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超 何顯鵬 侯素娟
摘要:為解決我軍當前在彈藥保障中存在的理念陳舊、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更好地適應一體化聯合作戰要求,本文分析了美軍在彈藥保障體制、彈藥保障方式等方面的成功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舉措,通過這些措施能夠更好地掌控部隊的彈藥消耗情況,增強一體化聯合作戰條件下的彈藥保障能力。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obsolete concepts and low standardization in PLA's ammunition support, and to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grated joint operation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U.S. military's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ammunition support systems and ammunition support methods, and proposes targeted improvement measures. These measures can better control the ammunition consumption of the troops and enhance the ammunition support capabilit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integrated joint operations.
關鍵詞:彈藥保障;信息化;保障體制
Key words: ammunition support;informatization;support system
中圖分類號:E932?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12-0189-02
0? 引言
彈藥保障是通過對彈藥的生產、運輸、儲存等進行有效管理以達到滿足部隊的對彈藥需求而開展的活動[1],開展彈藥保障相關研究可以提高彈藥保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達到在有限時間內將彈藥安全、及時、有效地運送到作戰部隊的目的,實現快速、精確、高效的保障目的。
1? 美軍彈藥信息化保障
美軍一直非常重視彈藥保障問題,在彈藥保障體制、手段和規范化等方面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特別是美軍在海灣戰爭中雖然武器彈藥消耗量大、種類繁多,但是依靠科學、高效、完善的保障制度很好的完成保障任務。
1.1 彈藥保障體制完善
美軍的彈藥保障體制實施的是“總部-戰區-軍-師”的四級供應方式。總部一級的彈藥保障機構是軍械器材供應局,職責是彈藥的采購、管理和供給等。戰區一級的彈藥保障機構是物資管理中心,職責是計算出戰區彈藥的需求,接收和審核對軍一級單位的彈藥申請。軍一級的彈藥保障機構是軍支援司令部,職責是計算軍一級單位的彈藥儲存量和需求量,負責彈藥的儲備、管理和運輸等。師一級的彈藥保障機構是師支援司令部,職責是對師一級單位的彈藥保障工作進行規劃、指導與監督并提出合理化建議。總體上看,美軍彈藥保障組織靈活,戰時由支援分隊對彈藥快速保障,平時由后勤力量進行保障[2][3]。
1.2 彈藥運輸規范化
美軍在彈藥運輸中采用了標準化、模塊化、集裝化、自動化模式,不論彈藥體積大小,都能使用標準化的托盤、集裝箱、托架裝載,方便利用機械進行運輸和裝卸載。彈藥以集裝箱形式進入戰區,不論陸路、海運、空運,其集裝箱、托盤都使用統一的尺寸可以直接運抵作戰前沿,減少了彈藥運輸時間,大大提高了彈藥轉運效率,縮短了戰爭的準備時間。
1.3 彈藥管理可視化
未來的戰場環境瞬息萬變,想要在極短時間內對彈藥保障正確地作出判斷和指揮,就必須實時掌握彈藥保障動態信息等情況。美軍在彈藥保障中采用了可視化管理手段,將自動識別、全球定位、全球網絡運輸、全球網絡資源庫等技術應用于彈藥的保障當中,實時掌握了彈藥的需求情況,使彈藥的保障工作效率更加高效。可視化保障實現了隨時隨地都獲得彈藥的相關信息,整個彈供應過程均可見、可控、可管,彈藥保障達到可控化、快速化、精確化的目的[4]。
1.4 實行軍民融合保障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武器裝備、技術手段和作戰樣式不斷改變,但戰爭的本質、基本規律和力量源泉并沒有改變,軍民融合,寓兵于民仍是我軍重要策略。彈藥保障在作戰的使用上具有機動頻繁、動用強度大、受敵火力威脅大等特點,僅僅依靠軍隊編制內的保障力量很難完成保障任務,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彌補軍內保障能力的不足,才能推動新型彈藥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在海灣戰爭中,美軍非現役人員占現役軍人的比例為10%[5],非現役人員承擔了大量的后勤保障工作,例如從武器裝備保養到修理等大量繁重的保障任務,非現役人員是美軍軍事力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保障。
2? 我軍彈藥保障中存在的問題
我軍彈藥現有保障模式還無法完全滿足一體化聯合作戰,從一定制度上制約了我軍作戰效能的發揮。一是我軍現行的彈藥保障模式有時還是“越快越好、多多益善、有備無患”的粗放做法,盲目追求彈藥的流量和規模,忽視彈藥保障的敏捷性和速度,與未來信息化戰爭對彈藥保障敏捷、準確、可靠的要求不適應。二是我軍彈藥種類體系較為繁雜,彈藥規格尺寸大小不一,有的甚至還是單獨包裝,即使是同一類彈藥包裝的尺寸也存在差異,致使我軍彈藥包裝存在通用化、標準化程度不高的問題。三是軍民融合不夠深入,現行的彈藥保障模式仍然采用部隊單一保障模式,彈藥作為軍用物資采用傳統的自我生產、自我運輸和自我供應保障模式,沒有將地方成熟的信息技術、物流系統完成引入,造成彈藥保障模式單一、效益低下。
3? 我軍彈藥保障的意見建議
3.1 推進聯合彈藥保障體制
首先,我軍的三軍保障體制是各成體系、相對獨立的,無論是在儲存、運輸還是在供給方面都由各軍種各負其責,這樣非常不利于資源整合而且還造成了重復建設和嚴重的資源浪費。其次,當前相對分散的彈藥保障體制和一體化聯合作戰的需求不相適應,當前體制中彈藥保障部門無法做到對戰場所需的三軍彈藥進行統一、高效的調撥和協調,嚴重降低了彈藥保障效率,制約一體化作戰能力的提高,因此彈藥保障當前的當務之急在于彈藥保障體制的整合,只有實現海、陸、空三軍一體化聯合彈藥保障體制,才能真實提高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
3.2 建立通用化彈藥運輸補給模式
彈藥運輸補給能力的提升對我軍彈藥供應效率有著重大的推動作用,但是我軍彈藥運輸模式存在著通用化水平不高的問題。因此無論是在平時還是在戰時都應加強彈藥包裝和運輸工具的通用化水平,縮減彈藥運輸工具的種類,建立統一的運輸標準,實現彈藥的運輸規范化、通用化。在彈藥的運輸過程中可以借鑒美軍的做法,采用可用機械裝卸的標準化集裝單元運輸彈藥,通過火車、汽車、飛機、輪船等多種運輸工具運送彈藥。只有這樣,才會使彈藥的補給更加順暢、高效。
3.3 加強彈藥信息化保障的能力建設
在一體化聯合作戰條件下,彈藥信息的快速獲取和充分利用是彈藥精細化保障的重要環節,完善保障的信息能力建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構建符合國家標準的統一彈藥供應編碼體系,整合彈藥供應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破除傳統壁壘,建立信息共享的保障指揮網絡,實現各系統之間的無縫銜接、數據共享、網絡關聯與綜合集成;二是完善彈藥信息“標識”進程,實現彈藥管理完全數字化、網絡化;三是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及手段建設,促進各類信息感知終端的數字化、標準化和智能化。運用現代物聯網技術和信息物理融合等技術,為部隊作戰提供快速、精準的、高效率的彈藥保障。
3.4 依托民間保障資源,實行軍民融合保障
地方資源與軍隊資源有著很強的相通性和可替代性,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進。一是完善軍民資源融合的法規體系,打牢軍民融合的法律基礎。在法律層面上確定民間力量參與保障的權利和義務;還要通過完善裝備的標準規范,促進裝備軍民通用化,確保民間裝備召之能來,來之能用。二是加強民間資源的數據統計,實時掌握民間保障資源的配備情況。依托軍事融合領導機構,有針對性地做好社會保障力量登記統計工作,并按一定的周期更新統計信息。三是優化軍民保障力量結構,提高整體合力。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保障力量,平時完成彈藥的日常保障任務,戰時根據保障任務聯合軍地保障力量完成保障任務。
4? 結束語
在軍隊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我軍需要進一步完善彈藥保障的相關條令法規,加快彈藥保障信息化步伐,廣泛采用可視化信息技術對部隊的彈藥消耗、需求、運輸進行實時監視和掌控,滿足未來信息化戰爭對彈藥需求快速、精確的保障要求。
參考文獻:
[1]關繼成,李良春.信息化條件下彈藥保障需求分析[J].兵工自動化,2017(8):47-50.
[2]樊勝利,劉鐵林,朱啟凱.美軍彈藥保障模式發展現狀及對我軍未來影響分析[J].裝備學院學報,2014(3):46-49.
[3]路軍,馬振書,羅磊,王韶光.美陸軍彈藥保障力量研究[J].物流科技,2009(4):81-84.
[4]王少華,王利豹,徐琦.淺析美軍后勤信息化建設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J].科學時代,2011(5):251-252.
[5]侯典龍.伊拉克戰爭中美軍通信能力分析以及存在的問題[J].計算機與網絡,2004(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