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春
(內蒙古通遼市蒙醫整骨醫院,內蒙古 通遼)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出現突出的刺激感,對馬尾神經根造成一定的壓迫,從而表現出一系列的癥狀,其中主要表現為腰腿疼痛,有麻木感等,其發病率和致殘率較高[1]。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治療,為一種有創性的治療方式,治療風險大,恢復期長,費用高。采用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體抗炎類藥物、激素治療該病,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病痛程度,但是存在較大的副作用[2]。腰椎間盤突出癥屬蒙醫“白脈病”的范疇,蒙醫屬于“尼如乃胡英”病[3]。蒙醫學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有著很長時間的治療研究,除傳統藥物治療、針灸、推拿外,蒙醫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很多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獲得顯著的效果。此次的研究將蒙醫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并進行了分組對照,從而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選取優質的護理方法,改善患者的病情。
將2018 年5 月至2019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106 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被分為兩組,其中的53 例納入到對照組中,另外的53 例納入到觀察組中,患者均自愿參與,經臨床診斷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腰部疼痛可放射至臀部、下肢,意識清醒,依從性良好。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參照《蒙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標準:①腰部有外傷史,或者是曾經受到過風寒,腰部疼痛感放射到臀部及下肢;②脊柱側彎,腰椎無生理弧度,病變部位表現為椎旁有壓痛感,并放射到下肢,腰部不能進行活動;③做直腿抬高動作,或者是進行試驗結果顯示為陽性,膝、跟鍵呈現出較弱的反射,或者是反射消失,拇趾背伸力減弱;④進行X 線檢查顯示出脊柱有側彎,腰椎生理無前凸,椎間盤有可能變窄。進行CT 或MRI 檢查能夠顯示出突出部位及突出程度。
1.3.1 對照組
所有患者均按照常規的護理方法來進行,具體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腰椎間盤突出癥常規護理干預方法、作用、效果及注意事項,實施日常生活等護理,觀察患者病情,指導患者佩戴腰圍進行床下活動。
1.3.2 觀察組
患者實施蒙醫護理:(1)急性期:①告知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14-21d,不得久坐,并保持床面的堅硬性,使之來緩解其腰椎負擔,關心患者日常生活,積極為其提供幫助;②遵照醫囑為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服務,詳細向其講解推拿治療的目的、內容及注意事項;③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告知其負面情緒將對其病癥的康復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的疏導,贏得患者治療的配合。(2)亞急性期:待患者的疼痛感得到一定的緩解后,可指導其進行早期功能鍛煉,使之有效增強其腰、背部功能性,以輔助于推拿治療取得良好效果,實施該措施期間應注重對腰部護具的使用,后期可結合患者的病情逐漸增加鍛煉強度。(3)慢性期:①對患者的腰部負荷壓力進行緩解,叮囑其不得過度勞累,強化對其腰背肌功能的鍛煉以盡快實現病癥的康復;②告知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鼓勵其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病癥的治療。
應用下腰痛評價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ociation,JOA)評價患者腰腿部疼痛度,輔助觀察下肢活動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直腿抬高情況。應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0 分表示無痛,10 分表示劇烈疼痛。按照腰間盤突出癥護理效果評價患者依從性。應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的滿意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專業技能、護理禮儀、情志護理、自我感受、飲食護理、起居護理等,滿分100 分,≥90 分為滿意,70-89 分為較滿意,<70 分為不滿意。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評價,包括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意識功能、情感功能,得分與患者的生活質量成正比。
在進行護理之前兩組患者的各評分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后所有患者的JOA 評分均上升,且VAS評分下降,同時,觀察組提高或降低的幅度更大,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JOA 和VAS 評分比較(分

表1 護理前后兩組JOA 和VAS 評分比較(分
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臨床骨科中高發性病癥,該病癥多由機體腰椎間盤功能的退化及損傷所致,患病后,將導致機體的脊柱內外力平衡性出現失衡現象,致使其椎間盤髓核不斷突出,使得其腰椎神經根遭受到壓迫,表現出腰椎僵硬以及疼痛等不良癥狀[5]。當前,臨床上多以西醫藥物及手術治療方式來治療該病癥,其中給予患者藥物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但是治療效果不顯著且復發率較高,而手術治療方式的實施又將對患者產生一定的創傷性,且其診療費用較高,不易被患者所接受。近些年來,隨著蒙醫學的不斷發展,各種治療手段被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中,研究表明,對該病癥患者實施蒙醫傳統護理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體位移現象,促使其脊柱內外力學達到平衡性,緩解其神經根壓迫癥狀,恢復其正常腰椎功能[6,7]。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JOA 評分和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JOA 評分較對照組明顯提高,VAS 評分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采用蒙醫護理治療有益于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恢復效果,減輕患者的疼痛,提升腰椎功能,并且減少了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