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品
在兒子羅振的眼中,隱蔽戰線上的元老級人物羅青長,或許是一位“于無形處建奇功”的家中長輩,但在我們的心中又不止于此—— 銘記前輩的種種犧牲、奉獻,就是銘記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
作為歷史見證者,羅青長經歷了許多重大事件:打入胡宗南部隊、隨毛主席周副主席轉戰陜北為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做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后參與“克什米爾公主號”“湘江案”等重大案件的偵破……
作為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和中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他是周恩來臨終前要召見的最后一位中央部級領導干部。
在兒子羅振的眼中,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的父親是一位嚴父,更是一位“于無形處建奇功”的無名英雄。
和羅振的此次約訪,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敲定,只是時間卻一拖再拖。一向行事低調的羅振告訴記者,還是先采訪完其他隱蔽戰線的后代們,最后再采訪他吧。
羅振的父親羅青長是隱蔽戰線上的元老級人物,1918年生于四川,16歲參加紅軍,到達陜北后與情報工作結緣,此后就沒離開過。
羅振告訴記者,徐向前元帥曾經說過,在四方面軍之中,出了兩個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其中之一就是他父親。
1918年,羅青長出生于四川蒼溪一個農民家庭,雖然家境貧寒,但他學習十分刻苦。1931年,其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考入蒼溪中學,并在14歲時加入共青團。1934年8月,紅四方面軍來到四川蒼溪,羅青長響應黨的號召,和23名同鄉一起加入紅軍隊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羅青長于1952年回到家鄉,23個小伙伴只剩下他和李開湘兩人。羅振說,長征的這段經歷對父親一生的影響特別大。1996年10月,羅青長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革命理想高于天》紀念長征勝利60周年。他說:“我是那個戰爭年代的幸存者,我要加倍努力地工作,才對得起生我養我的巴山蜀水的父老鄉親,才能對得起為革命犧牲的先烈和我的小伙伴們。”
跟隨紅四方面軍到達陜北之后不久,羅青長就被選調到中央黨校高級班學習,畢業后留在黨校任教員、研究員。
1938年7月至11月,他又被選調到中央特別工作委員會棗園訓練班。這是中央特委辦的第一個情報保衛訓練班,羅青長既是學員也兼任班黨支部書記。毛澤東等中央領導親自指導和參與教學,使這個訓練班成為我黨的情報、保衛機構在延安培養專業干部的開端,也為羅青長日后在黨的隱蔽戰線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和業務基礎。
“中央特委干部部部長陳剛在訓練班講了三句話,父親一直將之牢記在心—— 不應知的不應求知,不應告人的不告人,不應來往的不來往。父親一生一直按照這三句話辦事,為人謹慎、低調?!绷_振說。
1938年年底,羅青長從棗園訓練班畢業,很快就被派往八路軍西安辦事處,擔任中共代表林伯渠的機要秘書,同時兼任辦事處黨支部書記,還負責辦事處的安全保衛工作。不到半年時間,他就轉到了中央直屬西安吳德峰情報系統,由地上轉到地下,從事情報工作。
國民黨的一份刊物曾將康生、李克農與吳德峰稱為中共情報系統的三大巨頭,并形容吳“老奸巨猾”。
羅振說,父親每每提起吳德峰,都懷著深厚的感情,說吳德峰是他情報生涯的領路人。他說,“父親和吳德峰的關系可以說不是親人勝似親人?!?/p>
現代京劇《紅燈記》中有一段大家都極為熟悉的唱戲:“鐵梅:奶奶,您聽我說!我家的表叔數不清,沒有大事不登門。雖說是,雖說是親眷又不相認,可他比親眷還要親。爹爹和奶奶齊聲喚親人,這里的奧妙我也能猜出幾分。他們和爹爹都一樣,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據羅振講述,“文革”初期,父親在西安從事地下工作時的老戰友陶斯詠叔叔來北京看望父母,聽到這唱段后幽默地對幾個孩子講:“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是對的,但如果表叔數不清就亂套了,表叔就那么幾個,是有數的。”
那時吳德峰夫婦、陳養山夫婦、陶斯詠夫婦、蹇先佛、羅青長、于忠友、肖佛先等同住在曹家巷12號,也就是“住機關”。大家以親朋關系相互稱呼,住在一起親如一家。吳德峰是湖北人,羅青長是四川人,口音近似,他們就以表哥表弟相稱掩護身份,所以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吳德峰的子女見到羅青長夫妻,也還是一直叫表叔表嬸。
在西安,羅青長的公開身份是國民黨三十八軍中尉書記員,同時還擔任國民黨三青團西京分團辦事員一職,而他的實際職務是吳德峰情報系統的黨支部書記,負責聯絡和指導一些重要的情報關系,如情報“后三杰”中的兩杰陳忠經、申健,他們都在胡宗南建立的三青團擔任要職,因此,羅青長還負責聯系胡宗南的機要室副主任戴中溶。為了安全起見,被周恩來、董必武布做“閑棋子”的胡宗南侍從副官、機要秘書熊向暉,只由吳德峰單線聯系,并盡量減少見面次數。
吳德峰建立的這個西安情報系統后來在蔣介石、胡宗南1943年和1947年進攻延安時為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發揮了重要作用,而胡宗南對身邊的陳忠經、熊向暉、申健三人并無任何懷疑。為培植自己的勢力,他還曾于1947年先后選派他們三人到美國留學。1949年,“后三杰”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安返祖國,功成身退,毫發未損,這在世界情報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1949年11月6日,周總理在中南海勤政殿宴請原國民黨北平和談代表團的成員,羅青長和熊向暉作陪。國民黨北平代表團的主要成員張治中、邵力子、劉斐等一看到熊向暉都大吃一驚,張治中說:“沒想到熊老弟你也起義了!”總理當時笑著對他們說:“今天我給你們透露一個秘密,他不是起義,是歸隊。當年我們把他派到胡宗南身旁,并不是要收集情報而是要幫助胡宗南抗日,但是胡宗南走上了反共的道路,我們才起用他做一些自衛工作。”張治中聽了以后,非常感慨地說:“我以前只知道蔣介石打仗不如毛澤東、周恩來,現在我才知道,蔣介石搞情報工作,也不如毛澤東、周恩來,焉能不敗。”
地下工作者隨時隨地面臨著生死考驗,驚心動魄的經歷在所難免。羅振說,父親給他講過一個西安歷險的故事。當時,他們西安情報組織的一些機密文件都保存在一個保密箱里,這個保密箱存放在一名地下黨員家中。后來,因思想發生動搖,此人催促父親盡快把這個保密箱取走。父親深知,保密箱一旦落入敵手,地下組織的成員就危險了。在請示了上級后,父親冒著生命危險,取回保密箱,并遵上級指示進行交接。
可到了接頭地點后,預定和羅青長接頭的單線聯系人陶斯詠卻一直沒有出現。而此時,西安全城戒嚴,國民黨部隊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甚至小學生背的書包他們都要搜查。羅青長當時進退維谷,如果繼續在接頭地點等下去,可能會兇多吉少,所以身著國民黨軍官制服的他決定獨自闖關。
他叫來一輛黃包車,上車后即把裝有機密文件的保密箱壓在座位下方,然后指揮車夫直奔西安火車站。羅振說,多虧了那一身國民黨軍官裝,沿途的哨卡并沒有對父親過多阻攔和盤查。黃包車快要到八路軍辦事處時,羅青長便示意車夫停下,付了車錢后,他拎著保密箱左右環顧了一番,疾步朝“八辦”大門走去。在大門口,“八辦”處長周子健和他的夫人王平,還有陶斯詠正焦急地等著他,生怕他出什么問題?!斑@一場西安歷險記雖然有驚無險,但給我父親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之后他一直攜帶著這個保密箱,一直到逝世的前幾年才把它捐贈給了八路軍西安辦事處展覽館。這個保密箱也算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了。”羅振說。
羅振說,父親和母親也因為情報工作結緣。“1940年,我的母親杜希健,經軍委通訊學校和社會部報務大隊的培訓后,被派往西安。當時黨中央派了很多女青年到敵后工作,這和咱們看到的《潛伏》那個電視劇有些差異。這些女青年和翠萍是完全不同的,她們的政治素養和文化修養非常高,專業知識也非常扎實。我母親當時是搭乘周恩來副主席的卡車抵達西安的,被分配到西安吳德峰情報系統做報務員,正好由我父親領導。在異常惡劣的環境里,他們朝夕相處、生死與共,相互之間逐漸產生愛慕之情。”
1940年,抗日戰爭步入最為艱苦的階段,那一年的“雙十節”,日本敵機飛臨西安上空?!爱敃r全城老百姓都往防空洞里跑,父親擔心組織的機密文件和電臺的安全,所以往反方向的密點跑。到了密點時,他吃驚地看到我的母親,一個20歲的姑娘,神情自若地坐在那里,守候在電臺旁邊。這一幕讓父親平時對母親的愛慕之情一下就升華為崇高的革命愛情。后來經黨組織批準,他們在敵后結成了革命伴侶,這在隱蔽戰線是非常常見的。他們舉行結婚典禮時,沒有鮮花,沒有美酒,只有外面北風的呼嘯聲和刺耳的警笛聲?!?/p>
1941年4月,羅青長被調回延安中央社會部,歷任李克農副部長秘書,指導科科長,一室(情報)副主任、主任。他博聞強記、求真務實、刻苦鉆研,努力練就過硬本領,被部領導譽為“活字典”。1947年3月,黨中央撤離延安時他被選派到中央前委隨毛澤東、周恩來等轉戰陜北,在周副主席的直接領導下負責情報和機要工作,與奮戰在敵營的我情工人員緊密配合,通過夜以繼日的緊張工作,為中央前委在強敵的眼皮底下與敵周旋,最終戰勝敵人,提供了強有力的情報支持。毛主席曾贊譽,“他天天都能提供用得著的情報。”
1954年,羅青長兼任總理辦公室副主任,后轉兼國務院副秘書長,成為總理情報、對臺工作的主要助手之一。
1963年4月,蔣特制定了在劉少奇主席訪柬埔寨時進行暗殺的“湘江案”,經中調部、公安部全力偵破,破譯了蔣特密信,發現了敵人設置爆炸點的具體位置,經與柬軍方、警方交涉、配合,起獲了蔣特設在劉少奇車隊從機場到皇宮必經之地爆破點的炸藥、雷管,抓捕了蔣特。時任前方安全領導小組組長的羅青長不敢有絲毫疏忽,為確保劉少奇的安全,他毅然坐上本該由劉少奇乘坐的一號車?!吧宪嚭螅惱峡倢ξ腋赣H說:‘小老鄉,怎么樣???他說:‘沒什么,照常走啊。陳老總就開玩笑說:‘這一次你可要當替死鬼了。父親說:‘職責所在,無所謂了。周總理曾對情報人員提出若干要求—— 有苦不說、受氣不叫、冒險犯難、埋頭苦干、舍己救人。父親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總理的教誨?!绷_振說。
羅青長晚年的另一身份是中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周總理逝世后,羅青長曾撰文回憶,周總理在彌留之際,曾向他詢問了臺灣的近況及在臺灣的一些老朋友的情況,并囑咐他“不要忘記那些對人民做過有益事情的人”??偫淼膰谕?,羅青長銘記于心,總是盡其所能地關心烈士遺屬、遺孤,平反冤假錯案。如曾任臺灣“國防部”參謀次長的吳石中將,可以說是潛伏在國民黨內部的最高級別官員。1950年,由于叛徒的出賣,吳石和朱楓、陳寶倉、聶曦在臺北遇害,但吳石夫人及部分子女的社會關系仍在臺灣?!耙驙可鎳覚C密”,加之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吳石的悲壯人生成為不可言說的秘密。而在“文革”的政治氣候中,吳石在大陸的子女吳韶成兄妹卻為此承受了外界的誤解,蒙受了不白之冤。
1972年,吳韶成給周總理寫信,周總理、葉帥都親自過目并做了批示,由羅青長派人去河南專門處理此事,落實政策。不久,河南省革委會發函追認吳石為烈士。1991年12月10日,羅青長在北京親切會見吳韶成和吳蘭成兄妹,他對他們講:“總理彌留之際,還不忘在臺灣的舊友,專門交代我,你們的父親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祖國的統一做過很大貢獻,為加速軍事進程,避免重大傷亡,最終他獻出生命,我們是不會忘記的?!?/p>
吳石去臺前,他的好友、中共秘密黨員吳仲禧勸他留下來,吳石卻說,“自己覺悟太晚,為人民做事太少,要趁著未暴露去臺灣多為人民做點工作。”羅振說,“隱蔽戰線的人對名和利看得很淡,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羅振說,父親特別重視對家里的孩子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文革前有個寬銀幕電影叫《萬水千山》,是講長征故事的,父親專門買了票讓我們去看。他還給我們買了許多書,比如《星火燎原》《紅旗飄飄》,只要能買到的他都買來?!绷_振說,父親還給他講過一個有關“張豁嘴”的故事?!皬埢碜臁笔歉赣H在長征中的一個小伙伴,姓張,沒文化不識字,但是很樂觀,經常咧著嘴笑,所以別人都叫他“張豁嘴”。在過草地的時候,“張豁嘴”因饑寒交迫,實在撐不下去了,把父親叫到跟前說:“羅青長,我實在不行了,你們去把紅旗插遍全中國吧!”這句話鼓勵了父親一輩子,也鞭策了他一輩子。
羅青長經常拿總理嚴格要求身邊工作人員和親屬的事例教育家里的孩子?!案赣H本身就是農民家庭出身,特別強調不能脫離群眾,反對干部子弟特殊化,對我們要求都很嚴格?!钡搅耸钇冢瑸榱隋憻捨覀?,父親把上初中的孩子送到全國勞動模范時傳祥掏糞隊去掏糞,“當時糞桶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是很高的,有時候走不穩,糞汁會濺到脖子里。上小學的孩子則被送到東北旺公社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绷_振說。在密切聯系群眾方面,羅青長以身作則,經常騎著自行車到西苑小學參加家長會?!拔覀兗业囊路抢洗蟠┩昀隙?,而且我們都以此為榮。男孩子愛踢球,我們球鞋的腳指頭處也是補了又補。二哥羅挺是101中學學生會副主席,也是理發小組組長,我們家孩子都不去理發店,都是哥哥給弟弟理發?!?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省錢,更重要的是為培養我們艱苦樸素的作風。“父親很關心我們‘德智體全面發展,每個學期都在每個人的成績冊上認真簽名并針對每人的缺點寫出評語,以求改進?,F在再看這些充滿父愛的評語,回想父親在我們世界觀形成時讓我們密切聯系群眾、不忘工農、學習工農的舉措,深感他的用心之良苦。”羅振說。
“巴山蜀水育英雄,虎穴龍潭見忠誠。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無形處建奇功。喜迎華夏飛騰日,坐待寶島入懷中。堂堂正正九十載,郁郁蔥蔥不老松。”這是羅振的三哥羅援在父親九十壽辰時所作的詩句,也是對父親羅青長一生成就的集中寫照。
“2019年9月17日是父親誕辰101周年,4月15日則是他逝世5周年紀念日。父親帶走了許多永久的秘密,但卻給我們留下了永恒的忠誠?!绷_振說。
(選自《北京青年報》2019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