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斌 劉春艷 郭新建
【摘 要】: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調節蛋白2(SIRT2)在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56例(肝轉移組織、腫瘤原發組織、正常黏膜組織),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上述標本內SIRT2表達,并分析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不同部位標本中SIRT2表達水平、預后關系、細胞侵襲能力。結果SIRT2在正常黏膜組織中陽性率50.00%高于肝轉移組織、腫瘤原發組織14.29%、3.57%(P<0.05);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中SIRT2低表達者生存時間短于SIRT2高表達者(P<0.05);過表達SIRT2后結直腸癌細胞SW480侵襲能力顯著減弱。結論SIRT2在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中呈低表達,影響結直腸癌細胞浸潤能力,對評估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預后具有一定臨床價值。
【關鍵詞】:沉默信息調節蛋白2;結直腸癌;肝轉移;腫瘤原發組織
結直腸癌是臨床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多發于中年以上人群,40~70歲人群最為多見,目前其發病率、病死率在消化道系統惡性腫瘤中僅次于食管癌、胃癌及原發性肝癌,可經血液循環、淋巴循環及直接蔓延等途徑轉移至其他組織與臟器[1]。據統計,晚期結直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僅19.0%,且多數死于肝轉移[2]。目前,結直腸癌發病及出現肝轉移的分子機制尚不明確,因此尋找新靶點為診療提供新思路至關重要。基于此,本研究選取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56例,旨在探究SIRT2的表達及臨床意義,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選取三家醫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齡42~85歲,平均年齡(61.58±8.54)歲;臨床分期:Ⅰ期16例、Ⅱ期18例、Ⅲ期12例,Ⅳ期10例;腫瘤分化程度:高分化14例,中分化22例,低分化20例;浸潤深度:T2 12例,T3 35例,T4 9例;淋巴結轉移:N0 18例,N1 23例,N2 15例。
1.2 選例標準
1.2.1 納入標準:經病理檢查,結合X射線鋇劑灌腸、纖維結腸鏡檢查確診為結直腸癌,伴發肝轉移;簽訂研究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其他惡性腫瘤者;近期接受相關治療者;其他消化系統病變者。
1.3 方法
1.3.1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采集肝轉移組織、腫瘤原發組織、癌旁正常黏膜組織,常規石蠟包埋,制備石蠟切片(厚度4μm),二甲苯脫蠟、洗滌及孵育等操作解除內源性過氧化物酶活性,抗原修復及抗原封閉后,4℃一抗孵育及二抗孵育,行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DAB顯色;蘇木精染核,并脫水透明處理,中性樹膠封片,光學顯微鏡下觀察。
1.3.2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半定量評價:陽性表達:細胞質或細胞核內產生明顯棕黃色顆粒,根據視野中著色細胞百分比評估染色程度:染色細胞占5%為0分,染色細胞占6%~25%為1分,染色細胞占26%~50%為2分,染色細胞占51%~75%為3分,染色細胞占76%~100%為4分;最終得分=細胞質陽性細胞所占百分比得分+細胞核陽性細胞所占百分比得分;評估標準:陰性:0分;弱陽性:1~4分;陽性:5~8分,其中陰性、弱陽性為陰性病例,陽性為陽性病例;由2名病理醫師在不知臨床數據情況下對染色情況進行獨立評分。
1.4 觀察指標。(1)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不同部位標本中SIRT2表達;(2)SIRT2陽性表達與預后關系;(3)SIRT2表達與結直腸癌細胞侵襲能力關系。
1.5 統計學方法。SPSS24.0處理,計量資料()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
2 結果
2.1 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不同部位標本中SIRT2表達。SIRT2在正常黏膜組織中陽性率50.00%高于肝轉移組織、腫瘤原發組織14.29%、3.57%(P<0.05),見表1。
2.2 SIRT2陽性表達與預后關系。56例患者中失訪2例;54例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中SIRT2低表達者23例,SIRT2高表達者31例,SIRT2低表達者生存時間(41.47±5.12)個月短于SIRT2高表達者(61.87±6.24)個月(t=12.797,P<0.001)。
2.3 SIRT2表達與結直腸癌細胞侵襲能力關系。結直腸癌細胞SW480轉染SIRT2蛋白質粒后過表達SIRT2,通過Transwell侵襲試驗,結果發現過表達SIRT2后,細胞SW480侵襲能力減弱;過表達SIRT2后SW480細胞內的mRNA(1.45±0.07)mmol/L高于試驗前(0.98±0.05)mmol/L(t=40.886,P<0.001)。
3 討論
結直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惡性腫瘤,其形成涉及抑癌基因失活與癌基因激活的多基因調節復雜過程,而遺傳、慢性腸道疾病、環境等因素與其發病機制密切相關。目前,手術是治療結直腸癌主要方式,但70%以上患者確診時已發展至中晚期,錯失手術時機。因此,研究早期診斷及評估預后方法,尋找新型治療靶點,實現結直腸癌肝轉移分子靶向治療已成為研究熱點。
本研究發現,SIRT2在正常黏膜組織中陽性率高于肝轉移組織、腫瘤原發組織,且SIRT2低表達者生存時間短于SIRT2高表達者(P<0.05),表明SIRT2低表達或缺失可能是結直腸癌患者進展、轉移的重要促進因素,可作為診斷結直腸癌肝轉移與評估預后指標之一。SIRT2在腫瘤侵襲中充當重要角色,相關研究發現,SIRT2能和B-catenin產生相互作用,進而抑制Wnt信號通路,且SIRT2缺失的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及SW480細胞遷移與侵襲能力明顯增強。本研究發現,過表達SIRT2后結直腸癌細胞SW480侵襲能力顯著減弱,表明SIRT2可通過上調B-catenin,下調MMP2表達,抑制SW480細胞侵襲,進一步證實SIRT2可能與結直腸癌肝轉移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SIRT2在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中呈低表達,影響結直腸癌細胞浸潤能力,對評估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預后具有一定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譚學賢,楊嶽鑫,羅秋萍,等.四種錯配修復基因蛋白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23):4514-4517.
王搏,申占龍,葉穎江,等.結直腸癌肝轉移組織中SIRT2蛋白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9,34(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