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為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平穩運行,要求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從多個方面針對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進行統籌規劃與合理部署,加強對特種設備的規范管理和使用。其中,安全使用與管理作為特種設備應用過程的重要內容,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實現安全管理過程。目前,為進一步規范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本文主要以特種設備為研究重點,針對特種設備日常管理現狀以及安全管理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安全使用與管理作為特種設備規范化管理的重要內容,要求管理人員應該落實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從多個方面針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問題進行統籌規劃與合理部署,確保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準確貫徹與落實。結合當前管理經驗來看,因特種設備運行方式以及使用性質的特殊性,生產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恪守自身的崗位職責,認真做好定期檢驗工作與日常維養工作。如生產操作人員應該重點針對特種設備的外觀、帶缺陷設備的日常巡檢等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然而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因特種設備運行過程中會遇到較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安全使用與管理期間會存在質量和安全隱患問題,亟待解決。
1 特種設備安全使用與管理現狀及問題研究
一般來說,特種設備長期都是處于高壓運行狀態,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如果運行期間一旦出現風險問題,勢必會對設備整體運行質量造成不良影響。輕則外觀破損、重則引發安全事故等。為防止上述狀況的發生,現場工作人員需要針對特種設備安全使用與管理工作進行統籌規劃與合理部署,以確保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落實到位[1]。然而,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因安全使用與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風險問題不在少數,具體成因如下:
1.1 管理人員更換頻繁,原始資料遺失問題嚴重
特種設備安全使用與管理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原始資料缺失、遺失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管理人員在轉崗、離職或者退休等期間,并未明確說明資料存放位置導致部分資料遺失。或者是部分單位在檔案管理工作方面顯得比較欠缺,在資料保存工作方面落實不到位,導致部分原始資料出現遺失問題。
1.2設備日常巡檢工作不到位,維護保養效果不佳,尤其是核心設備或帶缺陷運行設備
長期以來,特種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多以定期檢驗實況為標準,因此,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特別注意在定期檢驗過程中,發現缺陷的設備。對于缺陷已經經過處理的,應密切觀測處理部位的運行情況,定期監測記錄;帶缺陷運行的,管理人員應該制定必要的應急方案,并加強巡檢頻次,確保設備的安全平穩運行。但是,在實際生產管理過程當中,卻往往存在管理和監測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如生產管理人員未按定期檢驗結果,針對缺陷設備制定應急方案或現場操作人員并未完全按照應急方案對可疑位置等進行定期巡檢和數據監測,導致現場維護保養工作難以達標[2]。
此外,特種設備檢驗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安全附件檢驗質量不高的問題。按照規定來看,定期檢驗規則要求安全閥校驗工作應該至少一年開展一次、壓力表應該至少每半年開展一次。然而,根據現場檢驗反饋情況來看,安全附件超期或者未檢查現象普遍存在。舉例而言,像安全閥、壓力表外觀存在銹蝕問題,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銹死問題等。
1.3 管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總體管理水平有限
設備擁有者或者出租單位并未承擔起特種設備的管理重責,在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保養等技術資料方面缺乏安全化管理。再加上單位內部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內容的匱乏、規范要求執行力度不高、設備使用單位的年度檢查工作不到位等,導致特種設備管理工作常常陷入滯后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管理人員并未真正意識到做好特種設備安全使用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3]。
尤其在風險管理意識方面表現的較為淡薄,無疑是進一步增加了特種設備的安全隱患程度。最重要的是,相關管理人才資源的匱乏也是制約使用單位特種設備總體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缺乏專業人才資源的支撐導致特種設備管理常常陷入風險管理狀態之中。
2 特種設備安全使用與管理措施的相關研究
為進一步確保特種設備安全使用與管理標準得以達到規范要求,建議管理人員應該嚴格恪守特種設備安全使用標準以及管理要求,貫徹落實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盡可能地為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與高效運行提供保障。以下是本人結合相關經驗,對特種設備安全使用與管理措施的問題加以總結與歸納,以供參考。
2.1 整理與保存好原始資料,為后續檢驗工作提供決策數據
針對當前原始資料丟失、遺漏的問題,建議管理人員應該肩負起自身的管理重責,加強對特種設備,如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相關資料的整理強度與保存效果。另外,對于轉崗、離職或者退休的人員而言,應該事先做好交接工作,確保原始資料不會丟失[4]。同時,管理人員應該加強對相關檔案資料的重視程度,做好檔案整理與收集工作,為后續檢驗工作提供決策數據。最好可以構建信息化檔案管理機制,將相關檢驗信息、使用維護保養信息等錄入到數據庫當中,方便管理人員隨時查看,為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與管理工作提供決策支持。
2.2 重點貫徹與落實定期檢驗工作,深化設備維護保養效果
一般來說,檢驗工作需要圍繞高壓有毒、易燃易爆介質等特種設備運行情況進行科學檢驗。舉例而言,現場操作人員應該針對在定期檢驗中發現缺陷的設備,增加巡檢頻次和必要的數據監測。與此同時,安裝施工單位在特種設備材質、型號等方面應該嚴格踐行檢驗標準,檢測機構應重點檢查特種設備焊接位置是否存在缺陷問題,如裂紋問題。
除此之外,現場檢驗人員應該重點針對特種設備的檢測數據問題進行合理整合與分析,并記錄好相關數據,為后續檢驗工作提供數據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安全附件是否運轉有效、靈敏程度低,都將會對定期校驗質量造成較大影響。鑒于安全附件檢驗工作的重要性,建議現場操作人員應該嚴格按照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標準及要求,針對性地開展安全附件檢驗工作[5]。
2.3 深化管理人員風險管理意識,加強總體管理水平
從事于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相關人員應該明確自身的管理重責,從多個方面針對特種設備安全使用與管理工作進行貫徹與落實。管理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根據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要求,重點針對設備配備、驗收、安裝調試等工作內容進行統籌規劃與合理部署。同時,嚴格規范與約束管理人員的設備管理行為,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劃分好各組織人員的安全管理責任,做好驗收與檢測管理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針對當前專業管理人才資源匱乏的情況,建議領導人員應該加強對特種設備安全使用與管理人才資源的培養力度,通過不斷深化管理人員的安全使用理念與管理原則,為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單位內部應該構建符合特種設備管理特點的規章制度或者制度體系,進一步為特種設備的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3 結論
總而言之,對于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與管理工作,相關人員應該勇于承擔起自身的管理重責,強化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識以及風險意識,從多個方面貫徹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內容,確保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其中,對于當前特種設備安全使用以及管理存在的現狀問題,建議相關人員應該深入特種設備應用現場,明確當前特種設備運行期間存在的不良問題。如重點針對特種設備的外觀、缺陷等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并嚴格按照特種設備定期檢驗標準及內容進行規劃與部署,從根本上深化特種設備的運行使用效果。
參考文獻:
[1]占俊田.淺析特種設備監管與檢驗檢測發展趨勢[J].智能城市,2018,4(14):33-34.
[2]張雪梅.淺析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風險評價及分類監管[J].西部特種設備,2018(01):62-64.
[3]黃華.淺析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基本思路[J].安徽建筑,2018,24(06):279-280.
[4]覃曉燕.淺析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辦公室業務,2017(03):142.
[5]路曉雯,張玉軍,蘆廣超.淺析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的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J].中國設備工程,2017(2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