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戀念 羅飛旋
【摘 要】目的:旨在研究新生兒撫觸護理干預對于新生兒體格及神經系統發育的積極作用。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200例足月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前者實施常規護理,后者增加撫觸護理,時間為新生兒出生第1日至28日(7周)。結果:觀察組新生兒體格發育(身長、體重、頭圍)、睡眠時間以及神經系統NABA評分(主動肌張力、行為能力、總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新生兒撫觸護理對于提高新生兒早期體格及神經系統發育有著顯著效果,建議在新生兒護理科推廣普及。
【關鍵詞】新生兒;撫觸護理;神經系統發育;體格發育
近年來新生兒撫觸護理被認為是一種可以有效促進新生兒生長發育的護理方式[1]。它是指通過橄欖油等植物油或者潤膚油以一定的手法接撫觸摸新生兒身體,使之得到溫和且良好的刺激,從而促進其神經系統、大腦、臟器等組織功能的發育[2,3]。本文選取我院收治新生兒2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對其進行常規新生兒護理和增加撫觸護理,以探討撫觸護理對于新生兒體格和智力發育的促進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200例足月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其Apgar 評分均≥9分,均采用母乳喂養,且各項體征均在正常范圍,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新生兒,胎齡38—40周,均值為(39.88±5.56)周、男女比為59:41;自然分娩56例,剖腹產44例;出生時體重2.63—4.17kg,平均體重為(3.61±0.96)kg。觀察組新生兒中,胎齡處于38—40 周之間,胎齡均值為(39.70±5.17)周;男女比例為58:42;自然分娩58例,剖腹產42例;出生時體重2.60—4.15kg,平均體重為(3.59±0.97)kg。對于該實驗分組,新生兒家長均知情同意,自愿接受護理干預。兩組新生兒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撫觸干預,具體干預方式如下。
1.2.1 撫觸準備
在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開始第一次撫觸,時點選擇在休息前或沐浴后進行。保持室內溫度濕度適宜,溫度22—25℃、濕度50%—55%為宜;播放輕音樂,檢查準備好撫觸相關用品;幫助新生兒調整至仰臥位。撫觸人員清洗雙手保持雙手溫度適宜,手心均勻涂抹橄欖油或潤膚油并適當摩擦。
1.2.2 撫觸方法
臉部撫觸:用雙手將新生兒后腦適當托起,以雙手拇指接觸頭部兩側并緩緩滑至眉心位置,連續3次,移開雙手;用雙手接觸下巴并緩緩滑至兩耳,連續3次。頭部撫觸:再次用雙手將新生兒后腦適當托起,右手手指緩慢張開接觸新生兒前額緩緩滑至顱骨出,并按摩其百會穴,連續3次。胸部撫觸:裸露新生兒身體,護理人員雙手輕握新生兒兩側肋骨并緩緩移動至其腋窩處,彎曲中指撫觸其窩頭,連續3次,此過程中注意避免接觸乳頭。腹部撫觸:合并中指和食指,以從右向左、自下而上的順時針方向按摩新生兒腹部,逐漸向上移動,并避免接觸其臍部。肢體撫觸:輕握住新生兒手部使之固定,另一只手從其腋下開始向下撫觸至手指,雙腿則從大腿根至腳踝,四肢各連續3次。背部和臀部撫觸:將新生兒調整至俯臥位,自頸部向下撫觸至臀部,按摩脊柱兩側肌肉,連續3次。
撫觸動作應輕柔,注意與新生兒互動,每次撫觸1次,時間不超過20分鐘。完成撫觸后,輕拭去新生兒身體表面多余油脂,將其衣服穿好送回父母處,如有必要時可允許家長在旁陪伴或學習。撫觸護理干預試驗時間為新生兒出生第1日至第28日(即出生后7周)。
1.3 觀察指標
觀測對照組和觀察組新生兒28日后體格發育、睡眠時間以及神經行為指標。其中后者采用神經行為NBNA評分法測定,分值越高表示新生兒神經發育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0.0軟件,采用χ2檢驗,顯著性水平為α=0.05。
2 結果
兩組新生兒出生28日后相關觀測結果如下表。
3 討論
上述結果表明,增加撫觸護理后能夠顯著促進新生兒早期的體格及神經系統發育,同時睡眠時間也顯著增加(P<0.05)。生長激素分泌通常是在睡眠時更為旺盛,對于新生兒而言,睡眠時間增加也有助于促進新生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綜上所述,新生兒撫觸護理對于提高新生兒早期體格及神經系統發育有著顯著效果,建議在新生兒護理科推廣普及。
參考文獻
溫麗莉.分析新生兒撫觸護理對早期新生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15):126-127.
黃靜,邵志蓉,吳麗紅等.撫觸室中進行智護訓練同時配合游泳對嬰兒早期生長發育及家屬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