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炳宇
有一天,小狐貍、小公雞和小白兔來到了一個貧困山區(qū),那里的小動物生活貧窮,他們饑餓、寒冷。
小狐貍看到這些場景,眼圈紅紅的,說:“這地方太窮了,我要捐些錢,讓它們能吃上新鮮的肉和水果,這樣才能讓這片山區(qū)充滿生機?!毙」u聽了,馬上站出來說:“不行不行,你整天除了吃吃喝喝還能想到什么呢?你這個吃貨!”小狐貍很不服氣,生氣地說:“那你說還能做些什么呢?”小公雞笑了笑,放低聲音講道:“咱們應該捐些生活費給它們,讓它們多買些漂亮的衣服,穿得跟我們一樣充滿朝氣才好?!毙『傔€沒聽完就著急反駁:“我的建議才是最好的,你不聽我的,我就用我鋒利的牙齒把你鮮艷的衣服都咬破!”小公雞也不服輸說道:“那你要先問問我尖銳的嘴巴同不同意!”正當兩個人爭得面紅耳赤,突然回頭看到小白兔正在召集大家商量著什么。
過了一會兒,小白兔朝小狐貍和小公雞這邊走來,輕聲細語地說:“食物和衣服確實很重要,但我覺得讓小動物們能有個地方好好學習更重要,只有學會了知識,以后遇到其他困難也能想辦法解決了,就不再需要我們的幫助了。”小公雞和小狐貍都覺得小白兔說得有道理。
不久后,小白兔、小狐貍和小公雞再次回到這座大山里,只見一座嶄新的學校拔地而起,小動物們坐在教室里認真學習各種技能。看到小白兔它們來了,小動物們圍了過來,開心地向它們表示感謝:“善良的小白兔,感謝你幫助了我們,讓我們有機會學習知識,將來能夠自食其力。謝謝你!”
這時,狐貍和公雞才明白,慈善不僅僅是施舍、給予,它還有更高一種境界,那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指導老師:周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