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作為區人大常委會在街道層面的派出工作機構,南碼頭路街道人大工委一直致力于基層人大工作者隊伍建設,形成了由選區人大指導員(居民區書記)、人大信息員(各居民區社工)、人大聯絡員(志愿者)、人大評議員組成的“四大員”隊伍,分別承擔著選舉單位人大工作指導、基層人大信息報道、居民區民情民意收集、人大代表履職效果測評等工作,起到了“領航員、小喇叭、小靈通、啄木鳥”的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之際,南碼頭路街道的區人大代表和“四大員”們一起攜手共進,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堅強合力。
當下,抖音和二維碼普及率相當高。疫情當前,南碼頭路街道的“60后”區人大代表顧聯斌,六里二居民區的“70后”書記邵峰,以及居民區的“80后”人大信息員顧晨鵑,就在各自的崗位上,積極推動抖音和二維碼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作用,讓科技助力提高居民防范意識。
抖音短視頻助力疫情防控
抖音短視頻APP不斷普及,越來越多居民已經習慣于通過瀏覽短視頻獲取信息。“Hi,南碼頭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你們好!”隨著一聲清甜的問候聲,南碼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岳雅琪醫生在名為“天使驛站”的抖音公眾號上又發布了一條新內容。短短一分鐘的視頻,岳醫生以生動易懂的語言告訴大家防疫期間需要注意的防護知識,提醒大家出門務必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
去年3月,在區人大代表、南碼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顧聯斌的推動下,南碼頭路街道六里二居民區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黨建聯建項目——天使驛站,致力于開展科普宣傳,精準對接居民健康需求和醫院專業供給,暢通社區與醫院“直通車”,得到了小區居民的歡迎和認可。“天使驛站”的抖音官方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為傳播健康知識和衛生常識而開設。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后,“天使驛站”抖音號運營團隊立即拍攝發布“七步洗手法” “疫情防護常識講解”等科普短視頻,為粉絲們提供了大量有用的防護知識。所有視頻皆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參與錄制,確保短視頻原創性的同時,也吸引了一大批熱心粉絲的轉載和分享。顧聯斌代表在短視頻制作過程中多次給予指導,要求內容務必貼近民情,講解務必細致耐心,讓居民們觀看后有所收獲。
小區通行二維碼應運而生
2月8日,六里二居民區工作微信群圍繞如何應對返滬高峰、加強外來人員管控進行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小區應當建立出入證通行制度。這一建議,引起了街工委信息員顧晨鵑的思考。
當晚9點,顧晨鵑回家后與擔任程序員的丈夫商量,嘗試運用小程序來生成二維碼,作為小區通行憑證。兩人一直忙到凌晨一點才完成初步設計。按照設計思路,居委會根據前期排摸數據,為14天內無離滬記錄且體溫正常的住戶,每人印發一張由個人信息生成的二維碼通行證,居民持通行證方可出入小區。若發現需居家隔離或體溫異常的居民,居委會可以通過沒收或后臺作廢二維碼,達到限制出行的目的。此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居委會既可以通過紙質通行證實施進出管控,更可以進一步通過二維碼后臺的功能升級和模塊增加,調整管控等級,隨時在后臺動態了解居民出入小區的情況。
很快,出入證通行制度在六里二村小區正式試行。按規定,居民進出小區均需出示通行證,外地訪客人員一律不得進出小區,子女看望父母者,必須做好登記且只能一人進入。“小區人員出入記錄清晰、可追蹤,真是越來越規范、越來越精細了!” “小區安全我們就放心了!”六里二村小區的居民大力支持這一通行證制度,紛紛點贊。邵峰表示,如果該制度在六里二村試運行反響良好,將會推廣到其它小區,讓科技搭把手,幫助守好每個小區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