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漢杰
關鍵詞:經濟轉型 ?企業 ?負債經營 ?措施
經濟轉型背景下,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維持自身的的日常經營和擴大再生產,企業不得不實施舉債經營。舉債經營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優勢,也有風險。要想趨利避害,使舉債經營獲得預期的良好效果,企業就必須想方設法做到適度負債經營。那么企業如何做才能有效地把握舉債經營的度呢?
(一)負債經營的概念
負債經營又稱舉債經營,是指企業以自有資金為基礎,為了維持企業的正常運營,或擴大生產規模、開創新事業,以銀行借貸、發行債券、租賃或者商業信譽等方式籌集資金,使企業的資產不斷得到補償、更新和增值的一種現代企業籌資的的經營方式。其含義有三點:一是資金來源的方式是舉債。資金所有權屬于債權人,企業僅在規定的期限內有使用權,并承擔按期歸還的義務;二是負債具有一定的貨幣時間價值。債務到期時,企業除歸還本金外,還應支付一定的利息和其他相關費用;三是舉債具有專用性。企業舉債的目的是彌補自身資金的不足,以促進企業的生產經營為目的,而不能把資金挪作他用。
(二)經濟轉型背景下企業的負債經營
經濟轉型時期,企業普遍面臨著資金籌措難的困境。資金是企業的血液,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供應,企業就難以生存和發展。經濟轉型背景,舉債經營是企業緩解資金困難、加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舉債經營有利有弊,企業要想通過舉債經營實現自身的發展,就必須想方設法趨利避害,做到適度負債經營。
(三)適度負債經營
既然舉債經營有利有弊,那么企業舉債時就要審時度勢,合理把握舉債的程度。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內外均無明確的標準。從以往企業舉債經營的經驗教訓看,企業的負債程度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決定,要根據企業的發展階段和發展前景合理確定。
二、企業負債經營的利與弊分析
(一)負債經營的好處分析
負債經營有諸多好處,一是負債經營能產生杠桿效應。舉債經營期間,企業對債權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項與企業盈利水平好壞無關的固定支出,只要投資收益率高于利息率企業就能盈利,負債經營就能給企業產生明顯的財務杠桿效應;二是負債經營可以緩解企業籌資的困難,彌補企業運營和發展資金的不足,從而擴大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總體實力,提高競爭力和運營效率;三是負債經營有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企業在舉債經營期間,債權人無權干預企業的經營決策,不會影響企業所有者對企業的控制權,有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四是負債經營可以給企業節稅。企業負債經營,負債利息要計入財務費用,在所得稅前扣除,這樣企業就可少繳所得稅,進一步提高權益資本受益;五是負債經營能夠在通貨膨脹中受益。負債經營都是到期才能還本付息,此間一旦遭遇通貨膨脹,負債額的實際購買力就會下降,企業按下降后的數額還本付息,就等于把貨幣編制后的不良后果轉嫁給了債權人。
(二)負債經營的風險分析
負債經營具有相當大的風險,不容忽視,一是負債經營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舉債經營必須保證投資回報高于債務資本成本,不然,就會降低企業的收益能力,降低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危及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二是負債經營能夠降低企業的再融資能力。一方面,如果債務到期企業無法償還本息,其形象和信譽就會受到影響,再籌資能力勢必會降低;另一方面,借貸合同中都有限制性條款,這些條款會制約企業自主調配運用資金的全力,甚至會加大企業的負債代理成本;三是負債經營有時會造成股票價格下跌。如果舉債的企業是股份制企業,那么負債經營產生的財務風險還會影響到股票的市場價格。
目前,國內外對企業適度負債經營的“度”還沒有明確統一的標準。但從本質上來講,科學把握適度經營的“度”,必須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貨措施:
(一)要嚴格堅持基本原則,樹立高度的憂患意識
一是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總原則,確保負債成本低于投資項目的預期回報;二是要嚴格堅持“合適的負債成本”這個前提條件,切忌為了融資而融資,不計融資成本,把企業至于危險的境地;三是要堅持風險預警和嚴格管控的原則,不但要及時發現舉債經營存在面臨的風險,還要對風險實施動態監控。同時,還要對舉債經營進行嚴格的管控,及時把各類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事前周密做好負債經營的可行性研究
一是要充分借助諸如投資收益率法、現值指數法、內含報酬率法和現值法等進行科學的決策分析研究,全面分析項目的可行性;二是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合理把握負債比例,建立穩健的籌資模型,確定最佳的舉債額度;三是要認真分析舉債后的資本結構,務必確保企業自有資金的預期投資回報率高于負債經營的資本成本率。
(三)事中嚴格落實風險預警措施
一是要密切關注資、債平衡點,嚴禁突破舉債經營的臨界點,出現資不抵債的危險狀況;二是要及時關注市場匯率和利率的走勢,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和風險承受能力及時調整負債比率,科學管控企業的負債規模,避免發生財務風險;三是要嚴格按照籌資模型的要求對舉債規模進行實時監控,對運營資金實施科學管理,確保適度的方案得到有效的貫徹和落實。
(四)事后要深刻總結經驗教訓
企業舉債經營是一個長期的手段,只有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才能日臻完善,最終做到適度舉債經營。一是要客觀地總結經驗、教訓,并查清其原因,為今后的舉債經營提供經驗指導;二是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并采取有效的對策,把舉債經營的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三是要及時推廣成功的經驗,并學習借鑒兄弟單位的經驗,構建符合自身特點的科學的舉債經營體系,做到機制科學、流程優化、制度完善。
參考文獻
[1]郭晉豫.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研究[J].中國商論,2016年16期.
[2]陳凌云.企業負債經營利弊分析[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年06期.
[3]劉家翼.淺析企業負債經營[J].商業經濟,2011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