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呼吸衰竭是臨床上較為嚴重的一種病癥,患者在發病后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下降、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缺氧等癥狀,給患者的多方面均造成不利影響,當前在臨床上通常是借助機械通氣方法進行治療干預[1-2]。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在對呼吸衰竭患者實施治療過程中針對性提供科學有效護理方案進行干預,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效果,使患者取得較好的預后效果,本文對呼吸衰竭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取得了理想的干預效果,現將相關護理情況介紹如下:
研究資料出自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是本院在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00 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標準,隨后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劃分為對照組(50 例)與觀察組(50 例)。
在觀察組5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20 例,患者的年齡為60-80 歲,平均年齡為(70.50±2.98)歲。
在對照組5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25 例,患者的年齡為60-82 歲,平均年齡為(71.85±3.00)歲。
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具備較強的可比較性。
對照組:入院后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3]。
觀察組:對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方法,主要內容為:
1.2.1 要求護士要統一著裝,面對微笑地接待患者,對患者要態度和藹,給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動為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幫助患者和家屬盡快熟悉醫院環境,主動自我介紹后,通過交流及臨床資料,了解患者整體情況,通過疾病手冊或口頭教育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疾病情況、治療方案、相關注意事項等[4],增強患者和患者家屬的認知度,這對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是有促進作用的。
1.2.2 為患者提供舒適病房環境,要根據實際的季節調整室內溫度與濕度水平,要仔細觀察患者出現的不良心理,在發現患者出現焦慮、不安、緊張等情緒的時候要主動找原因[5],并實施針對性地干預,通過交流,了解患者日常飲食習慣,制定針對性飲食方案,在最大化符合患者習慣的基礎上滿足每日所需能量,給患者提供易消化、高熱量、高纖維、高蛋白類食物,不要給患者吃刺激性的食物。
1.2.3 護理人員要注意在夜間查房護理期間要盡量減少噪音,應謹慎操作,最大限度減少對患者的干擾,確保患者充足的休息;每日為患者提供大于1500ml 的溫開水,指導患者并要求其掌握縮唇呼吸方法,常飲水能夠避免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干燥,有效促進痰液順利排出;患者吸氧前要求護理人員對相關儀器再次進行全面檢查,以保證氧氣充足且各項操作符合無菌要求,預防感染[6]。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心率、PaO2、PaCO2 指標水平;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護理滿意度應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估調查,其中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這幾項,分別統計兩組患者的滿意度。
將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相關數據指標錄入到表格中并應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以%描述計數資料護理滿意度,χ2檢驗;以均數標準差描述計量資料臨床指標水平等,t 檢驗;以P<0.05 時表示對比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生理指標水平
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n(%)]
呼吸衰竭是目前臨床上比較高發的疾病,在發生此病后患者還會伴有智力下降、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等多種癥狀,給患者的身體造成較為不利影響,直接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通過相關調查了解[7],此病的高發群體為老年人,同時由于我國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所以呼吸衰竭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當前對呼吸衰竭病人在進行治療的時候多借助機械通氣治療手段。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呼吸衰竭患者機械通氣治療干預期間,應用科學全面的優質護理方案可在多方面提供干預,緩解疾病對患者帶來的不適感,患者接受度較高[8]。
優質護理措施是在社會文明高度發展的當代社會、人們對護理要求不斷變高的趨勢下出現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在實施優質護理過程中本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宗旨去工作,能夠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實施最佳的護理服務。通過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臨床各指標情況顯著好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好于對照組。這個結果證明了將優質護理措施用于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是具有較高價值的[9]。總之,將優質護理措施應用在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能夠顯著緩解的疾病癥狀,顯著增強了患者的配合積極性,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評,因此這種護理方式是具有較高實用價值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