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彩
(廣東省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佛山)
初產婦在圍產期極易因對自然分娩所造成的疼痛或者剖宮產手術的恐懼等等,而出現情緒的起伏變化,因而造成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容易讓產婦在圍產期的睡眠質量下降,無法保證休息,給產婦的順利分娩和產后恢復帶來不利影響[1]。本文分組對比了在本院進行分娩的92 例初產婦在接受圍產期不同護理干預模式前后的相關指標,探討優質護理模式對初產婦產后不良情緒及睡眠質量的臨床效果。
按照本研究需要,對2018 年4 月至2019 年11 月在本院生產的產婦相關臨床資料進行收集整理,篩選其中符合本次研究需要的初產婦92 例作為研究樣本,并依據所選產婦在本院圍產期所接受的護理方式,均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優質護理)。所選樣本的年齡、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組間比較,其差異對相關指標的分組對比結果無影響,表明指標的組間對比有可比性(P>0.05)。詳見表1。
表1 所選初產婦臨床一般資料分組對比[n,

表1 所選初產婦臨床一般資料分組對比[n,
分組 例數護理方式平均年齡(Y)平均孕周(W)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高中以上對照組 46 常規護理 28.6±2.4 28.6±2.4 7 26 13觀察組 46 優質護理 28.6±2.4 28.6±2.4 9 24 13 P 值 - - <0.05 <0.05 <0.05
1.2.1 本研究所選對照組初產婦接受圍產期的常規護理模式,予以各項基礎護理干預措施。
1.2.2 本研究所選觀察組初產婦在給予各項基礎護理干預措施的同時,增加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包括:(1)優質環境護理。對產婦產房進行布置,在保證清潔干凈的基礎上,對產房和各項用具樣式、色調精心選擇,利用暖色調的心理調節功能來輔助緩解產婦產后的負面情緒和不良心理,調整好病房的溫濕度、通風[2];(2)結合初產婦的不同教育程度、心理狀況、家庭條件,使用視頻、微信APP、宣傳冊、人員宣講等多種方法,對產婦進行圍產期的健康知識、分娩流程等方面的宣教,協助產婦提高對圍產期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3];(3)睡眠指導。指導產婦健康睡眠,在保持環境安靜整潔的同時,結合科學哺乳、產后形體恢復等知識,幫助產婦在產后有一個良好的睡眠[4];(4)產后康復訓練。結合初產婦產后的情況,為其推薦產后康復訓練方法,協助其通過訓練過程中呼吸調整、肌肉鍛煉等方法,盡快恢復[5];(5)針對初產婦因宮縮、剖宮產手術等造成的疼痛,在進行準確評估的基礎上,根據其疼痛程度采取心理調節、藥物鎮痛等方法,對產婦進行疼痛干預,減輕其疼痛對產婦分娩和產后恢復的不利影響[6]。
1.3.1 不良情緒評分
該指標包括焦慮評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評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兩項指標。指標評價方式采用專業的測評量表,對所有參與本研究的初產婦在接受相關護理前及接受相關護理干預的產后第3d,分別進行測評打分統計,并按照各組產婦的得分計算比較兩組初產婦的指標平均分值,分值與不良情緒程度成正比。
1.3.2 睡眠質量評分
使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7]對兩組產婦在接受相關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進行打分評價,記錄并對比兩組產婦的指標均值。分值與睡眠質量成反比,分值越低表明睡眠質量越好。
對兩組初產婦在護理前后的不良情緒及心理測評結果顯示,在接受相關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的兩項指標評分均值都明顯比對照組低,表示其不良情緒有了更大幅度的緩解。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不良心理狀態評分分組比較

表2 護理前后不良心理狀態評分分組比較
分組 SAS 評分 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P 值 護理前 護理后 P 值對照組(n=46) 61.2±5.0 47.5±2.2 <0.05 59.5±4.5 46.3±2.8 <0.05觀察組(n=46) 59.4±4.5 42.5±2.5 <0.05 60.2±5.45 41.2±4.2 <0.05 P 值 >0.05 <0.05 - >0.05 <0.05 -
對兩組產婦所進行的匹茨堡睡眠質量測評結果顯示,兩組產婦在接受護理干預后的產后PSQI 評分都較護理前明顯降低,表明睡眠質量都有了明顯改善,觀察組產婦的睡眠質量改善情況好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護理前后兩組初產婦PSQI 評分分組比

表3 護理前后兩組初產婦PSQI 評分分組比
images/BZ_272_177_1760_1186_1819.png對照組 46 13.50±1.50 7.50±1.35 <0.05觀察組 46 12.45±0.85 5.25±0.50 <0.05 P 值 - >0.05 <0.05 -
產婦分娩是人類繁衍的自然生理進程,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容易因對分娩過程的恐懼和疼痛的影響,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往往出現一些不良的情緒和心理,使產婦休息和睡眠質量得不到保證,給產婦的順利分娩和產后身體恢復都帶來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初產婦,因缺乏分娩經驗,更容易出現對分娩的恐懼[8]。對初產婦實施圍產期的優質護理干預,通過對初產婦的相關知識宣教、心理調節和睡眠指導、針對性鎮痛治療等措施,可以有效引導初產婦科學、積極地面對,配合醫護人員共同做好產褥期的治療和康復。本次研究相關指標的統計及比較分析結果,也充分佐證了優質護理干預模式的臨床效果。
綜上,對初產婦圍生期實施優質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明顯緩解其產后不良情緒和心理,極大地改善初產婦的產后睡眠質量,有利于幫助初產婦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加快產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