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堃
一 核磁共振與CT的比較
①核磁共振是一種常見的影像檢查方式,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據所釋放的能量在物質內部托尼蓋環境中不同的衰減,通過外加梯度磁場檢測所發射的電磁波,既可得知構成這一物體原子核的位置和種類,據此可以繪制成物體內部的結構圖像。核磁共振可以根據醫生的需要任意切換人體成像的各個角度,可以做出橫斷面、矢狀面等體層成像效果;CT成像基本原理是用X線束對人體檢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由探測器接收透過該層面的X線,轉變為可見光后,由光電轉換器轉變為電信號,再經模擬/數字轉換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轉為數字信號,輸入計算機處理。圖像形成的處理有如將選定層面分成若干個體積相同的長方體,稱之為體素(voxel)。掃描所得信息經計算而獲得每個體素的X線衰減系數或吸收系數,再排列成矩陣,即數字矩陣(digital matrix)。數字矩陣可存儲于磁盤或光盤中。經數字/模擬轉換器(digital/anolog converter)把數字矩陣中的每個數字轉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塊,即像素(pixel),并按矩陣排列,即構成CT圖像,CT只能夠看到身體長軸相垂直的成像效果。(這個說法不全面成像是指直接成像嗎?)②核磁共振有著很高的軟組織分辨力,對于圖像中的分辨對比度要比CT高1-3個點,使用大功率的核磁共振機器,會使得拍出的圖像效果更加清晰,甚至都可以看到組織內的血管。③核磁共振在檢查時不會像CT那樣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基本上對人身體沒有什么不好的影響,甚至是孕婦都可以做核磁共振檢查,而且對胎兒沒有什么影響,在檢查中也是具有多個參數值(還有波普等,不只是三個參數);而CT只有通過X射線光束來穿透過人的身體進行檢查,所以,在參數這個程度上,核磁共振的診斷準確度要比CT診斷準確度高。④核磁共振在檢查時不需要利用造影劑就可以觀察到很細微的事物,如血管結構。核磁共振可以對腫塊、淋巴結等方面的鑒定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避免了造影劑對身體的影響。有一些患者對造影劑中的成份會產生過敏反應,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核磁共振比CT對人體更好。⑤核磁共振在檢查時不會出現骨性偽影,它可以為醫生呈現出一個很清晰的脊柱神經,在判定由于缺血引發的組織損失等疾病時具有很好的效果;而核磁幾乎對于全身的各個器官或組織都比較適用,可以針對不同的病情做相應的檢查,所以,在檢查的范圍上,核磁共振要比CT來的更廣一些。
核磁共振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如檢查時間過長,就現下的醫療水平來說,做一個全身成像的檢查需要十幾分鐘,而且空間上的分辨率不高,活動使分辨率更低,故診斷心臟等活動性器官效果較差;(現在核磁共振心臟成像比較普遍了)。顯示骨組織的能力比CT要差,(這句有問題,骨質成像效果差是因為骨質含氫原子少)但是在這些骨組織退變以及改變之后,在檢查其神經的壓迫情況時,核磁共振的檢查效果就由于CT。由于磁共振檢查過程中鐵金屬存在一定的磁場反應,所以,在裝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以及身體中存在金屬的患者不能做核磁共振檢查,另外,在裝有假牙或在其他手術中使用過縫合器的患者也不能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又或者女性在做過避孕環之后也無法做核磁共振檢查。因此,此時只能選用CT來進行組織內部成像檢查。
二 核磁共振與CT的優缺點對比
核磁共振與CT在臨床上的檢查功能確實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在檢查過程中也不完全排除醫生“過度檢查”的現象,做完核磁共振又要做CT。但是大部分醫生選擇這樣做都是由一定的目的的,也一定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決定的。但是這兩者間有何區別以及優劣勢,下面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1 患者病情較急時,CT是第一選擇
我們都知道CT檢查對我們的身體是有一定傷害的,但是,對于病情很急的患者來說,它的掃描速度遠比核磁共振的檢查來的快,也許用CT檢查只需要花不到半分鐘時間久可以診斷出是哪里出了問題,但使用核磁共振檢查至少需要十幾分鐘才能完成掃描檢查。因此,作為相似的檢查項目,在患者生命垂危時,CT是患者的第一選擇。
2 CT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人體的解剖結構
核磁共振檢查出來的分辨率是高于CT的,但這不是全部的。對于神經系統或臟器以及全身的軟組織等來說,使用核磁共振來檢查確實看來的分辨率很高,醫生診斷也具有優勢。但若對肺部、胃部等含有氣體的臟器進行掃描時,核磁共振就不會再有更加清晰的分辨率了,這時,使用CT就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人體的解剖機構。但像我們人體的肺部、胃腸道等含有氣體的臟器以及想要了解心臟冠狀動脈的情況,CT檢查是依然首選。(各有好處有爭議)
3 除了無輻射、副作用小之外,核磁共振也有很多缺點CT在檢查時,會對身體產生輻射,有時還會有一定的副作用。雖然核磁共振沒有輻射以及副作用小以外,也是有很多缺陷的。有很多病人就很接受不了核磁共振,患者一躺上去,就感覺耳朵嗡嗡嗡的,整個人根本在房間里待不住的那樣,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核磁共振在檢查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大的噪聲,雖然在檢查時,檢查室會利用技術進行降噪處理,也會給病人耳朵里塞棉花,但仍然會有些病人會很受不了。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對他們的影響會非常大,而且核磁共振檢查時間又長,一次就要十幾分鐘,患者在里面根本無法安心檢查,有時會影響到檢查數據的準確性。
4 以下人群不適合做核磁共振
①安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不適合做核磁共振,裝有人工心臟瓣膜的患者也不適合。②裝有人工耳蝸的患者不適合做核磁共振。③剛剛動過動脈支架手術的患者也不適合做核磁共振。
5 核磁共振的費用非常高
CT和核磁共振的檢查基本相似,但就比如同樣檢查一個器官,CT也許就只需要不到五百塊錢,但核磁共振的費用就要上千了。總的來算,核磁共振的費用是CT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