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源 孫偉偉
【摘 要】目的:研究輪廓化鼻內鏡手術在難治性鼻竇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難治性鼻竇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院時隨機的分為對照組(n=34例)和研究組(n=34例)。對照組采取功能性鼻內鏡手術治療,研究組則采取輪廓化鼻內鏡手術治療。對兩組療效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VSA疼痛評分、鼻內鏡Lund-Kennedy評分均比對照組低,且研究組總有效率也高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難治性鼻竇炎給予輪廓化鼻內鏡手術治療,可有效減少疼痛,緩解癥狀,促進疾病預后。
【關鍵詞】輪廓化鼻內鏡;功能性鼻內鏡;難治性鼻竇
鼻竇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且治療難度也相對較大,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而難治性鼻竇炎,則主要是指經多次藥物治療后仍不見效果[1]。目前,臨床上對于難治性鼻竇炎多采取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主要有功能性鼻內鏡、輪廓化鼻內鏡兩種,不同手術其療效均有所不同。因此,本次研究將對難治性鼻竇炎采取輪廓化鼻內鏡手術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將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難治性鼻竇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院時隨機的分為對照組(n=34例)和研究組(n=34例)。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齡小至20歲,大至68歲,平均年齡則為(35.24±2.69)歲;研究組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齡小至21歲,大至67歲,平均年齡則為(35.48±2.71)歲。對兩組資料進行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功能性鼻內鏡手術治療,術前給予鼻竇、鼻內鏡CT檢查,確認病變范圍,首先給予全身麻醉,切除鼻道息肉,探查病變程度,切除殘余鉤突,適當擴大上頜竇開口,其次是,予以前篩、后篩開放,并于患者中鼻道穹窿部分咬除鼻丘氣房前部骨質、粘膜,直至額骨鼻突出現,且高度約為1cm左右。最后,開放患者鼻丘氣房后壁、頂壁、額竇底、額竇周圍氣房,并盡量保護患者鼻竇粘膜、鼻竇功能。研究組則給予輪廓化鼻內鏡手術治療,切除病變骨質、中鼻甲,開放鼻竇,對于病變情況相對輕微患者可給予DrafⅢ型額竇開放術治療,若患者病情情況累及中鼻甲,則給予中甲部分切除術治療,術后利用糖皮質激素、粘液溶解促排劑予以預后治療,及時沖洗鼻腔。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疼痛評分、鼻內鏡Lund-Kennedy評分進行比較。疼痛評分采用VAS評分為標準,總分為10分,分值越高說明疼痛程度越嚴重,反之則越低。鼻內鏡Lund-Kennedy評分總分為10分,分值越高說明鼻腔功能越差,反之則越好。并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可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標準,癥狀改善,病情穩定為顯效;癥狀得以緩解為有效;癥狀和病情均無變化為無效。總有效率等于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檢驗標準p<0.05。
2 結果
2.1 兩組癥狀評分對比
研究組各項癥狀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總有效率對比
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數據之間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難治性鼻竇炎因病情相對嚴重,且治療難度大,在臨床上多采取手術治療為主。而常見的手術有功能性鼻內鏡、根治性上頜竇切開術和輪廓化鼻內鏡手術等,其不同手術,療效均有所不同[2]。據數據顯示,對難治性鼻竇炎給予輪廓化鼻內鏡手術治療,可有效改善癥狀,緩解病情惡化,對于疾病預后具有重要作用[3]。
根治性上頜竇切開術具有一定效果,但也會對鼻腔鼻竇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臨床上不宜廣泛應用。而功能性鼻內鏡手術可去除病變粘膜,緩解鼻竇通氣引流,使患者鼻竇功能得以有效恢復,但無法改善癥狀,促進疾病預后[4]。輪廓化鼻內鏡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應用較多的一種手術措施,療效相對顯著,既能有效保留下鼻甲,切除病變組織, 還不會對患者嗅覺、鼻腔通氣造成影響,有助于促進疾病預后[5]。本次研究顯示,研究組VAS評分和Lund-Kennedy評分均優于對照組,且研究組治療效率也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難治性鼻竇炎采取輪廓化鼻內鏡手術治療,可有效改善癥狀,減少疼痛,促進疾病預后,值得在臨床上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王德華, 關林, 馬東. 中醫序貫療法聯合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療效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26(6):616-618.
張峰. 內窺鏡鼻竇手術聯合中鼻甲切除術治療難治性鼻竇炎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醫刊, 2017, 44(16):58-60.
邵麗. 改良鼻丘徑路額竇鼻內鏡修正手術在難治性鼻-鼻竇炎中的療效探析[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7, 27(4):496-499.
張書龍, 譚力凡, 劉怡君,等. 布地奈德聯合鼻內鏡手術治療難治性鼻竇炎的療效及對黏膜組織重塑的影響[J]. 醫學臨床研究, 2018, 35(5):849-852.
鄭富春, 侯勇, ZHENGFu-chun, 等. 加強藥物療法聯合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療效觀察[J]. 海南醫學, 2017, 28(12):1941-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