安全進行有效檢測,避免污染食品流入市場,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參考文獻
[1]黎曉林.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其安全檢驗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 2018(33):114.
[2]龐書亮.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其安全檢驗探討[J].現代食品,2018(01): 109-110+113.
[3]龔景龍.關于我國食品加工中的污染及其安全檢驗研究[J].現代食品,2017(19):12-14.
作者簡介:楊舒(1989—),女,河南南陽人,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食品加工與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