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寶莊
(云南省紅河州開遠市人民醫院,云南 開遠)
目前喉罩全麻臨床應用廣泛,該麻醉方式具有損傷小、應激反應輕、嗆咳少,且無需插入氣管等優點,因此,小兒外科臨床麻醉應用較為廣泛[1]。本文探討分析喉罩全麻應用于小兒腹腔鏡疝囊結扎手術之中后,對患兒臨床癥狀的影響及應用意義。
抽取的48 例臨床研究對象為本院2019 年1 月至2019年12 月收治的需行手術治療的患兒。隨機將抽取的48 例患兒均分兩組,即為對照麻醉組(n=24)與喉罩麻醉組(n=24)。所選患兒均為男性,其年齡均為2-6 歲;體質量為12-42kg。兩組臨床資料基本情況對比無明顯差異,即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照麻醉組給予患兒經氣管插管實施麻醉,而喉罩麻醉組給予患兒經置入喉罩實施麻醉。
兩組患兒麻醉前均未用藥,入室后,即:①均行常規監測脈搏、心率(HR)、心電圖(ECG)、氧飽和度(SpO2)、平均動脈壓(MAP);開放患兒外周靜脈[2]。②均行麻醉誘導,即舒芬太尼0.2μg·kg-1、丙泊酚2-3 mg·kg-1、阿托品0.01 mg·kg-1、咪達侖0.05mg·kg-1、維庫溴銨0.6mg·kg-1,麻醉誘導3min 后,分別對兩組患者實施麻醉[3]。
對照麻醉組:①按照患兒年齡,選擇適宜的氣管導管后,接麻醉機;②給予患兒行間歇正壓通氣(IPPV),且I:E 為1:1.5,潮氣量為10-12ml·kg-1,呼吸頻率為13-17 次/min。③麻醉維持:間斷推注羅庫溴銨與舒芬太尼,吸入七氟醚2%-4%,最后拔掉喉罩(氣管導管)。④患兒指征:意識清楚,吞咽反射恢復,肌力恢復,循環穩定[4]。
喉罩麻醉組:①主要喉罩型號2 號喉罩,10-20kg;2.5 號喉罩,21-30kg;3 號喉罩,>30kg[5]。②依據患兒體質量,選擇與其相適宜的喉罩。③在為患兒插入喉罩前,需抽空通氣囊的氣體,并采用水溶性潤滑劑涂于尖端與背側面[6]。④取患兒頭部后仰位,待其充分張口后,將喉罩置入,確定位置理想后,再將喉罩固定[7]。
(1)觀察分析兩組患兒不同麻醉時間點MAP、HR 情況。
(2)觀察分析兩組患兒不同麻醉時間點PETCO2、PPeak情況。
(3)觀察分析兩組患兒拔除喉罩/氣管導管不良反應情況。主要指標有:躁動、嗆咳、聲音嘶啞、咽痛、惡心嘔吐。
本次探討分析所涉及觀察指標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 對數據進行錄入及分析處理,以)表示計量資料,以率表示計數資料,兩對比結果經t 或χ2檢驗, 若P<0.05,則說明組間各指標數據對比差異較大,存在統計學意義。
如下表1 示,對照麻醉組T1、T2時,MAP 升高,HR 較T0時增快;T5時較T4,MAP 升高,HR 增快。對照麻醉組T1、T2、T5時,較之于喉罩麻醉組,MAP 升高,HR 增快,且兩組對比結果經檢驗,P<0.05,說明組間MAP、HR 指標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見下表2,兩組各時點PETCO2、PPeak均在正常范圍內,且喉罩麻醉組PPeak低于氣道密封壓。兩對比結果P<0.05,說明組間PETCO2、PPeak指標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見下表3 示,與對照麻醉組相比,喉罩麻醉組在咽部疼痛、躁動、蘇醒期嗆咳發生率方面均較低,兩對比結果經檢驗,P<0.05,說明組間不良反應指標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經以上探討分析可知,腹腔鏡疝囊結扎手術優點有創傷小、并發癥少、患者機體恢復快等,其缺點是CO2氣腹后,致患者呼吸受到影響。因此,麻醉方式的選擇至關重要。本次探討分析中,給予患者所施以的喉罩全麻,術后并發癥較少,且不同麻醉時間點的MAP、HR 情況以及PETCO2、PPeak情況均較優。
表1 兩組患兒不同麻醉時間點MAP、HR 情況對比

表1 兩組患兒不同麻醉時間點MAP、HR 情況對比
表2 兩組患兒不同麻醉時間點PETCO2、PPeak 情況對比

表2 兩組患兒不同麻醉時間點PETCO2、PPeak 情況對比
組別 通氣后 建立氣腹后 建立氣腹后30min 手術結束對照麻醉組(n=24) PETCO2 15±3 17±4 17±5 15±4喉罩麻醉組(n=24) 14±2 16±5 17±4 16±5對照麻醉組(n=24) PPeak 34±3 33±4 34±4 33±4喉罩麻醉組(n=24) 33±3 32±4 35±5 32±4

表3 兩組患兒拔除喉罩/氣管導管不良反應情況
綜上所述,喉罩全麻應用于小兒腹腔鏡疝囊結扎手術之中后,獲得良好的臨床麻醉效果,該麻醉方法效果確切,且安全性高,具有操作簡便、通氣滿意、應激反應小等優點,同時,利于降低咽喉并發癥的發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