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美融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升,人們對醫療護理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在這種形勢下,為了滿足不同患者對護理的高要求,就出現了一些科學性強、全面且周到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次研究主要探究的為優質護理措施,這種護理方式是以“人性化護理”為原則,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最佳的護理干預措施,以全面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適度與護理目標,給患者提供最為優質的護理服務[1]。本研究主要探究對骨傷科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研究資料均來源于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是本院在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骨傷科患者共計60例,患者主要以骨和關節損傷為主,全部患者均經過嚴格篩選納入研究中,全部患者均簽署同意書,然后將全部患者平均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有30 例。下面分別介紹一下兩組患者的基礎情況:
在觀察組30 例中,男性患者有20 例,其余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為18-59 歲,傷后平均就診時間1.5d,主要包括臂骨骨折、腿骨骨折、股骨骨折、胸腰椎骨折等。
在對照組30 例中,男性患者有15 例,其余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為18-58 歲,傷后平均就診時間1.8d,主要包括臂骨骨折、腿骨骨折、股骨骨折、胸腰椎骨折等。
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情況,具有較高的相似性,能夠進行下面的比較分析。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主要內容為:
1.2.1 優質護理的內涵
優質護理干預要從患者入院開始就實施,一直到患者出院,通過觀察我們明確,在患者剛入院的時候,對患者主要實施的護理干預措施就是生活護理[2],要為患者提供系統護理,不僅要完善生活護理,方便患者的生活,而且要實施有效的治療護理,要嚴格按醫囑進行各種治療與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護理干預措施,包括床上大小便的護理、口腔、皮膚護理、病情觀察等,全面提升患者的舒適度,使患者積極配合各項醫療操作。
1.2.2 環境舒適的護理
要為患者構建良好的住院環境,給患者提供整潔、溫馨、干凈的住院環境,每天定時開窗通風,及時為患者更換床單、被褥等,定時協助患者翻身,給患者進行按摩,防治褥瘡的產生。注意環境的潔凈指數,空氣濕度和操作人員本身要嚴格實施無菌處理。護理人員要及時明確患者的要求,并盡量滿足。
1.2.3 健康指導
通常情況下,在手術治療后7-10d 囑患者要保持平臥位休息,如果為四肢骨折患者,可用柔軟物體將受傷肢體略墊高,注意不要壓迫,盡量減少出血[3]。對患者進行有效的疾病方面的健康宣教,增加患者的認知度,鼓勵患者多活動未受損部位,促進血液循環,縮短恢復時間。與此同時要耐心指導患者家屬給患者提供科學、健康的飲食,飲食要葷素搭配,確保足夠的營養元素攝入,囑患者要多吃新鮮的蔬菜與水果,預防便秘發生。
1.2.4 預防并發癥措施
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對患者的整體情況要做到全面把握,以確保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在護理期間要應教會其咳嗽訓練,促進痰液順利排出,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4]。
1.2.5 有效溝通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很多骨傷科患者都存在不良情緒,由此所造成的心理問題較為復雜,而如果患者存在不良的心理,那么就會影響理想治療效果的達成,所以,護理人員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指導患者按照正確、健康的方式配合生活和治療。并鼓勵患者向護士傾訴,找到正確的發泄方法,緩解患者的負性心理,促進理想治療效果的取得[5]。
將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歸總,并采用SPSS20.00 統計學軟件分析,若得到的P<0.05,則表示結果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
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的滿意度
臨床骨傷科收治的患者多為骨折患者,患者通常為突然受傷導致骨折發生,因此在身體與心理方面均受到很大的打擊,除了患者入院后要積極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外,要想取得理想的療效,還需要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6],而通過實踐研究我們發現,若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可能不能滿足患者的高要求,所以一定要找到更加有效且科學的護理方法,本研究主要實施優質護理,這種護理方法科學、有效且全面,能夠給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以全面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適度,促進有效治療效果的取得[7,8]。
總之,將優質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在骨傷科患者的護理中,能夠取得理想的干預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