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麗
(江蘇省血液中心,江蘇 南京)
輸血治療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手段,對出血性疾病患者而言,及時有效的輸血治療不僅可使血液循環穩定性得以維持,還能為臨床療效和生命健康提供保障。輸血前的血液檢驗工作,其根本目的是降低輸血性溶血發生率,保證患者輸血安全,進一步提高治療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凝聚胺技術作為新型技術之一,其不僅可對溶血性輸血反應進行有效預防,還能提高檢出速度,縮短檢驗時間,所以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將2016 年12 月至2019 年3 月在本院體檢的80 例健康者作為研究樣本,現作以下整理報告。
將2016 年12 月至2019 年3 月在本院體檢的80 例健康者作為研究樣本,參照奇偶數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0 例中24 例男,16 例女,年齡在18-60 周歲范圍內,平均年齡(43.8±11.5)周歲;實驗組40 例中25 例男,15 例女,年齡在18-60 周歲范圍內,平均年齡(43.3±11.2)周歲。組間以上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對比價值。納入標準:①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②不存在其他血液系統疾病或影響檢驗結果的疾??;③意識清楚且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排除標準:①正處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婦女;②患有精神疾病、昏迷、休克者。
儀器與設備:準備好凝聚胺溶液(R2 液)、低離子溶液(R1 液)、懸浮液(R3 液);抗-D 單克隆抗體、抗球蛋白試劑、血清標準品及血清離心儀。于晨起空腹狀態下對獻血者的血液樣本進行收集。
對照組鹽水法血液檢驗操作:以《輸血醫學》中相關程序為依據開展各項操作,并對血液進行檢驗。實驗組凝聚胺技術操作:準備兩支試管,其中1 號試管中置入2 滴體檢者的血清和獻血人員的紅細胞懸液1 滴,紅細胞懸液的濃度介于3%-5% 之間;2 號試管中置入1 滴體檢人員的紅細胞懸液和2 滴獻血人員的血清,紅細胞懸液的濃度同樣要求介于3%-5% 之間,按照凝聚胺技術試劑盒上的要求進行相應的操作。由2 名具有豐富經驗的實驗室檢查人員對體檢者的血清進行檢測,將檢驗結果記錄好,并進行最終的分析和總結。
比較兩組臨床檢驗結果的差異。分析實驗組凝聚胺非特異性與特異性凝聚消失時間。
選擇統計學軟件包SPSS22.0 處理涉及到的全部數據,其中的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以(%)s)進行描述,展開比較時則各行χ2檢驗、t 檢驗,P<0.05 證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對血液檢測敏感度比對照組對血液檢測敏感度高,兩組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所示。

表1 兩組檢驗結果比較
實驗組非特異性凝聚10s 內的消失率、20s 內的消失率分別為50.0%、45.0%,180s 內非特異性凝聚完全消失,180s后特異性凝聚并未消失,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實驗組凝聚胺非特異性與特異性凝聚消失時間
輸血治療對臨床各種血液性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其對維持血液循環穩定性,改善血液循環狀態,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作用十分突出。由于患者自身血液成分與輸注血液成分間進行比較差異明顯,所以輸血反應發生率較高,而這不僅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不利影響,還會大幅度弱化臨床療效,甚至會增加病死率[2]。相關研究和臨床實踐證實[3],開展輸血治療工作前,對相關血液進行檢測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血液成分和輸注血液成分兩者間的配合比,降低輸血期間各種并發癥的風險發生率,保障臨床輸血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臨床治療效果及患者生命安全得到優化。目前臨床多選擇鹽水法進行血液交叉配血檢驗,盡管其表現出檢驗結果快速、操作過程簡單方便等優點,但因為檢測靈敏度較低,很容易將不完全抗體的情況遺漏掉,導致輸血臨床效果明顯降低,增加輸血性溶血發生率,最終使疾病的治療效果、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影響[4]。
相關文獻報道[5],在血液檢測中運用凝聚胺技術,可有效保障患者的輸血安全性和有效性。凝聚胺技術是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新型檢測方法之一,其在不完全抗體檢測中的應用較多,凝聚胺技術主要通過RBC 表面唾液酸特性科學有效的綜合作用產生出來,從而將非特異性可逆凝聚產生出來。相比于常規輸血檢測方法,凝聚胺技術進行IgG 抗體檢測以及配血檢測時可顯著縮短花費的時間,促使患者自身血液成分和輸注血液成分間的配合比進一步提高,降低溶血性輸血的發生概率。凝聚胺技術對血液檢測結果進行判斷的依據是非特異性反應、特異性反應消失時間,而常規檢測往往只是參考RBC 凝聚判斷患者機體特異性抗原反應,所以凝聚胺技術具有更好的靈敏度,并且可直接觀察到應用效果,整個操作過程簡單方便,可準確鑒別交叉配血、血型,預防和減少溶血性輸血反應[6-8]。
此次研究發現,實驗組對血液檢測的敏感度與對照組間相比,出現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凝聚胺法特異性與凝聚胺法非特異性的消失時間的比較結果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得到以下體會:凝聚胺技術運用于臨床輸血檢驗中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反應速度快、靈敏度高等優勢,可對溶血性輸血反應進行有效預防,具有在臨床中大力推廣和全面普及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