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秀珍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保健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及遵醫行為的影響。方法:在轄區內招募64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跟蹤時間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采用數字抽取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2例)與觀察組(3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干預法,觀察組在常規干預基礎上添加保健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血壓值以及遵醫行為。結果:觀察組患者遵醫行為統計率(96.87%)顯著高于對照組遵醫統計率(77.76%);觀察組干預后收縮壓測定值、舒張壓測定值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液指標。結論: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保健干預后,能夠降低患者血壓指標,遵醫行為良好,干預價值意義重大。
【關鍵詞】:保健干預;老年高血壓;血壓值;遵醫行為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 on blood pressure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recrui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and the tracking time was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32 cases)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32 cases) by digital extraction. The 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 method was used in the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 and compared the blood pressure values and compliance behavior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statistical complianc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6.8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7.76%); the measured values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fter implementing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s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e blood pressure indicators of patients can be lowered, and the behavior of compliance with the doctor is good. The value of interven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高血壓屬于我國最為常見的慢性病,同時也是致殘率極高的慢性病,還是心腦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之一。當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出現青年化與老年化同步增長趨勢。與青年患者相比,中老年患者主要是由于高血壓值控制率低、治療依從性差等因素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為此,本文將對保健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及遵醫行為的影響予以分析,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照組32例,采用常規干預法,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齡64~80歲,平均年齡(71.41±4.97)歲,病程5~14年,平均病程(10.74±0.36);觀察組32例,在常規干預基礎上添加保健干預法,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73.17±5.03)歲,病程4~16年,平均病程(9.22±0.41)年。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干預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添加保健干預,其干預措施如下:
飲食干預。根據患者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對患者以往錯誤飲食習慣予以糾正。尤其是抽煙飲酒患者,為患者講述抽煙飲酒對高血壓病癥的危害。對脂肪攝入量較少的患者及時補充蛋白質,增加新鮮水果蔬菜的食用量,控制食用鹽攝入量,保證每天鹽攝入量≤5g,適當補充微量元素,使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1]。
生活指導。為患者進行生活指導時,應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為患者講解生活習慣與血壓之間的相互影響。由于老年人血液流動速度過于緩慢,自身熱量顯著低于年輕人,畏懼寒冷,應注意日常保暖。對于長期抽煙飲酒的老年患者,應與患者進行溝通協商。經患者同意后,制定科學戒煙限酒計劃。避免患者因煙酒引發心肌脂肪發生沉積,致使心臟擴大誘發動脈硬化以及冠心病等其他相關疾病[2]。
藥物干預。高血壓患者應長期堅持按照規律服用降壓藥,不能擅自停用藥物或者未能經醫生允許自行更改藥物。為了保證患者服藥效果,應為患者給予藥物指導,告知患者正確服用藥物的重要性。同時還要耐心細致講解部分藥物存在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應癥狀[3]。倘若患者不良反應嚴重,應第一時間告知主治醫師,根據患者不良癥狀予以處理。
運動干預。適當合理性運動能夠改善身體機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在運動過程中,應根據患者自身實際情況,指導患者進行康復性運動。依照患者適應強度隨時調整運動頻率,通常患者每分鐘脈搏次數達到170次為運動極限值。由于許多老年患者自身除了高血壓癥狀以外,還有許多原發病。為此,在實施運動時主要以太極拳、慢跑、健身操等運動項目為主。
出院干預。患者出院后,應定期撥打回訪電話,詢問患者近期血壓情況,有無按時吃藥等,告知患者復診時間。
1.3 臨床觀察指標
采用遵醫行為問卷調查表,其調查內容包括按時服用降壓藥、作息時間、飲食健康、適量運動、情緒控制等相關內容。試卷滿分為100分,患者分數越高表明依從性越好。
患者住院期間,應定時為患者測量血壓,并對其血壓值予以詳細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遵醫行為
觀察組患者遵醫行為統計率(96.87%)顯著高于對照組遵醫統計率(77.76%),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血壓指標
觀察組干預后收縮壓測定值、舒張壓測定值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液指標,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發病影響因素與不良生活習慣、飲食不健康、家族遺傳、情緒波動等有關。目前,我國高血壓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無根治性藥物。在臨床治療中,主要以控制血壓的降壓藥物為主[4]。然而,高血壓患者長期服用降壓藥物后,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為此,醫學界對非藥物治療方法給予重點研究。由于老年高血壓患者有多種疾病并發癥,且常見受疾病折磨,致使臨床治療依從性較低。針對這種情況,在常規性干預的基礎上,實施保健干預。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控制食鹽攝入量,多食新鮮水果蔬菜以及含有維生素、粗纖維食物等。耐心為患者講解生活習慣對高血壓的影響,并在患者同意情況下,為其制定戒煙限酒計劃。通過語言溝通交流,增加患者用藥依從性,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體育運動,鼓勵老年患者進行有氧廣場舞、散步等動作較為緩慢的運動。養成按時吃藥定期復診的好習慣。從而維持血壓平穩,降低高血壓并發癥發生率[5]。
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遵醫行為統計率(96.87%)顯著高于對照組遵醫統計率(77.76%);觀察組干預后收縮壓測定值、舒張壓測定值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液指標。由此可見,保健干預可以根據患者自身實際情況,對其生活進行積極向上的引導,通過講解高血壓知識,使其養成自我定時監測血壓好習慣,嚴格遵循醫囑按時服用藥物,定期去醫院進行復查。
綜上所述,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保健干預后,血壓水平指標趨于平穩,遵醫行為良好,對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張卓,張海明,尹愛田,魏冠男,屈曉遠,尹暢.基于Anderson模型的山東省農村高血壓患者預防保健和衛生服務利用的影響因素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8,31(10):1-4.
LIH,WEIX,WONG M C S,本刊編輯部.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研究論文摘要匯編——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高血壓患者衛生保健感知質量變化[J].中國全科醫學,2018,21(05):579.
茍榮,韓秀琴,王鳳玲,王娟.太極拳運動聯合紐曼系統保健模式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07):823+825.
陳露,路云,曹乾,常峰.我國居民預防保健服務需求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04):428-432.
周永生,朱志明,鐘樹林,朱兵,李煥然.長沙市老年高血壓社區保健與生活質量關系的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0(04):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