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梅
子宮超聲波檢查是臨床常用的檢查婦女盆腔生理性、病理性病變的檢查方法。隨著超聲學科的發展,不同形式的超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子宮疾病診療中,并取得了顯著效果。現階段臨床常用的超聲檢查技術有經腹部超聲、經陰道超聲等,能夠對子宮情況作出準確評估,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
1 子宮做超聲波檢查在產科的應用
子宮超聲波檢查能夠準確的檢測出孕4周的胚胎發育情況。在孕6周時可通過子宮超聲波檢查檢測胎芽、原始心管搏動,并通過對于胚胎結構、生物學測量等技術糾正孕周、測算胎兒體重,有助于胎兒早期畸形、發育不良、先天性疾病的診斷。尤其是對于異位妊娠孕婦以及胎兒的生命健康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子宮超聲波檢查具有無創、安全的特點也能夠滿足保障孕婦以及胎兒安全無痛的要求。可對子宮反復檢測,可有效的檢測子宮、胎盤等病變。超聲檢查提升了產婦疾病檢出率,降低了缺陷兒出出生率。
2 子宮做超聲波檢查在婦科的應用
①檢測先天性子宮畸形。
先天性子宮畸形是女性常見的生殖器疾病,又稱為子宮發育異常,患者主要癥狀為月經紊亂、生育功能受損等。現階段臨床主要采用核磁共振、子宮超聲波檢查等方法協助診斷。核磁共振對于先天性子宮畸形檢查的準確性較高,但是其檢測過程復雜,費用較高。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子宮超聲波檢查檢出率、準確率同核磁共振差異不明顯,費用低于核磁共振,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②檢測子宮內膜病變。
子宮內膜息肉屬于內膜良性病變,發病率較高。子宮內膜息肉會導致女性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絕經后陰道出血,嚴重損害了女性身體健康。治療不及時,良性病變有轉變為惡性腫瘤的可能性。由于部分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或無癥狀,一旦發現病情較重,延誤治療時機。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經腹部超聲波檢查對于子宮內膜良性病變敏感性97.9%,特異性80.0%,陽性預測值96.6%,陰性預測值72.7%,根據病理檢測對比準確率為85.71%。
子宮內膜癌即子宮內膜惡性病變。在以往臨床檢測中主要采用刮宮后診斷的方式,但其會給患者子宮帶來損傷。隨著超聲影像學的發展,超聲診斷逐漸替代了刮宮診斷方式,常用的超聲檢查方式有經陰道超聲檢測、經陰道彩色多普勒。操作簡單、無創傷、診斷準確率高等特點,因此患者易于接受。現階段子宮超聲檢測診斷子宮內膜癌受到醫學界普遍認可。
③檢測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主要有宮頸肌瘤、肌壁間肌瘤、膜下肌瘤、燭膜下肌瘤四類,育齡期女性子宮肌瘤發病率為20%~40%,年齡在50歲以上女性發病率高達70%,嚴重威脅著女性健康。研究發現,子宮肌瘤會誘發子宮慢性出血、慢性盆腔痛、尿頻、不孕等繼發性疾病,因此應及時給予治療。臨床實踐中主要采用經腹部超聲、經陰道超聲進行檢測,但是經腹部超聲檢測需要患者膀胱充盈,避免腹部陰影,但是由于患者依從性差、肥胖等問題,檢查結果易到影響。因此,相對于經腹部超聲檢測經陰道超聲檢測結果更為準確。
④子宮腺肌病。
子宮腺肌病是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彌漫或局限性的病變,常見于中年經產婦女。但是近年來,隨著剖宮產、人工流產女性的增多,子宮腺肌病發病呈年輕化趨勢,必須要給予重視。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經陰道超聲檢測、經陰道多普勒超聲檢測對于子宮腺肌病檢出率較高。
⑤子宮頸并病變
宮頸炎、宮頸癌都屬于子宮頸病變。雖然宮頸病變可以通過陰道鏡肉跟觀察活檢診斷,但是宮頸管內病變以及深層病變需要子宮超聲檢查。子宮超聲檢測能夠有效的檢測出淋巴結轉移、間質浸潤深度等,有助于臨床診斷準確率的提升。
臨床上子宮檢查有助于多種疾病的預防以及治療。物質水平的提升的同時,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也發生變化,女性子宮疾病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及時進行子宮檢查能夠有效發現疾病、控制病情。子宮超聲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使成像更為清晰,有助于臨床中醫生對病變范圍、結構特征進行判斷,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