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張文理 ,張偉,王冰,王偉
(1 青島市中醫醫院,山東 青島;2 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 濟南;3 青島市中心醫院,山東 青島)
為提高藥品質量,保證用藥療效,對補腎活血顆粒進行高效液相特征指紋圖譜試驗研究,并對其特征指紋圖譜中可辨析的19 個共有峰中的5 個色譜峰進行了成分標定和藥材來源初步歸屬,為全面控制該制成品制劑質量提供了依據。
Agilent 1100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包括G1322A 型在線脫氣機,G1313A 型自動進樣器,G1315A 型DAD 檢測器,G1316A 型柱溫箱(美國Agilent 公司);CPA225D 型十萬分之一電子分子天平(德國Sartorius 有限公司);Agilent HCC18 色譜柱(4.6×250 mm,5 μm)。
丹參酮ⅡA 對照品(批號:110766-201520);芍藥苷(批號:110736-201438);馬錢苷(批號:11640-201606);補骨脂素(批號:110739-201617);黨參炔苷(111732-201206);梓醇(110808-201210);異補骨脂素(批號:0738-201313);丹參素鈉(110855-201412);齊墩果酸(批號:0709-9803)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13 批次補腎活血顆粒批號為S1(160722)、S2(160723)、S3(160724)、S4(160725)、S5(160726),S6(160728),S7(160729)、S8(160730) 、S9(160731)、S10(160801) 、S11(160802)、S12(160803)、S13(160804),甲醇、乙腈為色譜純(天津市四友精細化學品有限公司);水為超純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黑順片(產地:陜西 批號:150901);酒山茱萸(產地:浙江 批號:201511010)炒葶藶子(產地:河北 批號:201505010);鹽補骨脂(產地:江蘇 批號:151002); 熟地黃(產地:201510062 批號:201510062); 赤芍(產地:內蒙古 批號:201511035);大棗(產地:河北 批號:150901);黨參(產地:甘肅 批號:160116);黃芪(產地:內蒙古 批號:151016);丹參(產地:山東 批號:151112)。
處方藥材來自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藥劑科中草藥房(浙江安國市平安藥業有限公司),經本院張偉主任中藥師鑒定符合2015 年版《中國藥典》相關項下要求。
色 譜 柱:Agilent HC-C18 (4.6×250 mm,5 μm);流 動相:乙腈(A)-水(B),按表1 程序進行梯度洗脫;流速:0.8 ml/min;檢測波長:230 nm;柱溫:25 ℃;進樣體積:6 μl。

表1 流動相梯度洗脫程序
2.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丹參酮ⅡA、芍藥苷、馬錢苷、補骨脂素、異補骨脂素0.5 mg,置10 ml 容量瓶中,加適量甲醇超聲處理40min 使溶解,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2.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1 袋(約10 g),研細,精密稱取約1.5 g,置于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90% 甲醇50 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40min,放冷,再稱定,用90%甲醇補足失重,搖勻,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2.2.3 十味藥材溶液的制備
分別各取黑順片、酒山茱萸、炒葶藶子、鹽補骨脂、赤芍、熟地黃、大棗、黨參、黃芪、丹參適量,粉碎,置于具塞錐形瓶中,分別加90%甲醇40 ml,超聲處理40min,濾過,取續濾液分別作為每味藥材的提取液。
2.3.1 精密度試驗
取S3 號樣品供試品溶液,連續進樣6 次,以9 號峰(芍藥苷峰)作參照峰,考察各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及相對峰面積的一致性。結果,各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 RSD 在0.33%-1.69%之間,相對峰面積RSD 在1.03%-3.51%之間,顯示該方法精密度良好。
2.3.2 重復性試驗
取S3 號樣品9 份,制備成供試品溶液進行試驗。以9 號峰(芍藥苷峰)作為參照峰,考察各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及相對峰面積的一致性。結果顯示,各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RSD 為0.41%-1.77%,相對峰面積的RSD 是1.07%- 3.12%,顯示方法重復性良好。
2.3.3 穩定性試驗
取S3 號樣品的供試品溶液,分別在0、2、4、8、12、24 h 進樣測定。以9 號峰(芍藥苷峰)作為參照峰,考察各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及相對峰面積的一致性。結果顯示,各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的RSD 為0.53%-1.66%,相對峰面積的RSD 為1.18%-3.94%,表明供試品在24h 內穩定性良好。
2.4.1 圖譜采集
依次精密吸取各供試品溶液、各單一對照品溶液、混合對照品溶液、單味藥材溶液各5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
2.4.2 共有峰的標定
按“2.1”項下方法,對13 批補腎活血顆粒樣品進行試驗,觀察所得指紋圖譜,選取吸收信號較強、穩定性好、峰形明顯的19 個色譜峰,確定為共有峰。其中9 號峰(芍藥苷峰S)吸收強,峰面積大,受其他峰干擾少,成分確定,故取其作為補腎活血顆粒指紋圖譜的參照峰S。以9 號峰的保留時間和色譜峰面積為1,計算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和相對峰面積。
2.4.3 共有峰的指認
采用對照品對照法對混合對照品HPLC 圖譜共有峰進行指認,以相對保留時間為判斷依據,19 個共有峰可以指認5 個成分峰,比對指認出馬錢苷、芍藥苷、補骨脂素、異補骨脂素、丹參酮ⅡA。
2.4.4 樣品相似度評價
采用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 (2012.130723 版本),以對照譜圖上標示的色譜峰作為匹配點,進行多點校正,并計算結果,13 批補腎活血顆粒指紋圖譜的相似度在 0.926-0.971 之間,平均值為0.949,RSD 值為1.65%。
《國家藥品標準技術規范》中規定,中藥指紋圖譜系指中藥經適當處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得到的能夠體現中藥整體特性的圖譜[1]。
中藥質量控制是中藥現代化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中藥的質量控制由傳統的單憑經驗鑒別氣味、口感、色澤等逐步發展到薄層、紫外、紅外、熒光、色譜等技術的應用。雖然高效液相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也局限在單一成分定量上。中藥指紋圖譜是一種綜合的、可量化的鑒定手段,它是建立在中藥化學成分系統研究的基礎上,主要用于評價中藥材以及中藥制劑半成品、成品質量的真實性、優良性和穩定性[2]。
(1)本實驗對梓醇、丹參素鈉、齊墩果酸、黨參炔苷也進行了對照品定性研究,但由于其在本流動向下未出峰或與其他重合,因此不能將其作為定性研究對照[3]。
(2)經查閱文獻資料,匯總優選出處方中藥材的類似流動相以及多數共同的檢測波長,在優選波長230 nm 下通過實驗,選出各流動相的持續沖柱時間,使之在圖譜中出現的色譜峰呈現多樣性。
(3)本實驗對補腎活血顆粒進行了指紋圖譜定性分析方法的初步探索,該方法簡單可靠,此方法可以快速檢測顆粒中的藥材和化學成分,并為之后的指紋圖譜定量分析研究打下基礎[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