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們出門都要佩戴口罩,但鮮為人知的是,從發明醫用口罩到建立中國的防疫體系,都離不開一個人——伍連德博士。
1911年,31歲的伍連德臨危受命,任北滿防疫處總醫官,前往哈爾濱處理肆虐的鼠疫。在沒有醫學實驗室的情況下,他偷偷解剖尸體,得出了肺鼠疫可以人傳人的結論。醫護人員欠缺防疫常識和設施,他就發明了便宜、有效的“伍式口罩”。在他的主持下,東北鐵路停運,哈爾濱封城,病人隔離,尸體火化,防疫局勢一舉扭轉。四個月后,駭人的肺鼠疫得到有效控制。
1913年,伍連德向袁世凱提出加速發展現代醫學教育的建議。次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派出考察團來華,伍連德最終促成基金會出資,在北京創辦了一所集教學、臨床、科研于一體的高標準醫學院。
1921年,協和醫學院正式建成。伍連德受邀在開辦儀式上宣講其學術論文《論肺鼠疫》。而他傾注心血最多的,是中國第一家現代化西醫院。1915年,北洋政府前財政總長周學熙想在西山一帶建療養院,伍連德則提議,在北京中心城區為老百姓開辦一所西醫院。為此,他積極聯絡社會賢達,募集資金,購置土地。
1916年6月,這所新式醫院動工,伍連德每天都到醫院監督工程進展。中央醫院僅兩年就建成開業,各科室設備齊全。這所醫院寄托了伍連德“醫學昌明,可與列強并駕”的愿望,也讓普通中國人開始可以不必到外國醫院求醫。(摘自《北京日報》,高一丁/文)