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敏
失眠癥為臨床常見疾病,表現為無法保持睡眠狀態或者無法入睡,引發睡眠不足,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時,失眠患者往往會因濫用藥物治療,造成身體其他方面損傷。一般情況下,失眠癥所產生的傷害主要為精神方面,長期失眠則造成精神萎靡不振,身體疲憊,情緒低落,記憶力下降,脾氣暴躁,甚至誘發焦慮、抑郁、狂躁等多種情感精神障礙,繼而表現為頭暈、精神下降等癥狀。
1 老年失眠癥的病因分析
(1) 環境因素
老年人因外界環境變化,極易出現失眠癥。在環境因素中,影響睡眠主要原因包括光照干擾、噪音等,除此之外還包括臥具不適、嚴寒、高熱、被褥過薄等,均對睡眠產生影響。睡眠環境變化,例如住院等,也可引起失眠。
(2) 精神疾病
老年人生理特點較為特殊,抑郁發生率比青年人更高,而抑郁極易引起失眠,除此之外,邊緣性人格障礙、強迫癥、老年癡呆、精神分裂癥等均可引發老年失眠癥。
(3) 心理因素
老年人受到收入減少、身體虛弱等因素影響,往往需要他人照顧,損害自尊心,極易出現失眠癥。
(4) 軀體疾病因素
老年人年齡不斷增長,腦動脈硬化的程度不斷加重,伴隨癡呆、腦梗塞、腦出血、高血壓等疾病,在疾病出現以后,腦部血流水平降低,腦代謝失調可引起失眠癥狀。老年人伴隨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等。
2 提高睡眠質量
眾所周知,睡眠影響著大腦健康,一般情況下,人的睡眠時間需超過8個小時,且需為高質量睡眠,若睡眠質量不高或者時間不足,將影響大腦,而大腦疲勞難以恢復,進而對大腦功能產生影響。因此,若睡眠質量差或者睡眠不足,需合理增加睡眠時間,例如,在夏天可午睡,同時還需改善睡眠質量。
睡眠為消除大腦疲勞的一種方式,若長期睡眠質量差或者睡眠不足,將對大腦機能產生影響,聰明的人則越來越糊涂,部分人則患上疾病,如精神衰弱等,其誘發因素多為睡眠不足。因此,人應當保持良好且正當的睡眠,可促進生理機能調節,有助于神經系統平衡穩定,屬于生命重要環節之一;若睡眠不足,在第二天往往會出現全身無力、頭暈腦脹等現象,由此可見,健康學習、工作與睡眠之間的關系較為密切。
3 提高睡眠質量的建議
對睡眠質量有影響的因素較多,有學者提出提高睡眠質量的建議如下所示:
足部保暖。研究指出,相比于足部暖和舒適女性而言,雙腳涼女性睡眠質量更差,因此提出建議:在睡覺時可穿厚襪子入睡。
禁止開窗:當打開臥床窗戶時,往往會有影響睡眠的噪音、誘發過敏物質進入,因此,在睡眠時應當將窗戶關上。
晚上不可打掃衛生。在清潔房間時,往往會采用化學清潔劑與噴霧劑,均對呼吸道產生刺激,對睡眠產生影響。因此,打掃衛生只能夠在早上進行。
臥室里只能放置郁金香。很多人喜歡在臥室中擺放花卉,然而,在放置花卉時極易引發過敏反應,因此,在臥室中擺放花卉時只能擺放郁金香,因為郁金香不會產生過敏反應。
睡前卸妝。若在睡覺時不卸妝,而是帶著化妝品入睡,極易引發皮膚發炎,在夜間涂抹香水,也存在誘發哮喘的概率。
每天多睡15分鐘:婦女每天所需要的睡眠時間比男子多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