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世界境域志》所記唐地“布格舒爾”地望考

2020-05-28 12:25:44王長命
歷史地理研究 2020年1期

王長命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北京 100871)

另一條河叫金薩烏(Kisau)河,源于馬尼薩山之東,流到吐蕃中央的一個地方。此河順該山向前,在山區和耕地之間奔流,直到藏印邊界的對面,然后又穿過許多山脈,到庫江(Kujan)和布格舒爾(Bughshur)地區;隨后經中國的Ir.Sh省和Khur.Sh省之間注入東洋。此河在注入布格舒爾地區之后,就叫做江(Ghiyan,拼作Inan)。(2)[波斯]佚名著,王治來譯注 :《關于河流》,《世界境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0—31頁。與王氏譯本中金薩烏江水程流經略顯冗余和地物表述欠精準相比,耿昇教授的表述更為緊湊,文為“另一條河叫做Kisan,由Mms山發源,流經吐蕃腹地。該河在到達吐蕃—印度邊界之前,曾途經許多山巒和耕地,其中也包括上述山脈。此河因穿越無數山丘而開辟了一條水道,一直流至姑藏(Kujn)和Bugh?ùr地帶,當它流經中國的Ir?和Khūr?兩省后,便注入了東海。當這條河流進入Bugh?ùr之后,便被稱為′Inàn河”( 哈密屯 :《鋼和泰藏卷雜考(述要)》,鄭炳林主編,耿昇譯 :《法國西域史學精粹》,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24頁)。姑藏(Kujn)譯名,系耿昇教授據哈密屯后文中諸城名考訂推定。其確切地望,筆者下文有考訂。由于哈密屯篤信第6、9章所言布格舒爾為一地,故而據第9章黃河流域的布格舒爾附近城市地望考證,推定“Ir?”和“Khūr?”當為“漢籍中的隴西和河西的對音,而且還可能是由Lūn?ē和Khō?ē訛變而來”( 哈密屯 :《鋼和泰藏卷雜考(述要)》,鄭炳林主編,耿昇譯 :《法國西域史學精粹》,第424—425頁)。當然,此推斷明顯是錯誤的。米諾爾斯基則將“Ir?”和“Khūr?”分別拼作“r.sh”和“Khūr.sh”,先指出兩地位于長江匯入東海的廣大區域間;在此基礎上,又將“Khūr?”與第三條河流瓦加赫河(Wajakh)流域的Kūr.sh從波斯文拼寫角度進行“勘同”。至于其地望,則進一步推定為長江和黃河流域之間。的地望,則推定為長江流域的西南某處。參見Anonymous, The regions of the world: A Persian Geography 372 A.H.-982 A.D.translated and explained by V.Minorsky, pp.228。但從《世界境域志》描寫金薩烏河東流的水程看,兩省近江入海口之處。而米諾爾斯基的推斷,則一個僻處腹里,一個失之過泛。兩省地望的考訂,尚有繼續討論的余地。

一出第9章《關于中國所屬諸地》的城市名稱及概況列舉,其前為胡姆丹(長安府),其后為庫昌、刪丹、甘州,表明此處布格舒爾側重從城市角度介紹。文為:

胡姆丹(長安府),是中國的首府。這是一個大城,為國王之駐地。該城位于海岸,有許多樹木、住房和名勝……布格舒爾(Bughshur,原文如此),是中國的一個大城。城中住著許多來自各城的商人,這是一個令人喜愛的地方……庫昌(Kuchan),是一個小鎮,其中住著吐蕃和漢族的商人。(3)[波斯]佚名著,王治來譯注 :《關于河流》,《世界境域志》,第30頁。與王氏中譯本不同,耿昇將黃河流域Bugh?ùr一句譯成“Bugh?ùr,唐朝的一大城市,各大城市的許多商人都居住在那里,風景非常宜人”( 哈密屯 :《鋼和泰藏卷雜考(述要)》,鄭炳林主編,耿昇譯 :《法國西域史學精粹》,第424頁)。

根據同書第6章關于胡姆丹河的介紹,可知胡姆丹、布格舒爾、庫昌等地,當位于胡姆丹河流域,文為:

東方的第一條河叫胡姆丹河,源于沙浪迪布山。此河經十二天的流程后形成一沼澤,此沼澤寬狹皆為五程,然后從此沼澤源出一條大河,隨后經七天的流程達于胡姆丹城。其部分河水用于溉田,其余部分則向東注入東洋。(4)[波斯]佚名著,王治來譯注 :《關于中國所屬諸地》,《世界境域志》,第51頁。

之所以命名為胡姆丹河,與該河流經胡姆丹(即唐首都長安)關系密切。盡管河源所出山名的波斯語源不可確知,但河流所經地物、部分里程、流經首都的情形,與漢籍文獻中黃河源出蔥嶺,潴為廣袤三四百里的蒲昌海,又自海潛流復出為中國河,流經唐都城長安以東,最后東入海的記載吻合度頗高。基于前述,推斷胡姆丹河為黃河,當不致大謬。惟自大沼澤潛流復出大河至胡姆丹城需七日程,與漢籍文獻記載河源復出積石為中國河至長安流程相比里程數字偏少,其緣由亦難確考。

胡姆丹河為黃河的考訂,可知《世界境域志》作者以流域為限詳略有別地介紹了長江流域(金薩烏河流域)和黃河流域(胡姆丹河流域)兩個布格舒爾。(5)原書中與中國有關的布格舒爾分見兩章,可歸入同名異地的范疇。但米諾爾斯基的注文中卻忽略了流域分異,他徑直將兩出的布格舒爾歸于同名同地的范疇,此點從其注釋第6章“布格舒爾”時未加點墨,卻特意標注可參考第9章“布格舒爾”下注文的做法中窺得理路。需要指出的是,米諾爾斯基認為布格舒爾只分布于金薩烏河流域,故其地望推定以金薩烏河流域為限,而不及胡姆丹河流域。參見Anonymous, The regions of the world: A Persian Geography 372 A.H.-982 A.D.translated and explained by V.Minorsky, pp.70, 84 (Commentary pp.206, 230)。同樣歸于同名同地范疇者還有哈密屯,唯區別在于后者以布格舒爾只存在于長安河流域。基于前述認知,哈密屯甚至將流經吐蕃印度邊境的Kisan河與Khumdn河推斷為黃河及其支流渭河,文為“其中所提到的長安河(Khumdn)肯定是指渭河,其中的第二條河只能是指黃河”。參見 哈密屯 :《鋼和泰藏卷雜考(述要)》,鄭炳林主編,耿昇譯 :《法國西域史學精粹》,第424頁。就信息豐富度而言,前者比較扁平單薄,只強調了它是長江不同河段名稱的區分點,而地理屬性介紹模糊;后者的地理信息介紹詳備,《世界境域志》明確指出是位于長安附近的城市,城中有來自其他不同城市的商人駐城,且城市友好度高。

至于布格舒爾的語源,該書的英譯者米諾爾斯基考訂為中古波斯語。他在英譯本第9章注釋中援引編纂于17世紀的波斯文詞典《辭書》,循“布格舒爾”釋義而英譯為“鹽池”。(6)米諾爾斯基指出,粟特人的故鄉亦有布格舒爾,位于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和穆爾加布河之間(Anonymous, The regions of the world: A Persian Geography 372 A.H. -982 A.D.Translated and Explained by V.Minorsky, p.230)。筆者檢索文獻,又仔細比對谷歌地圖,知其所指鹽池今名雅兒坳依朗(Yar-oilan),在阿富汗和伊朗邊境之鹽堡一帶(Namaksar),位于穆爾加布河和哈利河之間且更靠近于后者。地望考訂參考: Peter Lumsden, Sir Peter Lumsden on the Tribes upon the Afghan Boundary, Science, 1885, Volume 6, Issue 129, p.70。作為波斯語“鹽池”專名的布格舒爾,被用以冠稱唐朝境內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內兩種鹽資源及某個北方產鹽城市,表明波斯語專名存在跨時空傳播的現象,而現象背后映射出波斯商人們的流動和遷徙。

波斯商人們收集的唐王朝境內鹽資源分域差異信息的可信度和精度頗高。唐代全國性地理總志《元和郡縣圖志》中,長江上游部分州郡內臚列鹽資源為鹽井,而黃河流域部分州郡內獨列鹽資源為鹽池,同樣呈現了鹽資源分布具有區域差異性的客觀地理事實 。《新唐書·食貨志》則提供了納入國家管理,并由戶部下屬度支管理的鹽池、鹽井數量,文為“唐有鹽池十八,井六百四十,皆隸度支”(7)《新唐書》卷五四《食貨四》,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1377頁。。《世界境域志》和漢籍文獻兩相對照,可以確定長江流域的布格舒爾當是鹽井的代稱;而黃河流域的布格舒爾當是鹽池的代稱。但《世界境域志》作者對鹽資源自然地理屬性如大小、幅員、深淺以及產量、產能等產業信息未重墨書寫,而更多傾向于城市信息的提供。

關于長江流域重要的產鹽之地,唐代文獻同樣提供了可資參證的信息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了濱江之瀘州轄境內有富義鹽井,是整個劍南地區最大的鹽井,文為“富義鹽井,在縣西南五十步。月出鹽三千六百六十石,劍南鹽井,唯此最大。其余亦有井七所”(11)〔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 :《元和郡縣圖志》卷三三《劍南道下·瀘州》,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865頁。。《舊唐書·地理志》補充了富義鹽井號稱最大的數據依據是井深二百余尺,并介紹了縣名得自鹽井名的沿革信息,文為“富義,隋富世縣。貞觀二十三年改為富義縣,界有富世鹽井,井深二百五十尺,以達鹽泉,俗呼玉女泉。以其井出鹽最多,人獲厚利,故名富世”(12)《舊唐書》卷四一《地理四》,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1686頁。。富義(世)鹽井及井群的名聲廣布,或即為《世界境域志》所言長江流域布格舒爾。至于庫江之唐代地望,當在瀘州之左近,或為富義鹽井以東“合江”縣之對音。需要指出的是,富義鹽井即便為波斯商人所知,但不能據此判定商人們到長江流域經商,兩者之間關系還需要更多證據鏈。與之相比,黃河流域的布格舒爾有來自各城的商人,其中當包括波斯商人。

以布格舒爾作為城市的代稱,說明該城臨鹽池且因鹽而重。得名鹽池并位于長安至姑臧兩城之間者,有唐鹽州。鹽州轄境內不僅有烏池、白池、細項池、瓦窯池4個鹽池(17)〔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 :《元和郡縣圖志》卷四《鹽州》,第99頁。,而且得名自境內鹽池,文為“后(指西魏時)改為鹽州,北近鹽池為名。隋初廢。”(18)〔唐〕杜佑撰,[日] 長澤規矩也、[日] 尾崎康校訂,韓昇譯訂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北宋版)通典》卷一七三《五原郡·鹽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47頁。單純就地理位置和得名來看,鹽州及烏池可能是《世界境域志》所言黃河流域布格舒爾。但《世界境域志》所言城市規模、經商情形乃至城市友好度的信息,卻在鹽州城市屬性中難以覓得。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陷隴右,河西之后,靈鹽夏會等州成為吐蕃侵擾的對象及唐蕃拉鋸的主戰場 。《資治通鑒》記載大歷到長慶不到一甲子時間,吐蕃寇鹽州、烏白池的事件有15條之多,其間持續時間較長的有大歷末至貞元二、三年(777—787年)以及元和末至長慶二年(818—822年)。(19)《資治通鑒》卷二二五“大歷十二、十三年”條,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7248、7252頁;卷二三二“貞元二、三年”條,第7474、7477、7482頁;卷二三五“貞元十四年”條,第7581頁;卷二三六“貞元十七年”條,第7597、7598頁;卷二四〇“元和十三年”條,第7754、7755頁;卷二四一“元和十四、十五年”條,第7774、7779、7785、7787頁;卷二四二“長慶二年六月壬午”條,第7818頁 。《舊唐書》卷十一《代宗紀》,第314頁;卷十三《德宗紀下》,第395頁;卷十五《憲宗紀下》,第470—471頁。而其“邊州”的地位,導致其鹽政亦難以得到持續有效推行。(20)文為“安東、平……云、勝、豐、鹽、靈、會……為邊州”。參見〔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 :《唐六典》卷三《戶部尚書卷》,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73頁。譚英華對唐代邊州榷鹽制度推行的實態有過分析,文為“則歷肅、代、德、順四朝,凡此諸地(鹽、靈、會三州之地)皆非榷課之區,逮見憲、穆兩代,始見征榷記載”,但很快亦因戰事紛擾,而難以為繼 ,“ 可知邊州鹽課,非同內地,征榷之制在大中以前縱或施行,亦未嘗持久”(21)譚英華 :《兩唐書食貨志校讀記》,四川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頁。。動蕩的軍政環境,以及拉鋸戰場的處境,使得鹽州很難獲得較長時間段穩定發展的環境。邊州的地位,榷鹽制度難以為繼。凡此種種,商人駐城經商的環境不容樂觀,城市的評價和認可度亦不高。

與鹽州相比,左近長安轄有鹽池且城市規模更大者為河中府。從鹽政關系角度看,河中府和長安關系非常緊密。唐時期河中兩池所出鹽以萬斛專供京師,文為“蒲州安邑、解縣有池五,總曰‘兩池’,歲得鹽萬斛,以供京師”(22)《新唐書》卷五四《食貨四》,第1377頁。。唐人筆下的“兩池”,是河中府轄鹽池的專名,與河中府的關聯度密切。這種唐人專稱,提供了檢視《世界境域志》中出現兼城名與地物名的布格舒爾的漢語視角。

隋唐史籍中闕載了蒲州城規模的記載,而蒲州故城遺址的考古調查補充了這方面的信息,文為“蒲州故城遺址分東、西兩城,東西長2.5千米,南北寬1.75千米,占地面積4.375平方公里” ,“ 東城現存主要為唐代遺跡,西城現存主要為明代遺跡”(23)王曉毅等 :《蒲州故城遺址TG148202發掘簡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年第10期。。成化《山西通志》有關蒲州城的記載,表明東西二城原先為一城,五代時期才被對半拆分,西城沿用至明,文為:“蒲州城,蒲州守御千戶所,即虞都故城。歷代相因。五代漢李守貞叛據河中,嘗截半為內城以守。今治城是也。元至正十八年增修。國朝洪武四年重修。周圍八里三百四十九步,高四丈五尺。西臨黃河。東南北三面壕深一丈五尺。”(24)成化《山西通志》卷三《城池》“蒲州城”條,《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74冊,齊魯書社1996年版,第126頁。由是可知,唐河中府蒲州城周方里為十七里半。唐時河中府曾為中都,又位列四輔之一,城市規模及等級遠大于《世界境域志》所提除長安外的其他絲路諸城。

雖然各地商人們,包括粟特、波斯商人群體,前往甚至居住于河中府城開展經商活動并非罕事。(25)陳寅恪 :《讀鶯鶯傳補記》,《元白詩箋證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68頁。但很長時間內,唐代商人們卻無法接觸到河中兩池顆鹽的運銷。這個現象改變的時間節點,據筆者考證在元和三年(808年)李巽任度支鹽鐵使之后。(26)王長命 :《唐元和河中兩池推行就場專賣鹽法與五代解縣升州研究》,《唐研究》第24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521—541頁。以波斯語鹽湖之名指稱河中府,波斯商人們是主體。出現前述情形,只能是在他們駐城領鹽行鹽并因此獲利的前提下,是商人們深度接觸河中兩池顆鹽的反映。隨著就場專賣推行的深入,商人們駐城的地點亦逐步由蒲州轉向距離鹽池更近的解縣。穆宗長慶二年(822年)湖州人沈亞之注意到此點,氏撰文“其所會貿,皆天下豪商猾賈,而奸吏踵起,則解之為縣,益不能等于他縣”以記。(27)〔唐〕沈亞之 :《解縣廳壁記》,〔宋〕李昉編 :《文苑英華》卷八〇五《記九·廳壁記九·縣令下》,中華書局1966年影印版,第4255頁。《新唐書》編者損益前者文字,用“四方豪商猾賈,雜處解縣”來形容鹽政改革帶來商人輻集解縣的情形。(28)《新唐書》卷五四《食貨四》,第1379頁。這里的“豪商猾賈”,與《世界境域志》中“來自不同城市的商人們”,可視作是同一群體,不過在具體城市空間上活動有先后差別而已。

河中鹽院有波斯商人活動的線索,還可從宋人王禹偁“綠莎廳”典故可見一斑。宋王禹偁寫詩賀柴成務高升,有句子描寫后者在河中府之閑趣雅事,文為“紅藥階墀曾吐鳳,綠莎廳事舊鳴蛬”。對于“綠莎廳”,王禹偁引他所知曉的典故加以說明:“故事,河府院有綠莎廳,唐來治平時,好事者常加澆溉;兵興之后,為不好事者鏟去之。公好事者也,可復此景故云。”(29)〔宋〕王禹偁 :《小畜集》卷一《律詩·送柴諫議之任河中》,《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第133冊,上海書店1989年版,第9b—10a頁。此處“河府院”,正稱當為“河中院”,即“河中鹽院”的省稱。(30)〔唐〕劉宇《河東鹽池靈慶公神詞頌并序》碑陰,張培蓮主編 :《三晉石刻大全·運城市鹽湖區卷》,三晉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1頁。

王禹偁筆下“綠莎廳”得名來自可澆灌的植物——“綠莎”。葛承雍認為“唐河中府治所名為綠莎廳”,并從粟特語的譯音字角度進行“綠莎”語源的探索 ,“ 推測綠莎或許是粟特語‘斯色萬’(xsevan)的譯音,即首腦、頭子的稱呼,可能為胡人比照粟特語統稱州府官衙的叫法”(31)葛承雍 :《崔鶯鶯與唐蒲州粟特移民蹤跡》,《唐韻胡音與外來文明》,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7頁。。前述發見極具洞察力,惟斯色萬的粟特語音與綠莎漢音相去甚遠,不僅自身結論難言至確,對于否定王禹偁的植物說亦難言有絕對優勢。

河中府有波斯裔官員的信息,目前唯一可考是波斯人李素的墓志。(34)榮新江 :《一個入仕唐朝的波斯景教家庭》,《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修訂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版,第210—228頁。元和十二年(817年)來華波斯人擔任晉州長史的李素亡故,兩年后(819年)刊刻的《大唐故隴西郡李公(素)墓志銘》在正文記載次子李景侁的勛秩官階為“朝請大夫、試太常卿、上柱國、守河中府散兵馬使”;三子李景伏的為“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晉州防御押衙”(35)王仁波主編 :《隋唐五代墓志匯編·陜西卷》第4冊,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頁;錄文見周紹良主編 :《唐代墓志匯編》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39—2040頁。。李景侁、李景伏兄弟獲此勛秩的年代下限,據墓志記載是在貞元六年(790年),即李素第一任夫人賜太原郡(君)王氏亡故時便已有此結銜。至于李氏兄弟出仕河中、晉州的上限,筆者曾撰文考證在貞元四年(788年)。(36)王長命 :《唐波斯景教徒李素出仕河中晉州的時間及緣由——波斯人李素及夫人卑失氏墓志銘補考》,《文物世界》2018年第2期。值得注意的是,李素墓志銘上,李氏兄弟二人的勛秩銜名未單列志尾,可能卅年來并沒有遷轉。

《新唐書·方鎮表》記載是年為了防止新河中節度使坐大,唐廷從河中節度使析置“晉、慈、隰防御觀察使”(37)《新唐書》卷六六《表第六·方鎮三》,第1846頁。。通過防御觀察使的設立,將原先河中府節度使的軍政轄區拆分。李景侁、李景伏兄弟二人,極有可能在這次軍政調整后,分別以“散兵馬使”和“防御押衙”的非正任的散職出任河中府和新設立防御觀察使的晉州。這種散職獲取路徑,與貞元三年(787年)檢括長安胡客入神策軍不同。(38)原文為“于是胡客無一人愿歸者,泌皆分隸神策兩軍,王子、使者為散兵馬使或押牙。余皆為卒,禁旅益壯”,參見《資治通鑒》卷二三二“貞元三年”條,第7493頁。至于李景侁兄弟是先入神策軍后出河中、晉州,還是直接出仕河中、晉州,一直未考究清晰。筆者特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陸揚老師開設“唐五代文獻史料研究”研讀班上請教,大家討論后較傾向于李氏兄弟出仕河中、晉州,是貞元三年檢括胡客政策在近畿藩鎮的繼續和變形。但目前所見,此為個例。感謝陸揚師,孟楷卓、張照陽等同學的指點。

而在長慶三年(823年)刊刻的李素第二任夫人《卑失氏夫人神道墓志銘》中,李景侁的結銜發生了變化,其為“右神策軍散兵馬使兼正將檢校太子詹事景位(即景侁)”。此點表明至遲在該年之前,李景侁(景位)已經由河中府返回長安,進入神策軍系統,任散兵馬使正將,并檢校東宮官,在官階和待遇方面有了較大的提升。而李景伏的結銜卻依舊,仍為“前晉州防御押衙景復(即景伏)”(39)王仁波主編 :《隋唐五代墓志匯編·陜西卷》第4冊,第87頁;周紹良主編 :《唐代墓志匯編》下冊,第2072—2073頁。。兩下相較,李景侁(景位)的升遷值得關注。遺憾的是對于遷轉的緣由,兩方墓志皆語焉不詳。

履職河中府散兵馬使前后卅余年的李景侁,升遷的資歷當不是貞元年間檢括胡客。理解他的升遷,需要將其與前文所述河中鹽院中戴頭巾的波斯人關聯起來考察。“就場專賣”鹽法推行河中兩池時,李景侁本人已在河中府散兵馬使任上廿年,已經積累了一定程度的人際網絡和社會資源。可以明確,他本人無法親自從事河中兩池顆鹽的領鹽行鹽,但他勾連和維系了波斯商人的群體和網絡。在網絡的庇護和關照下,波斯商人們能夠從事領鹽行鹽的活動。考慮到他終官是波斯王子、使者及其隨從們組成的長安神策軍散兵馬使兼正將,則神策軍與河中兩池鹽專賣、波斯商人的運銷三者關系值得關注。總之,李氏為主要組織者的“招商活動”有著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僅他的遷轉籍此得以實現,商人們對河中府的好感也大大提升。筆者有一個大膽的推測 ,“ 綠莎廳”得名,與卅年在此任官的李景侁干系頗大,不僅得名于斯且極有可能始于斯。

《世界境域志》收錄了中國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兩大著名產鹽地,并用波斯語鹽湖專名布格舒爾加以冠名。井鹽的介紹,選擇了劍南東道瀘州富義井;而池鹽的強調,則為長安附近最著名和產量最大的河中兩池。前者介紹僅限于鹽與江兩大地物,很大程度上表明商人們未曾駐足;后者則專注于兩池附近的河中府城,介紹城市規模、商人駐城以及經商環境的評價,透露了波斯商人們駐城領鹽行鹽的信息。至于時間節點,當在元和三年鹽鐵使李巽將就場專賣鹽法推行至河中兩池之后。正史文獻中,并沒有波斯商人們進入中國國家鹽專賣領域的任何蛛絲馬跡。幽壤墓銘、王禹偁搜集的《典故》兩種不同源、不同年代的漢籍材料中,都能挖掘和提取出河中府內甚至府城內河中鹽院空間上與波斯有關的信息;前者能挖掘波斯裔官員任職河中府的信息,后者“綠莎”所反映指稱者和在場者為波斯商人的信息。將之與《世界境域志》中布格舒爾進行拼接,可以勾勒以波斯裔官員李景侁為節點,關聯波斯商人們在河中鹽院的活動場景。活動的重心,必定是憑藉就場專賣鹽法在河中兩池政策推行的普惠,而致力于波斯商人駐城領鹽行鹽。波斯地志中鄰近長安且轄有鹽池城市為河中府蒲州考訂清晰,以及鹽院空間上波斯裔官員及波斯商人活動的復現,提供了認識和理解波斯商人深度參與唐朝經濟、商貿活動的生動案例。唐代國家制度的包容性,亦借此而窺得一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亚洲午夜18|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久久精品电影|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老色鬼欧美精品|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制服无码网站| 国产丝袜第一页|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福利| 伊人福利视频|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国产美女免费网站|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婷婷六月色| 五月婷婷导航|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欧美笫一页|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伊人无码视屏|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亚洲天堂免费| 国产免费a级片|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区一区|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二区视频|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黄色网|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